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學之后,我總是在朋友圈里看到我的一些高中同學發圖,很美很文藝的地方。我問他們這里是哪里,怎么可以美成這個樣子,像是一幅畫,隨便拍一張照片就可以做成明信片或者是桌面。他們說這是曇華林啊,無論是文藝青年還是偽文藝青年都會來的地方。作為一名資深偽文青,我非常想來看看它,看看圖片之外的曇華林究竟是個什么樣子。
終于今天有機會,我拉著我的好友一起來這里。說實話剛開始挺失望的,它跟我想象中的樣子相差很遠,也不是圖片中的樣子,真實的曇華林其實并沒有那么美。
可能是舟車勞頓所致,在進去真正的曇華林之前我們走了很長一段路,路邊也有一些偽文藝的店子,我錯把它們當做了曇華林的核心,還暗暗奇怪同學們的圖究竟是從哪里拍出來的。
幸好后來,我們來到了真正的曇華林,依然沒有想象中的漂亮。因為勞累與小小的失落感交加,我第一遍逛曇華林的時候是走馬觀花式的。我們沿著街道一直走,僅僅是看看那些店鋪的外觀,確實很有創意,可是畢竟是曇華林啊,有點創意很正常。
為了使我覺得自己不枉此行,我選擇了重新逛一逛曇華林。于是我和好友又重新從街頭走到結尾,不過這一次我們沒有走馬觀花,而是選擇很認真的進入每一個店子去感受它們的氛圍。
事實證明,這么做是非常正確的。每家店鋪看起來大同小異,但是當你進去之后,你就會發現其實還是有差異的。不同的店鋪的主題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專門出售明信片,有的是專門出售小飾品,還有的是咖啡館,諸如此類,每家店鋪都有值得人們進去看看的價值。
有一家店鋪出售紙做的“鮮花”,作為一個喜歡鮮花的姑娘,我被它們深深地吸引了。我佩服做這些“鮮花”人的心靈手巧,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帶給我們美的享受。
不僅如此,我還選擇了第三遍逛曇華林,目的就是為了拍照。第二遍逛曇華林,被它的文藝氣息所折服,拍照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又是從街頭走到結尾,一路拍拍拍,不得不說鏡頭里的曇華林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如果說第一遍逛曇華林是抽象性的,把它放大了去看,那么拍照就是把它縮小,以微觀的角度去審視它。
這樣的曇華林自然是美的。
三遍逛完曇華林,我便和好友買了雞排和臭豆腐。不得不說,曇華林雖美,里面的東西也比較昂貴。相比之下,雞排和臭豆腐可真算得上是物美價廉了。這里沒有圖,想吃的話,下次有機會去的話各位可以好好嘗嘗。
一切進行完畢,我和好友都感覺到累了,便坐在路邊的長椅上。這時,我又開始認認真真的審視起曇華林來了。街道上人來人往,大多數是年輕的學生,也有小商販,還有一些附近的居民,人雖然很多卻沒有給人很喧鬧的感覺。以旁觀者的角度,這無疑是最好的一幅生活畫卷。
曇華林的那些店鋪其實也是很普通的,可是充滿智慧的人們對它加以裝飾,復古味文藝風十足,普普通通的房子就在幾塊布幾件物品的裝飾下顯得格外美麗。
有時候真的很佩服這樣的人,他們認真生活,過得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得生活,卻可以把生活過得很美。生活在曇華林的居民無疑是幸福的,來到曇華林是我想到大冰筆下的麗江,不要一提到麗江就想到艷遇,這里還有一群人的青春與夢想,他們熱愛生活,奮力成長。
曇華林真的很美,但我并不建議大家經常去。我以為這樣的地方一生去過幾次就夠了,我怕去的次數太多,深陷其中會難以回到現實生活中。況且,美好的東西總是帶有記憶的。
不僅物是如此,我們每個人文藝也好偽文藝也罷,總歸是要認真用心得活著,我們得有一顆熱愛美好事物的心。畢竟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