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德高望重、玉樹臨風的心理師。為尊者諱,寫這個故事時,我需要給他另取一個名字。可我想啊想啊,想破頭也想不出比「吳益軍子」更為尊貴的名字了。怎么辦?那就借他用用唄。
好了,既然他跟我同名,那我就用第一人稱來敘述他的故事吧。
連載中,第三十六篇;上一篇:[連載·一具心理尸?]一個心理師不知道「美」是什么,但這不妨礙他去享受美……
1.
從八宿開始,搭車是越來越困難了。罪魁禍首還是那通麥大橋——修通遙遙無期,拉薩和林芝的車子過不來,搭乘大巴已是不可能的;來往的游客也少了很多,即便想拼車,也很難把人數湊足了。
吃過早飯,我滿縣城也沒尋到一輛肯去芒康的車,說是路不好走。還好,我在客棧附近找到一輛要去邦達的車,只是人有些少,得等上一陣子。
司機小師傅有本生意經。他多半是擔心我會被別的司機師傅勾搭走,硬是拉我上他的車里坐會兒,看會兒電視。好嘛,一上車我就發現了,小師傅說的看電視是看愛情動作片!看嘛,我在距拉薩八百公里之遠的八宿感受到藏族兄弟的熱情了!
不過講真的,從畫面的燈光和色彩來看,小師傅的品味還真不賴。還有,雖然我的眼神不太好,但我還是認出了片中的女主角——波多野結衣。
可以說,波多野結衣是繼蒼井空之后,受國人禮遇的日本女優之一。唯一不同的是,相比蒼井空老師,素人出身的波多野結衣經歷要坎坷的多。
算算,波多野結衣出道差不多快十年了吧?她因從事的這份工作,走到哪都免不了受批評,常有網友用下流、猥褻等不堪入目的字眼攻擊她,最常就是被罵「臟」;讓她覺著委屈。
有粉絲分析,波多野結衣被忽視、被低估、被攻擊的最大原因就是出身不太好。這里說的「出身」不是指她的家庭背景,而是指她出道的方式。
波多野結衣是以「素人」出道的。「素人」是日本女優中比較廉價的「快餐」型女優——她們沒有固定公司給的長片約,幾乎是一片拍完就走人的。以這種方式入行的女優,多有朝不保夕的危機感。
那她們又能怎么辦呢?為了能有片子拍,她們表演的尺度都放得很大,一線女優不敢演的畫面她們都敢上陣,一如戰場上的「炮灰」。試想,這般「工兵」型女優,怎么能博得大眾的青睞與重視呢?
不過,波多野結衣的運氣還算不錯的,她憑著自己在「素人」中出類拔萃的資質,吸引了一些大公司的目光。但說到底,她還是一曝了光的「素人」呀,神秘感不在,這為她今后的坎坷埋下了伏筆。
波多野結衣在中國受追捧,一定程度上是因她的長相酷似林志玲。他們關注她不過是想借伊之體意淫林志玲罷了(還有比這更猥瑣的事嗎?)。
相比大多數,不少粉絲看中她壓根不是因她像什么林志玲。林志玲的儀態萬方是刻意訓練出來的,而美不應該是質樸天然的么?波多野結衣或許就是這般質樸,讓人與她有同在一個屋檐下的感覺。
「她是灰姑娘,我是窮小子,我們之間沒有貴賤、沒有階級差別,這樣的姑娘讓我看著舒心也放心,距離產生美是相對于同一階級的。」就有粉絲自嘲道,「我這人可能過于實在,缺乏浪漫的幻想了,導致愛上一位女優的理由都這么冷門。」
2.
