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朋友曾問我,讀點什么書好呢?我雖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但卻是一心一意地每天都去讀自己喜歡的書。閑居在家,五年的時間讀了幾百本書。
如果實在讓我推薦,優中選優,當然是一些大氣、深刻又富有哲理的書深得我心,讀這樣的書不僅能領悟參透其中的道理,而且對自己的人生也有積極的指導意義,甚至讓你終生受益。這里不妨也貼出一小部分書單,與大家分享。
1.《島上書店》作者:(美)加布瑞埃拉?澤文
這本書是寫給全世界所有真正愛書的人,有人稱它為是寫給愛書人的情書,溫暖催淚。就像書中的書店門廊上掛著的招牌“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作者用犀利而又真誠的筆觸描寫了幾個人物之間的交織,情節雖簡單,但讀來卻讓我們大為震撼。
相信你讀完這本書,會對人生有一個重新的認識,即便生活平淡,即使你發現自己當下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不完滿,但你也是幸福知足幸運的。
尤其推薦受眾:遇到了挫折、失意,心情極其低落,感覺生活中沒有陽光,急需心靈撫慰的人。
2.《我們仨》作者:楊絳
正在寫著這個書單時,看到了楊絳先生病逝的新聞。《我們仨》是楊絳先生92歲高齡時寫下的散文回憶錄。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護所,這是作者向我們傳達的一個重要信息。
“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女兒、丈夫先后離她而去,而現在在另一個世界,他們仨終又重新團聚。書中透過楊絳先生哀而不傷的文字,我們看到了中國讀書人不平凡的人生追求、精神風貌和人格魅力。
尤其推薦受眾:熱愛讀書的你都應該來讀一讀,那溫暖而平淡的字里行間,能給你一種無形的力量,教你去熱愛當下的生活,且活得精彩。
3.《追風箏的人》作者:(阿富汗斯坦)卡勒德·胡賽尼
這是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當人性中的劣性戰勝善性時,你也會為此而走上永遠救贖的坎坷之路。人性及其救贖是現代人類面臨的一個共同話題,而這正是小說所體現出來的真正價值。
當書中把兩個少年的性格展示給讀者時,也就明白了懦弱欺騙所帶給自身的是什么,而什么才真正叫做正直勇敢。這究竟是怎樣的兩個孩子?他們各自的命運又將如何?那只童年里飄搖的風箏到底追上了沒有?還需要你親自打開書的扉頁,一字一句地細細讀下來。
尤其推薦受眾:如果寫作中你對人物的刻畫沒有足夠的把握,不妨耐下心來讀讀這本小說,因為書中對角色的刻畫非常出色生動。
4.《我在雨中等你》作者:(美)加思·斯坦
從書名看,你會以為“我”是一個人,而這部小說的“我”卻是一只狗狗,名叫恩佐。這種反思維的方式真不多見,但當你真正進入到書的里面,成為一個看客時,你會為書中的描寫而潸然淚下,是的,每一個章節都有讓你做好哭腫眼睛的準備。
恩佐看到了一個家庭的幸福、悲傷與憂郁,這本書寫出了人與動物之間深深的愛,那份感情就好比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所迸發和折射出來的人生哲理,讓人一生受益不盡。煽情卻不矯揉造作,溫暖又意味深長。如果你家里恰巧有一只愛狗,而又想知道狗狗此刻在想什么,那就讀它一讀,品它一品。
尤其推薦受眾:愛動物尤其愛狗狗,并把它當作家庭中一位重要成員的人士。
5.《偷影子的人》作者:(法)馬克·李維
這是一部喚醒童年回憶和內心夢想的溫情療愈小說,像是讀心術,但在技法上偷影子卻比讀心術高明許多。至于怎么高明,還等著你自己去體悟。
這本小說其實道出了人生的很多哲理,當你偽裝成一個虛幻的形象時,會慢慢發現真正想要的東西已經被無情地遺棄;你現在所做的事情雖然看上去不光鮮,但卻最適合你,那些光鮮你又喜歡的東西可能原本就不屬于你,在經歷了一個大轉彎后,還是回歸到了初心。職業無貴賤,在三百六十行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尤其推薦受眾:一類是對人生有些迷茫不知所措,徘徊停滯不前,沉迷于虛幻與浮云之間的人;另一類則是真正知道并去勇敢追求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6.《甘地自傳》作者:(印度)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我的本意并不是要寫一部真正的自傳,而只是想將我探索真理的眾多故事講述出來。”這是甘地的話。
這本書比較厚,但卻相當有趣味。甘地追求真理的決心讓人動容,讀了這本書也就了解了那個年代的印度。在這部自傳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怯懦、笨拙、集中了凡人所有弱點的男孩,是如何憑借對真理的體驗與追求,逐漸成長為一代圣雄的。美國前國務卿馬歇爾推薦說:全人類良心的代言人。是他,使謙遜與真理的力量超過了強權的力量。
尤其推薦受眾:追求真理的所有人。
7.《我與地壇》作者:史鐵生
這是一本長篇哲思抒情散文,通篇樸實無華,卻又深入人心,讓人感動。人的一生即使像作者那樣在殘廢了雙腿,也要積極面對,思考人生和生命。感悟親情,謳歌母親,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寫出了母親對他的愛及他對母親的愛。
“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這,就是母親默默承受現實中的一切的偉大之處。這本書教我們正視人生,堅強中學會感恩、學會自立。
尤其推薦受眾:面對自身所處的不良境遇,去重新品味人生,去看一看史鐵生筆下的人生大戲,深刻感受復雜卻質樸純真的茫茫人生。
8.《黃雀記》作者:蘇童
《黃雀記》獲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這是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表面上看是一場“強奸案”及情愛糾葛的紛爭始末,但實際上說的是三個主人公如何在各自獨立又相互牽絆的命運中掙扎與毀滅。
這部小說對人物的心理描寫非常豐滿,我在讀的過程中,都是帶著些許問題反復來讀,這樣會感受頗深。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而那時的我尚年幼,印記于心的是那個年代的巨大變遷。
小說從不同的敘事視角告訴我們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社會巨變所帶來的一系列的異常情緒,用意象選取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而這也是作者蘇童的過人之處,照片、魂魄、繩索、水塔等十分具有特色的意象選取在整個小說中起著重中之重的作用。
尤其推薦受眾:正努力寫作的你。想看一看茅盾文學獎是怎么寫出來的,就來品一品《黃雀記》這部小說所用的藝術手法吧。
有好書單的朋友也可以推薦給我噢!大家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