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李新春印象
當那只《青鳥》“以一種玄奧的姿式。翩翔于層林盡染的上空,振動青青的翼”深情佇立于我光潔的案頭,我的眼睫濕潤了,為那遠離千山萬水的思念,那思念帶著惺惺相惜的彼此欣賞,帶著新春主編真摯的關愛與溫情,在短短的一瞬便溢滿了整個愛墨居。
初讀新春的詩,他的筆觸細膩的驚人,常讓人在怦然心動中心存疑惑,是否出于女性之手?《讀陸游〈釵頭鳳〉》中,“我讀懂了紅酥手的柔弱,我理解了黃騰酒的斷腸,我明白了依依的宮墻柳,怎樣的在滿城春色中憔悴。”那正是人人心中所有,卻無法用筆描摹的一抹遺憾,而新春卻可以信手拈來,表現的淋漓盡致,無比妥帖。《林黛玉》《金梅瓶》《夜讀水滸》,讓我愛不釋手,反復誦讀的同時更讓我驚異,新春究竟有著怎樣的博學,怎樣深厚的文學修養才能鍛造出字字珠璣的佳作,而且語言精辟,視角獨到。
最喜讀新春的《聽豫劇〈風流才子〉》中“為何,只臨去秋波那一轉,竟顛倒了整個江南......在后花園互訴衷腸的弦音里,我聽懂了一種,月光粼粼的柔情,在豫西調的行云流水里,吟哦成愛情的絕唱。”如此地生花妙筆,凸顯出詩人非凡的寫作功力。《想象寒窯》中最后那兩句“伴著窯內不滅的燈火,伴著窯外蕭蕭的馬鳴”。詩人的想象力何其豐富,讓我們在品詩的情境中任思想的翼穿越時光的隧道,與那英武的將軍,昔日的千金同喜同悲,感受那份凄絕而愴然的愛情,也引起心靈深處強烈的共鳴。
從來沒有如此的喜歡某人的詩,而現在卻因為太多的喜歡與更多的迷戀,讓我按捺不住欲罷不能地寫下生平第一篇詩評。原諒我資質魯鈍,才書學淺,文筆拙劣,無法將心中喜愛之情道出哪怕千萬分之一。
常常在心理暗自揣測,新春究竟是怎樣一位男生,有著怎樣的一副俠骨柔腸,他在以怎樣的一種方式固守并呵護著屬于他生命中那份真愛,情癡又如何?仍需遜他三分,我敢打賭,由詩及人,對新春心生暗戀的女性絕對不在少數,所以我不想也不敢再說太多,那樣極易使人產生“誤會”。
一遍遍地反復研讀新春的照片,那瘦削而灑脫的身姿,眉目之間帶著濃濃的書卷氣。我能讀懂詩人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眸中隱藏的縷縷憂傷,感謝他用純美、柔情、細膩、婉柔的自然描摹,讓讀者深陷進他所營造的純粹的詩的氛圍著實地不愿醒來。托爾斯泰說過:“真實是我的主角。”而新春的詩,一直都在以絕對的真實詮釋著自己的豐富的內在與成熟的外在。愿《青鳥》再次在詩的國度里,感受飛翔的快意,并衷心地祈愿新春:能在為詩的自我放逐間,綻放生命深處最真實亦最燦爛的輝煌!
附記:《品評青鳥》首發于2004年《紅高粱》秋水號,后發于2007年12月10號《精武報》。2009年再次收入李新春的最新專輯《醉春風》。同時收錄的還有2004年寫給新春的一封短箋:“其實,我探究的目光總想從你的詩里,你的照片中尋找答案。因為我一直想像不出你是怎樣一位博學儒雅的男子,你的心中究竟蘊蓄著怎樣一份細致的男兒情懷,才讓愛情這個古老而年輕的話題在你的筆下得到如此之美地詮釋。愛情的林林總總:痛楚與迷離,溫柔與高貴,無不在你的潑墨重筆下汩汩流淌,流淌進每一位愛詩的讀者心中。
從來沒有如此地喜歡某人的詩而令自己陷入物我兩忘的境地,令自己活得不太真實亦不太確切,在虛幻的意識里體驗時光倒流,和那些才子佳人,將軍千金竊竊私語……真的,走進你的詩便委實不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