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宋老師
01.
我有一個很厲害的大學師妹,名字叫楊小米。她是知名自媒體、50萬粉絲訂閱號“遇見小mi”的創始人,也是多篇網絡熱文的創作者。
最近,她的新書上市了,名字叫《行動變現:如何讓我們的拼搏更有價值》,這是一本講奮斗方法論的有趣干貨書。
我覺得小米寫這個主題的書,是非常有說服力的。剛來上海的時候,她的月薪只有幾千元,現在她的年薪過百萬。關鍵是,她沒炒股、家里沒拆遷、也沒投資比特幣。
她的收入都來自她踏踏實實的努力,以及她在工作和生活中所總結出來的一整套的奮斗方法論。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都知道努力的重要性,但是我們一定也要意識到:努力并不一定會帶來成功。只有高效的努力、講究方法的努力,才能帶來成功。
以前每次和小米聊天,我都會忍不住掏出手機,在記事本上寫個不停。因為她熱愛學習、經歷豐富、善于反思、是一個行動派,所以她的話經常可以顛覆我的認知。在我出版的兩本書中,每一本書都能找到受她思想影響的影子。
現在好了,她已經把自己如何通過努力來改變人生的錦囊妙計全部寫成書了,那么多有價值的經驗,瞬間就變得唾手可得。
毫不夸張地說,我覺得反復閱讀她的這本書,不亞于花幾百上千塊錢報名參加一個以“知識變現”為主題的培訓班的效果。
前提是,你愿意逐字逐句去讀,并且把她總結的方法應用于現實生活當中。
02.
其實以小米師妹的實力,想出一本書實在太容易了。幾年來,很多出版策劃人都多次向她表達過愛慕之心。但是,她卻執意將這本書精心打磨了四年。
她說:“我骨子里是驕傲的,我字典里就沒有'將就'這個詞?!?/b>
她考了兩次研究生,但是她不接受調劑,她覺得如果考不上理想的高校,她寧肯不上。
她的身上有一種死磕的精神。這種死磕的精神,在沒遇到合適時機的時候,有可能會撞得頭破血流,甚至會讓人懷疑人生。但是一旦遇到了合適的時機,尤其是在找到自己擅長并熱愛的事情之后,就會迸發出巨大的能量。
這本書,就是這種巨大能量迸發之后的產物。在這個速讀和浮躁的時代,當你能夠耐起性子翻開這本書,哪怕只看看序言,相信你就會感受到她的真誠和用心。
在地鐵上,我迫不及待地翻開了這本書。即使是在嘈雜的環境當中,即使在精力不濟的前提下,她的這本書,依然能讓人讀得津津有味,甚至是熱血沸騰。
書中的一些觀念,對我當下的生活很有指導意義,比方說:要停止抱怨,轉而去提升自身的實力;再比方說:如何管理別人的期望,從而給別人制造更多的驚喜等等。
小米的文字之所以有吸引力、有啟發性,我覺得原因有二:
第一,她長期堅持日更,對文字駕馭有了深厚的功底。她懂讀者的心理,所以她的文字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故事性很強,包括我的學生、朋友,甚至連我媽都是她的忠實粉絲。
第二,她有豐富的職場閱歷。她做過銷售、總經理助理,現在又在運營自媒體,關鍵是,她對每一份工作都做得非常用心。她善于反思和琢磨,能夠快速地迭代自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奮斗方法論,所以她提供的建議實操性很強。
03.
我們的本科學校不在上海,但是我們畢業之后,都不約而同選擇來到上海實現自我。我來上海讀研,她來上海工作。
雖然看起來我們選擇了不一樣的道路,但是我們在寫作這條路上產生了交集。
由于我們都是非名牌高校畢業,所以都更加懂得努力的價值和奮斗的意義。通過寫作這件門檻相對較低、但是需要持續努力的事情,我們終于有機會把自己積蓄多年的能量給釋放出來。
只不過,小米領先于我,因為她比我更勤奮。我們在上海第一次見面是2016年,當時我約了小米在陸家嘴的一家餐廳見面,我們從晚上六點一直聊到了十點。
小米為我提了很多寫作方面的建議,我感覺很燒腦。她告訴我該如何抓熱點、如何選題、如何起題目、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等等。
當時我不僅驚嘆,這個小女子的大腦里竟然蘊藏著如此多的寶藏。
聊天結束之后,在回家的地鐵上,我收到了她發給我的信息。原來,她把在席間提的很多建議又快速總結了一下,微信發給我做備忘。
成功者,自有成功的道理。
04.
小米是一個非常熱心的人,她一直想辦法去成就別人。
當初是她向我推薦了簡書,從而讓我有機會寫出了第一篇閱讀量達到10萬+文章;她還為我的第二本新書寫了序,并且在她幾十萬粉絲的公眾號上,為我的新書做了推薦。
她的這種樂于付出的特質,反映在書中就是:她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的職場技能、走過的所有彎路,都毫無保留地告訴大家。
她渴望身邊的人能夠好起來,渴望她的讀者能夠變得越來越優秀。她始終認為,成就別人也是在成就自己。
我一直特別相信一個道理:你想要什么,那就先把它給出去。小米身上的這種樂于助人的特質,讓她擁有了豪華的人脈圈,也幫她實現了雙贏。
她的新書,請到的都是大咖來做推薦——百萬暢銷書作者李尚龍、超級演說家第二季總冠軍劉媛媛、知名主持人魯瑾。
她在書中說道,“90%的人和我合作過一次之后,都會說下次有機會一定再合作,基本上會有下一次?!?/p>
這讓我想起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之一就是:學會共贏。
05.
我覺得小米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除了會告訴你N多實用的努力方法之外,它還會給你前進的動力和信心。
小米通過自己的不斷蛻變和發展,用自己的親身實踐和所取得的成就告訴大家:
當今社會,其實階層并沒有固化,一個年輕人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實現階層流動。自己動手,真的可以豐衣足食。
合上這本書,我就在想:支撐小米如此勤奮努力,堅持日更,不停地提升自己,這背后的源動力究竟是什么?
如果僅僅回答說,這背后是一顆不甘平凡的心,我覺得這個答案不夠解渴,更深層次的答案或許是:
她相信人的主觀能動性,堅信人的精神力量可以改造現實的不完美。她還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小米說:“我能忍受上海早高峰的地鐵,卻不能忍受自己一輩子碌碌無為?!?/p>
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