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第一次看到了"誰讓 app 工程師產生了泡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產生了很大一部分共鳴。因為我創業這段時間,見過很多人,遇到很多事,其中就有一些如文章所說一樣的人。
案例一:一個iOS開發者,姑且這里叫小王。他畢業于一個三本院校,大學沒學到什么東西。就找到一家培訓iOS的培訓機構,經過幾個月培訓,然后拿著在培訓機構做的一些項目去找工作。把自己包裝成一兩年工作經驗的人。投遞了一些互聯網公司。老板也不是技術出身,現在項目需要這樣人也非常急切,簡單聊了下,覺得做的項目還不錯。就開始工作了。結果能力不行,預期達不到,但是你還不能開除他,因為沒了他不行。然而小王工作沒做好,想要加薪。老板與小王聊過,如果達到預期進度,你提出的條件全答應,只要保證預期進度與質量。結果小王沒達到預期的進度,但是他還是提出了加薪的條件。其實小王之前的薪水與他能力薪水是相符的。只是他覺得做了這個項目一段時間,如果去外面面試找新公司的話,就可以憑借經歷拿到更高的工資。
案例二:一個叫小吳的開發者,他現在在公司的工資待遇是12k。然而他工作了1,2個月,辭職跑到另外一家公司面試,結果開口就是20k,但是他的能力完全沒達到。這就是這種情況:
“現在工作經驗也漲了,薪水肯定也得漲。于是,又找到一個公司,老板一看,這人以前待遇都那么高,那老板肯定不傻,做了那么久了也有成果,我這又急需要人,再漲一段吧。這個公司干半年,和上一個公司一樣循環,直到一個頂點。”
水平不行滿足不了期望不知道踏實學習,反而要求加薪,否則辭職。只因做過我們這個項目后,去外面這個浮躁市場就可以拿到更高工資。一個沒什么開發經驗的人,憑借經歷,干了一個月,可能結果說成一年半載,這樣頻繁跳槽,不斷循環。在現在這個非常缺人的互聯網市場,很多沒技術卻急需工程師的初創公司而言,可想而知。
我只想說現在市場真的太浮躁了,太浮躁了。誕生了一群浮躁的工程師。
借用一句:
泡沫,畢竟是泡沫,終有爆破的那一天。這個時間不會很長,3 到 5年。隨著新技術慢慢變舊(當 Android 和 iOS 變成和 C 語言一樣老),隨著大批量的人才涌入和一些公司退出(十萬開發者面對一千崗位),隨著很多老板慢慢發現原理和真相(APP 真的只是個終端)。我們再來設定一下,曾經那些在小公司頻繁蹦來跳去的人,和那些在成熟部門茁壯成長的人,他們命運是不是會發生顛覆性的改變。
當然,上面只是說明互聯網的確存在這樣的情況,并不是絕對的。有些能力還不錯,頻繁跳槽,是為了更好發展,與上面有本質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