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時間管理特訓營順利結營了,通過28天的堅持,我意外拿到了優秀學員的獎勵。其實在學習管理之前我自認為習得了一些時間管理的技法,也慢慢總結出一套專屬的時間管理技能,但這28天的高度時間管理旅程結束之后,我回過頭來看看之前的自己,簡直弱爆了。
時間管理只是利用碎片時間?
之前我所認為的時間管理,就是利用好一切碎片時間,比如走路上班的時間我用來聽音頻,等地鐵的時間我用來看一條公眾號文章,在地鐵上看書或者聽課等等。
但后來我發現碎片時間只是時間管理的冰山一角。真正的時間管理是一門科學,是一種體系的建立。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達到高效的時間管理的。
看了很多書就懂了很多知識?
今天看到李笑來老師提出的一個關于閱讀指數的概念叫“霍金指數”。說的就是其實我們買回來的很多書基本沒有被打開過,而即使是打開了也并沒有全部讀完,即使讀完了真正看進去的也不到10%。
而數學家艾倫伯格提出的關于閱讀的一個想法是在書上劃重點。如果在閱讀過程中停止了劃重點,那就很有可能說明這個人停止了閱讀。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每次暑假之前我都會拿著借書卡去圖書館借很多書,但一張借書卡其實也只能借8本書。于是我給自己的目標就是每個暑假讀8本書。但現在要是問我當時讀了什么書,記得書中的哪些內容,說實話我真的是連書名都記不清楚了。
這說明什么呢?讀的書越多并不是懂得知識越多,如果讀完一本書以后無法把書中的核心內容變成自己的知識技能,很可能這樣的閱讀反而只是浪費時間。
管理的不是時間,而是自己
判斷自己的狀態并及時做出調整
其實今天開會開了很久,而我今天一直在處理一些雜事,并沒有進行系統的學習,狀態也不太好,當時我就想算了,今天不想寫文章了,但這個時候老師發來了一篇文章。他又一次提到了我的師兄,在沒有任何薪水承諾的情況下,就辭職義無反顧的跟著老師單干。
而且他超越自我年齡的勇氣和行動力也讓我非常汗顏。看著別人發的朋友圈,動不動就月薪10萬,20歲玩轉了大半個地球,他也曾經迷茫和焦慮,但通過行動漸漸讓自己走出了迷茫。
所以我想,我要做的不是讓自己來遷就環境,而是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把掌控權握在自己手中,給自己打氣加油。
假如生活只有5天,你會做什么
有一次我在面試的時候,一位CEO問我,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5天,你會做什么?我當時有點懵,因為我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我們可以試著給自己一個假設,如果自己的生命只剩下5天,那會怎么去合理的安排時間把自己最想做的事情統統來一遍。
其實要大家做這個設想的目的,并不是讓大家真正去體驗死亡臨近的感覺,而是要告訴大家,想做的事情就不要等待,立刻行動。
李笑來老師在《把時間當作朋友》一書中也提到了這一點。他提到:“霧里看花,誰都看不清楚,上帝也沒有在我們出生時給我們什么額外的特殊裝備。然而,我相信,只要不停地往前走,總是可以走到一個鮮花盛開的地方,在那里,無論霧多大,你總是可以看到那些花的,因為已經足夠近——足夠近的時候,就算看不到花,還是可以聞到花香的。”
所以我們要把每天都當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有了這種緊迫感就不會再浪費時間去思考什么時候開始。想做的事情逐步熟悉,小心摸索,失敗失敗再失敗,認真反思,卷土重來,直至成功。
學會獨善其身
自己能解決的問題不要去麻煩別人
在《把時間當作朋友》里,李笑來不止一次提到了關于自學能力這件事情,在新東方教托福的那幾年,他不止一次碰到這樣的學生:“老師,這個單詞什么意思呢?”李笑來:“你可以去查英語詞典。”
學生又問:“老師,我查不到啊,我的詞典是不是跟你的不一樣?”結果李笑來只能把自己的詞典拿出來,一步一步的找給這位學生看。這種哭笑不得的事情讓他很感慨。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人很多,我的一個姑姑就是這樣的人,每次出門去一個沒有去過的地方,總要問路。哪怕你幫她把路線圖都畫好,坐什么車,哪站下都告訴她,她到了那個地方門口,還要指著這個門牌號問別人,XXX地方是在這里嗎?
所以后來我們也就干脆不去幫她畫地圖,也不幫她找路了,自然也不愿意和她一起出門,因為她總是喜歡把自己能解決的事情拿來麻煩別人。
所以要提升自己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很多問題,自己再琢磨琢磨是完全可以解決的,但我們經常出于惰性,就錯過了一次自我學習的機會。
永遠不要做伸手黨
有一次我在群里看到一位小伙伴,上來就問老師是否可以和她私聊做免費咨詢,老師當時就拒絕了。這位小伙伴犯了一個明顯的錯誤,就是喜歡做伸手黨。
總是想著占便宜,自己都不愿意為自己的成長買單,別人憑什么有義務為你的成長買單呢。所以,我現在養成的習慣就是,凡是請教老師一些比較重要的問題,必定會發紅包給對方。
一來是別人為你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這比錢更重要。二來別人覺得你是個尊重對方勞動成果的人,以后更樂意和你分享經驗。說到底,你還是賺的。
凡事都得靠積累
前幾天大家都在討論咪蒙,因為咪蒙發了一篇文章《說來慚愧,我的助理月薪才5萬》,引起了朋友圈不小的轟動。一時間咪蒙又成為了網絡熱詞,而她的助理也有了“月薪5萬姐”的綽號,而咪蒙現在的公眾號廣告也已經突破了60萬。
在大家感慨這么多公眾號誰能成為第二個咪蒙,對咪蒙各種羨慕嫉妒恨的時候,你們都不知道,其實咪蒙之前在豆瓣上已經寫了十年了,沒有這十年的文字積累,也不會有今天的咪蒙。
而一度被大家公認為是所有的男人女人都想嫁的簡書一哥男神彭小六,現在而是一天就能有20萬的收入。很多學員一直夸彭小六現在半個多小時就能出一篇閱讀量十萬加的文章。
但彭老師卻說,你們只看到我寫了300多篇文章,卻不知道這背后我寫過600多篇文章,其中300多篇是寫壞掉的,但如果沒有這300多篇的積累,我的寫作水平也不會達到今天這個層次。
短短的28天,我學會了定期制定微夢想清單,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我學會了建立外腦,努力成為真正的高效人士;我學會了定期復盤,反思自己的不足。我堅持下來了,把時間變成了我的朋友。
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永遠不要認為我們可以逃避,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著最后的結局。我們的腳正在走向我們自己選定的終點。
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