今天一早打開朋友圈,不得了,沒有想象中的各種曬美景美食,而是各種曬路況,曬塞車,作為我們回鄉必經之路的虎門,已經因為塞車而刷爆了朋友圈。
我的朋友告訴我,他昨晚八點上的大巴,半夜兩點還在虎門大橋轉悠;平時一個鐘的車程,今天走了七個鐘還沒有回到;而幸運搶到高鐵票的堂姐,為了及時坐上車,半夜兩點多打順風車從深圳北趕到廣州南~一路艱辛,說起來都是一片唉聲嘆氣聲。你問他們,累嗎?累,累死了。那還要回家嗎?回,必須回,千山萬水,路途遙遠,萬般艱辛,也阻擋不了回家的腳步。
當終于抵達之后,我的朋友發了一條朋友圈:從黑夜趕到白天,再從白天奔赴黑夜,終于追求到家鄉的明月~真是,不一樣的路程,不一樣的艱辛,卻有著一樣的喜悅和感動。
為什么路況會塞成一團糟?明知道難得的國慶中秋小長假,出門一定會堵死了,卻還是一窩蜂的都跑出去,寧可在高速路上一步一挪,寧可花平時一倍甚至是兩倍的時間,灰頭土臉的也要一起擠,都是因為同一個信念,同一個理由:要回家。
中秋佳節自古以來,就是團圓節,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除了春節,最受重視的大概就是這個節日了。有句話說得很美,月是故鄉明,不是說家鄉的月亮就特別圓特別亮,而且因為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所以連帶著家鄉的月亮看起來都比外地的更圓更亮了。
小的時候,中秋節對于我的印象來說就是一家人圍著桌子坐在一起聊天賞月,吃著月餅和水果,把平時的繁忙都放下,大家輕松愉悅的談天說笑,看著月亮一點一點的從山那邊升起了,又大又圓,再慢慢的一點點偏到山的那邊,大人們就會催促著玩鬧了大半天的孩子們去睡覺,中秋節就這樣在溫馨的氣氛中過去了。
長大以后,我們開始離家千里,為了求學,為了工作,那種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的時間好像越來越少,一年的假期里,就屬國慶和春節的假期最長,要是遇到中秋和國慶連在一起的假期,就更加難得了。所以大家都抓住機會,一窩蜂似的往家里趕。一定會堵車不知道嗎?知道的。買票難買,票價會漲知道嗎?知道的。然而一切的困難,都無法阻擋思鄉的腳步和要回家的熱切。
和父母好長時間沒見了,不知道他們過得還好嗎?工作這么久了,給媽媽買點衣服給爸爸捎點茶葉吧,雖然平時也可以打電話可以發視頻,但是代替不了那種面對面在一起的親切,吃著媽媽親手做的飯,聽爸爸嘮嘮嗑,飯后大家一起搬個板凳出來曬曬月光,把大半年的忙碌和疲憊都放下,家,這個字所帶來的溫暖和溫馨,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
所以,為什么道路塞得一塌糊涂,我們還是要回家?因為,月是故鄉明,因為,家中有人在期盼。中秋了,月正圓,人,也要回家團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