我念大學是在北京,半是風氣使然,半是互聯網的便利,能弄到的成人影片就多些。
但是,現在看看,當時一些我們當做成人影片傳看的電影都是拍攝態度極其嚴肅、致力于人性挖掘和藝術探索的片子,比如《巫山云雨》《大鴻米店》。
不過,我們更感興趣的還是法國電影《羅曼史》這一類貨真價實的成人影片。相比國產的成人影片,日本和歐洲的成人影片更搶手,因為拍得更講究些。
在那個年代,我們看成人影片具有刺激性,說是饑渴、壓抑、病態也不為過。平心而論,我們那時候看成人影片可不像現在的宅男腐女們,能信手拈來。
我們那會兒,若是能弄到一部影像好的成人影片,那就像過節一樣,有種儀式感——下午下課后,我們會匆匆忙忙地把功課都做好;等到了晚上,幾個人就悄悄地集中到有電腦的宿舍里去,關門上鎖,圍成一團,把聲音調得小小的……
相比之下,今日的文化青年要看成人影片基本上是唾手可得了。但很不幸的是,我們那時候享受的那份兩眼放光,那份病態的刺激,他們是無緣享受了。
是的,越是禁忌,越是刺激。看《美國往事》都知道的,禁酒時期的威士忌最好喝。
當時的我們根本沒有認識到,觀看成人影片、傳播成人影片竟是一種文化先鋒行為。
那個年代,整個中國社會處在一種思想覺醒、啟動探索的氛圍中,其紛雜和混亂多元跟德國的狂飆突進年代有得一拼。可奇怪的是,對于性,即使是自認為思想解放的學者也避之唯恐不及——那是性文學、性藝術饑渴的年代。
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社會底層在行為上和文化需求上都是暗流涌動,求性若渴的。
那個時候,波多野結衣這姑娘一天天都在干嘛呢?我還沒聽說過她。我估計她還小。
3.
記得曾有人撰文分析波多野結衣不紅的原因,其中一條就是戀家。據臺灣一個網名叫「一劍浣春秋」的人講,他曾計劃邀請波多野結衣去臺灣走秀,但對方的經紀人拒絕了,理由是她戀家戀枕頭,愛睡覺不愛出遠門。
我想很多人聽到這個理由時,一定是又驚訝又好笑。如果那不是經紀人敷衍的話,那么波多野結衣大概真是個事業心不強的姑娘了。
我們應該不會陌生,明星為了宣傳自己都要不斷地游走各地,曝光自己,以換來大眾的關注度,維持人氣。女優自然也不能例外的。
簽名會、新片發布會、粉絲見面會及其他各式各樣的公開活動,但凡有機會一定都是要努力參加的。紅紅火火的未來不正是靠這大大小小的活動堆積出來的么?我估計,沒幾個明星膽敢拒絕這些會影響自己前途的事。
波多野結衣戀家能戀到不要事業了,也實屬罕見。這不由得引外人去猜測:她是個喜歡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呆在家里的女子;正是這樣的性格才導致了她不擅長處理人際關系,疏于自我經營;或許,她也正因此才得不到老板的歡心與重用吧……
此外,波多野結衣的這種性格也直接影響到了她的表演。就曾有人毫不留情地挖苦波多野結衣,說她在影片中總愛傻笑,沉不住氣。
對此,作為一個德高望重、玉樹臨風的心理師,我的理解是:她不知道該如何和陌生人溝通,可她又不想搞得場面太尷尬,于是就很不自然地笑了起來;因此就顯得傻了。
不過,這也算不上什么缺點吧,本真的狀態更能讓人覺著她的可愛呀,難道不是么?
想來,如果女優都像吉澤明步、麻美由真似的演技老辣,那也就沒什么大趣味了吧!
4.
這些年,很多文化人在談論1980年代。可是,談論那新時期十年的思想啟蒙和新潮涌動、云飛浪卷,怎么能不談性覺醒呢?怎么能不談成人影片的文化先鋒作用呢?
或少或多的,中國一代青年都從女優身上獲益匪淺!或多或少的,中國一代電影人都從成人影片中獲益良多!可在談論中國的文化啟蒙時,成人影片被有意地忽視了,成人影片的啟蒙意義被有意地低估了!
要我說,成人影片對當代中國的影響其實是巨大的,同時又絕對是「潤物細無聲」。
沒人會出來現身說法,坦誠那是自己接受兩性知識、生理常識的主要途徑,很多電影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成功經驗、思想營養啥的時候,也沒有人會提到它。但它確實在實際生活和文藝創作中功不可沒。
就拿藝術創作來說吧,首先獲益最多的也許還是電影人。他們的許多視覺處理和人性認識是在觀看和言說那些被列為性愛禁片時耳濡目染不自覺學習的。
電影人郝建就指出,「青年導演婁燁的影片就十分注重在性關系中闡釋人物。《周末情人》《頤和園》以及前些年拍攝的《花》都明顯看出這種傾向」。
大陸最早的娛樂電影《最后的瘋狂》中就提及看成人影片的情節:劉小寧扮演的警察去追查案子,進門前先把屋外的電閘拉掉,然后那個屋子里的青年就乖乖地向他提供信息了。
熟悉那個年代的人都知道,青年如此老實是因為錄像機里卡著成人影片,這是命門。
而對于廣大的群眾來說,成人影片是啟蒙課,成人影片是解除兩性蒙昧的那個蘋果。
從新時期至今,是成人影片點化了我們,讓性欲望覺醒了——這是個體蘇醒的后門,也是個性解放的先導。可以說,看成人影片,是我們集體的成人禮。
5.
