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從人降生的那刻起,每個人都是一塵不染的;只是在后天的培養(yǎng)和學習之中,變得越來越有差距了。
所以這個世界上的人區(qū)別了好人和壞人、勤人和懶人、懦者和勇者···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言傳身教才是一個優(yōu)秀家長的模樣,而現(xiàn)實往往都是天真的殺手,大多數(shù)人童年有過相同的經(jīng)歷:父母苛刻要求,自身卻為所欲為。
傳統(tǒng)中國的家庭教育,輕則粗口罵,重則拳腳相加,細心引導和虛心教育者
少之又少。
什么樣的教育方式和教導形式,孩子就會以什么樣的方向發(fā)展,丑惡的嘴臉教不出溫文爾雅的姿態(tài)。
當你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已經(jīng)種下了一個苦果。
朋友小A自小生活在一個富裕家庭,父母皆是當?shù)氐纳馊耍瑥淖钬毧嗟霓r(nóng)民一步一步打拼出來的,她爸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做人不蒸饅頭爭口氣。”
喵媽就是父母爭口氣的工具,從小,她聽過最多的話,就是“丟人”。
考試沒考好,“丟人”!
作業(yè)沒做好,“丟人”!
陪父母出去應酬沒表現(xiàn)好,“丟人!”
事情做砸了,“丟人”!
“所以,從小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可稱道的。”喵媽說,她很多次,在日記本里寫下:
“我究竟有什么用。”這種自我懷疑的思緒如夢靨一般跟著她,直到今天,她活得畏畏縮縮,仿佛蝸牛一般縮在殼里,不敢迎接外面世界的陽光與風雨。
不敢去參加舞會,怕丟人;
不敢上臺演講,怕丟人;
不敢挑戰(zhàn)更高難度任務,怕丟人···
“后來,我去看了心理醫(yī)生,我才知道,我這種問題,叫童年心理陰影,是父母給的。”
電視劇《門第》里面,張華也是這樣。
張華是一名北漂,在北京晃蕩了5年,仍然住著地下室,每天擠地鐵,“我不知道我以后能成什么事。”
有一次,張華把上司給打了,因為他業(yè)務量排名全公司靠后,上司罵他:“你怎么能沒用成這樣!”
他頓時怒發(fā)沖冠,揮手就揍過去。
他對“沒用”這個詞極其敏感。因為他父母經(jīng)常罵他沒用。
他們總是拿張華和別人家孩子比,一旦他做得不好,就會立刻陰沉下臉,罵:“你怎么能沒用成這樣!”
十多年里,張華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你怎么能沒用成這樣!”
直到18歲,他離家出走,一個人來到北京,他發(fā)誓,再有人罵他沒用,一定打死他!
他出去之后,電話聯(lián)系方式都換了,沒有告訴父母,徹底和家庭失聯(lián),漂泊在茫茫人海中,
“我不想再見到他們。”張華說。
語言暴力真的很恐怖,它不像暴力一樣,會立刻產(chǎn)生傷害,但語言暴力,就像是一把刀子,在人的心口狠狠拉上一道,這個傷口,有些人一輩子都好不了。
“語言暴力真的會變成一把兇器。”心理學家武志紅說。
沈陽市心理研究所曾經(jīng)對沈陽市少管所的6名拘押的青少年進行心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無一例外。
他們都遭受過密集而慘烈的語言暴力攻擊,他們的父母常罵他們,拿他們和周圍人對比,一旦自己不如人,就要遭受辱罵。
心理學家們總結(jié)了幾個傷害他們最深的詞語:
廢物
就知道吃
丟人
蠢死了
走開走開
我寧可沒有生過你
這些戳進他們心里的詞語,后來都一一變成了他們的兇器,以及,他們與父母恩斷義絕的斷情刀。
在電影《新警察故事》中吳彥祖演的阿祖就把這樣的教育方式彰顯的淋漓盡致。
從小便受盡打罵,阿祖的內(nèi)心從此埋下了一個仇恨的伏筆,母親的縱容,父親的家暴。
長大后,讓他成為了一個視殺警察為游戲樂趣的殺人狂魔,他恨的是作為警察的父親。
用暴力去解決問題,只會換來更暴的暴力,他們不是囚犯,只是一個孩子。
電影最后阿祖還是內(nèi)心發(fā)現(xiàn),哭的像個孩子一樣,可此時已經(jīng)釀成大錯,最后退出手槍中的子彈,足以表明其內(nèi)心底層是純潔的。
只是從小受到父親錯誤的嚴重暴力家庭教育,童年陰影導致其產(chǎn)生嚴重的反社會,厭惡警察的結(jié)果。
孩子的內(nèi)心永遠是純凈的,他們只會收到污染,好的愛護可以找到最初的模樣。
語言暴力會發(fā)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父母從未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世界,在于父母把控不好語言的尺度。
也許你其實只不過想批評一下孩子,你說他豬腦子,并不是真的說他是豬腦子,但孩子的世界,純粹得多,你罵他是豬腦子,他可能會真的一輩子認為自己就是豬腦子
你說是個人就比他強,他可能真的會認為是個人就比自己強;你要他去死,他可能真的就去死了。
英國哲學家洛克說:“每個人來到這世界,就像一張白紙一樣。而后,他生存的環(huán)境開始給他上色,他的環(huán)境是什么樣的,他就會變成什么樣的人。”
孩子不像成年人,他們沒有三觀,沒有是非觀念,他們正處于成長期。
這個時候父母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義,極有可能在孩子一生中起著重大影響。
那些在大人看來也許根本算不上語言暴力或者輕松平常的話,在干凈的、沒見過世界丑陋的孩子面前,就是語言暴力,就會有著致命的傷害。
如果你要批評孩子,那就要掌握好尺度。
「你就是個豬腦子」也許換成「你可能還需要多加練習一下哦」,會好得多,
說孩子是豬腦子,而且只把這句話當成善意批評的父母,才是真正的豬腦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