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日慵懶的上午,目光偶然瞥見書架上的《紅樓夢》,小心翼翼的用指尖摸了摸,長舒一口氣,還好,沒灰塵,但這自欺欺人的想法也沒能讓內心的羞愧感有絲毫減輕。于是我靜下心來翻開它,偶然翻到第三十回,寶玉到:“這些破荷葉可恨,怎么還不叫人來拔去?!睂氣O笑道:“今年這幾日,何曾饒了這園子閑了一閑,天天逛,那里還有叫人來收拾的功夫呢?”黛玉道:“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
? ? 李商隱的詩原句本為“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不管曹雪芹將“枯荷”換成“殘荷”有什么深意,但我覺著其中的意境是不變的。初看《紅樓夢》時年紀尚小,還不能體會其中的復雜情感,但是卻對那一塘殘荷情有獨鐘。因為真真切切地見到過一塘枯荷,所以才在看到書上描寫“留得殘荷聽雨聲”時,就感覺那一塘枯荷是那么清晰真切。后來重溫紅樓夢時才體會到林黛玉說只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時的那種復雜心境,自古才情便容易與愁情結合,林黛玉滿腹才情自是能體會李義山寫此詩時的漂泊伶仃之感,再加上她多舛的身世和敏感的心思,自是也將自己的愁情寄予之上。那時,亦只是可嘆、可憐她。
? ? ?而我對于滿塘殘荷的感情來自于幼時,那時還是十歲的小姑娘,貪戀記憶中夏日的荷花,天真的以為下雨了可以折片荷葉來當傘,卻忽視了季節的變遷,此時的荷塘只剩焦黃的枯荷,當雨傾盆而下時,茫然的無措感襲來??帐師o人的田野,因為陰雨而顯得黑暗的天色,一切都令我感到恐懼和不安。但忽然眼睛看到一抹熟悉的顏色,由遠及近,還有媽媽呼喊我名字的聲音伴著淅瀝的雨聲傳來。記憶就是這樣奇怪,那么遙遠的事情,怎么回的家我早已忘記,但仍然記得看見媽媽時那心安的感覺,至今清晰無比。
? ? ?如今,連綿半個月的陰雨在帶來濕冷空氣的同時也捎帶來了家人的思念與關心,曾經覺得那么沒意思的殷殷叮囑,如今也欣然、安靜的聽完,一瞬間紅了眼眶。當時親耳能聽到時不覺得珍貴,如今卻只能依賴無線波來傳遞這溫暖。此時,對于黛玉的話仿佛又多了些感觸,身臨其境,更能感知其中殷切思親之情。不過與黛玉不同的是,通過雨聲,我能聽到的不僅僅是離家之感,而且還有親人的關心與思念。就像當年我在大雨中看到母親時的那種心安,雨打殘荷,我聽出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