對歐美青年的相關調查顯示,他們只是在沒有伴侶時才看成人影片,一旦有了伴侶就馬上放棄了這一「愛好」。歐美青年認為,既然有了伴侶,就可以將各種希望的技巧投入「實戰」,再去看成人影片就純屬無聊了。
對于歐美人來說,性是一種交流,而且是一種特別有價值的交流。這一點從歐美的成人影片中,也可以看出來。
而日本男人即使有了伴侶,對成人影片愛不釋手的人還是為數不少。這是日本成人影片女優的市場,但也是她們命運的悲哀。因為日本成人影片完全是從男性的角度出發,女性只是一個「玩具」,還處在被動的地位。
在日本成人影片中,男性常將自己的各種欲望和幻想,投射在女性這個「被寫體」上,男女之間根本沒有平等的性交流,而是一個男人的「妄想世界」。
波多野結衣多半也了解這個問題,知道拍攝成人影片不是長久之計,因此她在拍片之余,接受唱歌、舞蹈培訓。估計是,指望能在事業上有新的突破吧!
一轉眼,我畢業好多年了,也很久沒去關注她了,之前有傳聞說她要隱退,也不知隱退了沒?我覺著她早早引退倒也好,她從了良,人們也就死了心,一種離別引出一段忘不卻的思念反而會成就另一番的美,對不對?
怕的是,她由此打回素人,被無限期地流放,像那些被NBA下放到大聯盟的球員,再想回到NBA賽場暴走扣籃,難了!
如若非要死命堅持,很難不一路下滑,那離掉進無底深淵的日子可就不遠了。看看吧,看看曾經的女神小澤瑪利亞。女神尚且如此,何況沒人疼的素人!
6.
本來寫到這里就不想再多說什么了。但是,很多人一直奇怪,即便在號稱開放的、波多野結衣的「原產地」日本,她也仍然進不了主流行業,很難出席正式場合的活動,可在「保守」的中國,她不但媒體熱捧、網民擁護,連知名互聯網公司的大佬們也以與其當眾相擁為榮耀。個中原因不能不令人深思!
波多野結衣,包括蒼井空老師,能在中國走紅,是不是意味著,中國社會已經開放到連從事色情表演業都可視為尋常的階段了呢?這當然是一種誤讀了。
很多人其實心里明白,在中國,波多野結衣的符號意義大于其實質內容。人們只是利用對波多野結衣的推崇來消解、抵抗周圍那些表面上嚴肅而實質虛偽的文化內容。
試想,有多少中國人對波多野結衣懷有的是那種最淳樸、最真摯的愛?又有多少中國人真像嘴里說的那樣,把拍成人影片看成一種平等、普通的工作?
至少,我就從未聽說誰夢想著要把波多野結衣娶回家,也從未聽說誰要以拍成人影片為終身事業。
更多的還是,周圍人議論起性工作者來,言語之間依舊是那么的曖昧、猥瑣與輕蔑。
這也就是說,透過波多野結衣,暴露出的不是性與低俗文化,而是群體的逆反心理。
不妨這樣講:自從有互聯網以來,中國的文化精神就開始充滿了逆反與惡搞,其本質還是消解與抵抗——你推崇英模,他們就集體向成人影片女星表達喜愛。其他的,如「屌絲」等概念的大肆流行,莫不如此。
這是一種悲劇現實,但主流文化和文化管理者卻常常無可奈何,他們什么也做不了。
7.
是因為跟陌人生一起看片我覺得尷尬呢,還是因為我并沒有那么喜歡波多野結衣?反正我是坐不住了。我趕緊下了車,小師傅拉都拉不住。
不過下車前,我還是給小師傅留了個電話號碼,囑咐他等人數湊得差不多了,就立馬打我電話。然后撇下了小師傅,我就自顧著蹓跶去了。
連載中,第三十六篇;下一篇:[連載·一具心理尸?]一個心理師從此埋下了一個愿望——開車來西藏,只為搭一次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