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小賣部的阿姨:“嬢嬢,你們這的房子到處都畫著‘拆’字,你們還能在這里住多久呀?”
嬢嬢回答說:“不知道。他們要把我們趕到洋人街的旮旯里邊?!?/p>
下浩的房子,大多已經人去樓空。說是斷壁殘垣,一點兒也不為過。
在這兒,生活慢了下來。暖暖的陽光灑下,照出這個老街的分外溫柔。
剛入社區不遠處,一面舊墻上有些畫,像是幼兒園的墻面。
沿著這條墻一直往前走,三三兩兩的老人聚在旁邊聊天,蹉跎著最后的舊時光。一直往前,上坡,前邊的房子只剩一兩戶人家居住,還有一戶人家在門口擺了多肉,10元一盆。我站在前邊拍照,主人家養的一只土狗突然沖了出來,吠得厲害,很小的一只,卻十分兇悍。我一驚,匆忙跑開。
下來的路上碰到一位收衣服的阿姨,她問我們現在是什么鐘?理解了幾秒,才反應過來她問的是幾點了。告訴她之后,她說這兒手機信號不好,看不到幾點鐘,打電話也打不了。聞言,我拿出手機。信號滿格。
沿著另一條路走,不多遠,就看見了中國人民銀行舊址。這是我所意料之外的事情,我未曾聽說這兒有中國人民銀行舊址。
往前有一間小賣部。上一次見到這種擺設的小賣部,應該是我小學的時候。如今,已經過去將近十年。門口擺放了三種可樂,天府可樂放在中間。
我在小賣鋪買了一個老酸奶冰糕,3塊錢一個。老板娘說:“以后這兒要改成商業街,你們再來買這個,他們賣的肯定是五塊錢或者十塊錢了啊?!闭f罷,便低頭喂著小孩兒吃東西。
今天下午偶然再次買了這個冰糕,卻是兩塊錢一個。跟友人談起這事兒,他說:“你不應該說普通話。商人天生就是趨利的?!?/p>
路過一家小食店,叫老外婆春卷。一位中年婦女招呼著我們,讓我們買些嘗嘗。我們說不用,她轉身便出了門。
這段路上經常看見有老人呆坐在屋子外邊,看看來往的游人,偶爾又自己呆坐。這個場景,似乎特別迎合這些街道。他們大概,在想著從前的事情吧。
殘舊的街道,稀疏的人群。還有些房子可以看到過去的繁華,十年或是二十年前的景象,如今已經褪色。人們紛紛搬走,為數不多的人依舊在這守候。
又想起那位嬢嬢說的話。他們要把我們趕到洋人街的旮旯里去邊。
原路返回。下浩老街旁,正大興土木,機器轟隆隆的運轉,吊塔不停地轉動,下浩格格不入,卻又穩穩地立在這兒,格外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