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蒙版進行圖片的合成
圖片合成
打開一個圖片—在ps窗口導入另一個所需圖片—更改導入圖片的不透明度(方便將導入圖片放在正確的位置)—再更改回不透明度為100%—蒙版—黑色畫筆(硬度改為0)—擦掉不需要的部分圖像—選擇適當混合模式
蒙版反向
Ctrl+i—用白色畫筆(硬度改為100)涂出所留部分
鋼筆
鋼筆摳圖
選擇鋼筆功能—拖動左鍵—出現滑桿(調整點與點之間錨點的弧度)—Ctrl+Enter—變成選區(保證處于選區狀態,若不在,可用鼠標點擊“選區”圖標)—右鍵點擊通過拷貝的圖層
ps:
錨點可增加可刪減
對于直線摳圖,不要讓圖中非首尾的兩點交匯在一起
錨點微調
雙邊影響:一直按住Ctrl點擊要微調的錨點
單邊影響:一直按住Alt點擊要微調的錨點
若弧度不易調整出,可用Alt單邊影響提前拐彎進行調整
兩個及兩個以上選區,摳圖完成前選擇鋼筆狀態下菜單欄的排除重疊形狀
做圖標
(進行的是布爾運算,所有操作都在一個圖層。而不是形狀的堆疊)
選中圖形工具—按住shift的同時進行調整—畫出正圖形—作出圖形后要調整位置,如居中/垂直對齊
按住shift鍵增加圖形
按住Alt裁剪圖形
改變圖形位置:A(路徑選擇工具)
色彩原理
分為兩種顏色:
1.自發光所產生的顏色(RGB模式就是自發光)
2.反射光所產生的顏色
要有顏色,就要有光
RGB
在七色光中,紅綠藍三種顏色無法再繼續分解,所以被命名為光的三原色,即常說的RGB(R紅 G綠 B藍)
在電腦的顯示器中,每個色彩的光源強度可以分為2?=256個級別,取值0~255,值越高,顏色越亮
將三原色的光強度按比例混合,會有2563=16777216種顏色
所混合的光強度越大,所組成的光就越亮
當R、G、B值均為255最大值時,顏色最亮,變為白色
當R、G、B值均為0最小值時,顏色最暗,變為黑色
反射光 CMYK(印刷色彩模式)
C:青色
M:洋紅
Y:黃色
K:黑色
ps:
CMY三種顏色混合并不能得到純黑色,需要額外注入黑色油墨以壓暗色彩
RGB與CMYK的區別
RGB
屏幕上顯色的顏色模式,加法的混合,越加越亮,越減越暗
CMYK
印刷品上顯示的顏色模式,減法的混合,越加越暗,越減越亮
HSB概念
H:色相(色彩的最大特征)
S:飽和度/純度(色彩的純凈程度)
B: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拾色器
x軸表示的是S 飽和度,越往右,飽和度越高,顏色越鮮艷
y軸表示的是B 明度,越往上,明度越高,顏色越亮
通道
(只顯示一種顏色的不同亮度)
通道的主要功能
1.儲存圖像的色彩資料
2.儲存于創建選區
3.精細摳圖
利用通道打造故障風圖片
復制圖層—分別命名(如R圖層、G圖層、B圖層)—通道—保留一個—前景色調為黑色—Alt+Delete—選中其他圖層—填充前景色—通道—圖層—重復以上操作—將處理好通道的圖層放到一起—按住shift選中多個圖層—混合模式—綠色
故障風文字同理,分別將RGB顏色依次改為255,都完成后依次往旁邊移動,可以看出有三個圖層,混合模式 綠色
通道摳圖
點開素材—套索工具—大致勾畫出要摳圖部分的周邊以降低干擾—Ctrl+J復制一層—通道—選擇一個對比比較強烈的—右鍵復制通道為副本—關閉其他圖層的眼睛—圖像—模式調整—色階(Ctrl+L)提高對比效果—按住Ctrl點擊該副本—回到RGB混合通道選中—回到圖層—反向選中 Ctrl+shift+i—點擊蒙版—打開背景圖—調整圖層上下的顯示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