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網上只要涉及中西醫的問題,往往都會分成涇渭分明的兩派,一派認為為中醫十惡不赦就該拋棄,完全用西醫的理論指導現代臨床;一派認為中醫還是是有用的,需要繼承和發展。
然后,兩派人殺的難分難解,最后不歡而散。
所以有人調侃,要想友盡就討論中西醫。
中醫完全沒有用處嗎?真的一無是處嗎?
中醫發展了幾千年,好像是個老朽模樣,但是中醫其實不保守,也在尋求與時俱進。
在清末西學東漸,一些中醫也在積極的尋求和西醫的融合點,比如著名的中醫張錫純,就醞釀出了名方阿司匹林石膏湯,這很像中西醫結合的黑暗料理,比如板藍根泡面之類,但是這是尋求中西醫合用的一次嘗試,這種嘗試張錫純做了很多,他寫的醫案名字就叫《醫學衷中參西錄》。
可見他很渴求西醫和的中醫融合,但是西醫和中醫猶如《易經》中的否卦一樣,注定越走越遠。
西醫或者說現代醫學是建立在現代科學上的一門學科,借助聲光電技術,把人體看透,哪疼醫哪兒。
西醫需要學習的時間很長,效果往往也能立竿見影,因為身體的各項指標都被量化,比如,血糖高低,心電圖是否穩定。
現代的醫學更像一個工廠,分工明確,而且分的越來越細,比如負責麻醉的一生是不會去主刀的。
與西醫相比,中醫更像個手工作坊,雖然也有分工,但是分得很粗糙,很多中醫更像全科大夫,啥病都能看。
和西醫把人體細分不同,中醫把人體看成一個整體,需要全局調控,和西醫越分越西的專業分工相比,在很多人眼中中醫落伍了。
二
過去學習中醫的都是啥人呢?
在中國,很多考試不得志的文人會去學醫或者學習占卜,維持生計。
古人學習五經,其中有一經是《易經》。
中醫占卜等東西統稱為五術,底層邏輯是相通的。
我少年時讀過很多中醫著作,有很多都看不懂,比如黃元御的書,運用了五行的生克制化原理,現代人沒有易學功底,根本看不懂他寫的理論,如果不懂理論機械套用處方,有時候很危險。
不過有的老中醫學懂了這套理論,用著得心應手,有位陜西老中醫從黃元御書中取出一劑下氣湯,加加減減用了一輩子,一位專看婦科病的老醫生,用《傷寒論》中逍遙丸和四物湯加加減減,是當地有名的婦科圣手。
用中醫治好的病人,很多都是自愈的嗎?都是心理療法嗎?
我覺得未必。
中醫畢竟有幾千年沒斷的傳承,很多治療方法之所以傳下來,那是因為經過了無數人體實驗留下的有效法子。
所以有人提出對中醫去醫療手段,只留那些管用的中藥方劑。
但是中醫只留下方劑,猶如一個人只留下軀體一般。
三
黑中醫的人喜歡黑的一個點就是《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很多不靠譜的藥物,比如寡婦上吊的繩子,舊漁網,蝙蝠的便便等奇奇怪怪的東西。
還有很多不靠譜的禁忌,比如孕婦吃兔肉導致孩子兔唇,吃生姜孩子會長六指,吃泥鰍會導致滑胎等等。
《本草綱目》是李時珍個人修的本草,李時珍最有價值的著作是有《奇經八脈考》和《瀕湖脈學》。《本草綱目》是被生捧出來的名著,因為被達爾文等人加持過,因而名聲在外。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本草綱目》就像本國的和尚,去外國鍍了金回來。
真正學習中醫的人也沒有幾個用《本草綱目》來開方抓藥。
古人學習中醫有四大經典,講藥物的那本書叫《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把藥物分為三等,上中下,藥物的作用危害寫得很清楚,這里面很少有奇葩的藥物收錄,像蟬蛻斑蝥等都被列為了下品,而蝙蝠便便這種重口味的東西根本沒有收錄。
除了《神農本草經》,歷朝歷代都有官方修的本草,那些書傾盡當時頂尖人才,是很嚴謹的著作,比如宋朝官修本草《證類本草》,也沒有奇葩藥物收錄。
四
古代中醫的從業者多是落魄文人,西方醫學呢?
據說最早的西醫都是理發匠兼職的。
中醫講究調理潤物細無聲,西醫比較奔放講究大開大合。
古代西醫更像巫醫,西方古人認為人得病是由于魔鬼在作祟,所以驅魔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除了驅魔還有放血和截肢,這玩意比較血腥,一般人不敢干,剃頭匠畢竟是玩刀的,比較敢下手。
西方人看病的地方很像屠宰場。
和乾隆大帝同時代的華盛頓就是因為一點小病被生生放血放死了。
所以現代西醫和古代西醫應該沒有多大關系,現代西醫是工業化時代的產物,古代西醫是神秘學產物。
現代醫學是科學昌明后的結晶,和古代西醫四體液理論切割的比較徹底。
中醫和西方醫學不同,中醫靠經驗累積走到現代,有很多方法很有用,因為有用才會有無數粉絲。
凡事存在,自有其合理的原因,中醫被很多人擁戴,未必完全是心理療法或者安慰劑效應。
如果中醫像某些人說的一樣一無是處,大約早就像破鞋一樣被人拋棄了吧。
文:薛白袍
特別聲明:
1,文章有償閱讀,每篇1元,自愿付費。
2,有個公號,也叫薛白袍,有空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