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我是藝馨,堅持/踐行 12/100天
20170720,第12天? 定州? 晴
【昨天完成情況】
健康:作息時間 早6:30一晚11:10休息;
晨讀:《小時代》未完成
工作:確認審核審計報告最終事情,催化肥退款,給武總打電話催種子發票。
運動:13409步
學習:易效課程? 完成
讀書:《自控力》,10分鐘,半小時未完成
易效能今日三只青蛙
1、看書半小時《自控力》
2、晨讀朗誦:
《小時代》
? ? ? ——郭敬明
一杯加了水的葡萄酒,
已經不再醉人了,
但還是聞得到清冽的酒香,
它能把回憶染醉,
染成你承受不了的氣味;
或者說像一本看過無數遍的悲劇小說,
再次閱讀的時候,
已經無法熱淚盈眶,
然而胸口里,
卻依然有一只小拳頭,
輕輕地在心里敲門。
3、石家莊送人,拿審計報告,晚上督促商談新項目。
4、5000步,
5、11:00斷網,結束一天的工作生活
【易效能100天目標】
養成6:00起床,11:00前入睡
堅持每天朗誦,每天讀書半小時,寫晨間日記
堅持每周陪兒子上兩次早教課
目標體重48kg,今天體重52kg,每天平均運動半小時
每天進步1%,為最終成為1%的人奉獻100天。
【感恩分享】
易效能第12講-13講
歡迎大家繼續系統地學習時間管理技術,在上一講中葉老師為我們講訴了專注的力量,運用“番茄工作法”來“吃青蛙”!
這里講的“青蛙”是指通過GTD的思想來做到事物的收集,然后把它分輕重緩急之后挑選出來的“要事”。
這個收集->篩選的過程,我們把它稱為:土豆(To Do List)的技術。
能夠把大腦的事物寫下來,然后把它分解的過程,我們就叫“切土豆”的過程。
To Do List(也作:要做的事情),分清輕重緩急,挑出青蛙,用番茄工作法的“專注”技術來把“青蛙事件"干掉。
土豆,青蛙,番茄鐘,兩素一葷燉起來味道會怎么樣呢?你的效率會非常非常地高!
土豆,青蛙,番茄,也就是我們在線下課堂上給易效能的學員講到的:收集-排程-執行的理念。
這是葉老師在中國30多個城市講了300多場課程之后總結出來的,適合我們中國人,適合我們初學者所學習的時間管理的流程。
GTD的理念中這個流程有5個步驟,相對來說有點復雜,很多人聽不太明白,所以葉老師就活學活用,“因地制宜”地把這個流程簡化成了適合我們中國人學習的3個步驟。
收集-排程-執行在易效能的體系中也被稱為"行動三角形"。
當我們的事情是做不完的時候,我們就會焦慮,會記不住重點,這時我們就不能活在當下做事。
所以我們在做時間管理的時候,首先要把一切事務趕出大腦,把大腦清空,把腦子里的事都寫下來;
然后,我們再按照輕重緩急把它們分類,跟特定時間有關的就寫到日歷表上;有截止日的事件要列清單管理;沒有截止日的就按“情境”來分解;
最后就是行動了:應用執行、委托、推遲和刪除的4D原則來對事情進行消滅,做到既嚴謹又不失靈活性。
還要提醒大家一句:用番茄工作法來分解重要的“青蛙事件”。
建議大家一定要堅持做這樣的流程,因為只有走這樣的流程你才能專注于當下,專注于手里的工作。
關于“做收集”的工具,我建議大家去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工具,可以是紙筆,但更建議大家使用手機上可以搭載的某款做記錄的APP,因為紙筆不方便攜帶,也容易弄丟。
但無論如何,請你試著按照這3個流程,給自己擰一個25分鐘的番茄鐘,把自己大腦里所有的事都寫下來:
大到拯救地球,小到打醬油;
遠到要環球旅行、自己養老的問題,近到今晚要吃什么......
有別人拜托你做的事情,也有你委托給別人,在等待回復的事情;
你想做的事,你可能做的事......全部把它們寫下來。
這個練習大家一定要做,等你做完后,你的感受就不一樣了,你的大腦就清空了。
然后你再把它們想清楚,分出輕重緩急,最后把一定要做的配上相應的時間。
接著,你要回到“今天要做的事”,列出自己今天的行程表,然后你就一項一項地去執行,清單上的其它事物就相當于被你推遲了。
以上就是綜合運用土豆、青蛙、番茄鐘的技術。
那么如何才能對遠期的事情進行處理呢?
下一講中,葉老師會為大家推薦一些好用軟件,感謝大家的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