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養寵物,什么貓、狗、鳥、魚等,我不是不喜歡但感覺養這些動物實在太麻煩了,像料理小孩子一樣吃、喝、拉、撒、睡一樣都少不了。
但我卻在不經意間養了一只烏龜。
說起這只烏龜頗有些淵源,九十年代初我先生腿腳痛得只能拄著拐棍才能勉強行走(那時還不知道是腰椎間盤突出)。剛好先生的一個畫家朋友從廣州帶回來兩只小烏龜,他送我們一只,叫我煅成粉給先生吃,我一看這么可愛的小烏龜,怎么下得了手,于是就把它養了下來。
剛開始我也不知道怎樣養,也許是換了環境不適應,它小小的身子怯生生的縮在角落里,一有動靜就縮頭縮腳一動不動。我們怕它孤獨又買了兩只本地的土烏龜,并且嘗試著給它們吃各種東西,蔬菜、水果、小魚小蝦、碎肉肉,慢慢的發現這只烏龜只吃小魚和肉肉,是一只肉食動物。
這只龜是陸棲的,你如果把它放在水池里,它只能浮在水面上。所以這么多年來我們都是把它養在房間里,任由它爬來爬去,不過它呆著最多的是衛生間的水池下面。
養烏龜,水比食物重要,我們就剪了半個礦泉水瓶放在衛生間的地漏上,這樣我們出外一兩天也沒事啦!
就這樣這只烏龜在我家算是安家落戶了,冬天冬眠,每到四月份就爬出來,其間只要每天給它喂點肉沫或小魚,到了十月以后基本不吃東西了,就靜靜的縮在角落里,偶爾爬出來喝點水。
世間萬物都是有靈性的,隨著時間一年年過去,小烏龜也一點點的大起來。每當我們吃飯時它也爬到飯桌下,伸長脖子討吃的,我們就切點肉拿在手里,引得它東轉西轉找吃的。有時我們坐在抽水馬桶上,它會爬過來拿尖尖的嘴巴拱腳趾頭,但不咬人,好似和我們玩耍一樣。
雖然我們很盡心的對待它,但從沒去考證過這種龜是什么品種、產自哪里?直到有一年我們這里舉辦一年一度的農展會,我和先生在展會的攤位上看到和我們養的烏龜一樣的小龜,我們向攤主打聽,剛孵化出來的小龜開價就要兩仟人民幣。我和先生又特意回家把我們養的龜拿到攤位上,攤主仔細觀察了烏龜,說我們養得不好(也不知他是不是故意這樣說),說如果養得好的話值個兩萬元,他還出價一萬叫我們賣給他做種龜。我們當然不會答應,養了這么多年已經有了感情,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樣,就是出再多錢我們也舍不得把它賣掉。
回家后先生上百度查閱,才知道此龜叫黃緣閉殼龜、黃緣盒龜也可稱斷板龜,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動物,被人們譽為“活化石”。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中國臺灣省,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
此龜剛到我家時只有小孩巴掌大,我特意稱了一下只有四兩重,養了整整二十八年,現在已經二斤半重了。它已經成為我們家的一員,我孫子小時候經常和小烏龜玩,要么把它仰過來看它費力地翻轉,要么踩到龜背上。有朋友來家玩,看到都很新奇,都要逗逗它。每當我們要出遠門,就把它送到兒子家。每次女兒從外地回來,也都要和它玩耍一陣子,回憶童年時和烏龜共度的快樂時光。
俗話說“千年王八萬年龜”。有個傳說——說在一間老房子里的床腳下墊著一只烏龜,歷經百年仍健在。我有時遐想,如果它真的很長壽,那么我的兒子,我的兒子的兒子,我的兒子的兒子的兒子,……,也一定會善待它。如果它真的有靈性,是否還會記得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