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吃飯、睡覺、打豆豆”,這是以前我們學生說的口頭禪,當問及到他們放假最想干什么的時候。
? ? ? 如果問到大家,一般休息的時候在干嗎。大多數的人肯定的回答,是宅在家里睡大覺、看電視、搓手機 帶孩子、做家務。大部分人應該是宅在家里。刻薄的一點說,這樣的生活是“窮忙族”的經典寫照,而真正厲害的人,應該是在事業的上升期里,合理的利用業余時間,在一段的時間內堅定不移的完成一件自我認可的事情。可很多人會說,臣妾做不到。
? ? ? 放假本來就是一件很放松、很愉悅的事情,本應該放下所有的一切,徹底的放松一下。就應該定義為吃飯、睡覺、打豆豆的樣子,最后就是身心浮躁,享受無聊的過程。但細細想來,休息之后,什么也沒有學到,時間就這樣一點一滴的荒廢過去了。
? ? ? 搜狐總裁說過,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我沒有發現自己和別人有什么大的不同。如果說有不同,那就是我每天平均除了7個小時的睡覺外,其他的時間都在工作和思考。
? ? ? 八小時之內求生存,八小時之外求發展。八小時之內決定現在,八小時之外決定未來。人要有“二畝地”,白天是用來果腹的,晚上是耕種未來的。人與人的差別就在這里,一個沒有業余時間的人,不可想象他的精神世界有多么貧乏。一個沒有業余時間的人也是一個不會工作的人。如果你的業余時間只是僅僅局限于打牌、睡覺、看電視上,那也得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了。因為人生來就是應該思考和學習的動物。
? ? ? 其實,在很早以前,我也是一樣。沒有很好的利用自己的時間,零碎的時間總是不經意的消逝掉了。好像過著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日子。時間一長,就會發現在自己還在原地踏步,別人在進步,而發現自己已經退步了。其實,人活在世上,就應該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就應該多讀一些書,多去走一段路,多去結識一些朋友。
? ? ?每次看到俞老師堅持寫讀書筆記,就感觸很深。俞老師在東南大學的演講中分享到,他不到3個月的時間,已經讀了將近60本書,做了3萬字的筆記。相比之下,我們讀的書甚至有少。有人問到俞老師為什么要讀書,他說因為只有書中的思想能引領你走向未來,人都是受思想指引的動物。你的思想走到哪里,你就會跟到哪里。這也是我們經常說的,思路決定出路。
? ? ? 這么忙的人,每天都能堅持看書,寫筆記。能忙里偷閑的利用好自己的時間,不斷的充實自己。而作為平凡而普通的我,也許不能百分之百做到那樣,但我也慢慢的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每年要看到50本書,每天晚上睡覺前看一個小時的書或學習,拒絕搓手機、玩微信。
? ? ? 現在我,或許已經有一點點的進步,或許,也有一點點的個人體會,做一件事情就一個原則:一段時間就專注一件事情,只有堅持下來,才能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也正是堅持用這種方法,才有強大的動力,將我們的溫飄故事繼續寫下去。
? ? ? 最后,也借用哈佛一個著名的理論:人的差別在于業余時間而一個人的命運決定于晚上8點到10點之間,每天用2小時來閱讀和思考,你會發現,你的人生正在發生改變,堅持數年之后,成功會向你招手。有沒有雞湯的味道,O(∩_∩)O~如果有就好好品味哦,成功也在向你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