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他不二本無差,素心利物遍天涯; 人人躬身行大道,太平洋開太平花。
——素食宣言 —宗性法師
"
授課主題:《香燒筍和干鍋花菜》
授課老師:楊紫凡老師
都說廚房里有乾坤,食材有陰陽,刀功有粗細,火候有文猛,掌勺人用淡、咸、辛、酸、甘、苦六種味道組合出獨一無二的料理。在香園的素食廚房里學習,清凈德、柔軟德、如法德,更是料理更上一層境界。正是三德六味的熏習,大家做出來的素食比肉食好吃千百倍。
2018年10月28日,香積廚十一營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實操課,經過前段時間基礎理論的學習,這節課由楊紫凡老師親自教授兩道家常菜《干鍋花菜》和《香燒筍干》。
兩道菜用料平凡,但是想做得美味可口,沒一點心得技巧是肯定不行的。楊老師不僅廚藝了得,更善教學,食材怎么處理更好,用什么料更好,什么時候用料更好,一邊操作一邊娓娓道來,滿滿的知識點。想要食譜的朋友,一定要看到文章最后哦~
為什么同一道菜每個餐廳味道都不一樣?是因為每一份料理都是獨一無二的。食材的秉性、火候和刀功、甚至掌勺人的脾性,都是傳遞到食物的味道上。
筍干易于保存,一年四季想吃的時候,隨時可以吃。筍干有很多種,都是可以拿來燒制。楊老師做香燒筍干,顏色鮮亮,聞之已讓人垂涎欲滴,食之回味無窮,完全沒有味精,純天然的鮮香味兒。秘訣是什么呢?讓我們細細道來。
食材預處理
筍干提前一天預處理,淘米水洗泡兩次,沒有淘米水可以用一點面粉兌水。焯水一次,不要焯太久,否則筍干的怪味兒進去了。放入清水泡幾分鐘,換水繼續泡,持續四五次。然后清水泡一晚上。第二天使用之前再焯水一次。
步驟
1、初期鮮味兒小秘密
很多素食的朋友知道,防葷的技巧是用菌菇食材營造肉感。楊老師還有一個高段位的香菇小技巧,讓這道菜鮮香無比:分兩批下香菇,第一批用來炒鮮味兒,第二批用來增添食用的肉感。
起火放入較多油,放入香菇塊小火炒香,放姜、桂皮、八角、山奈,繼續炒。之后再加幾個香菇。
2、中期色澤亮麗小秘密
放入筍、土豆塊,加冰糖、耗油、紅醬油、醋,炒上色。加水淹沒食材,燒煮,讓食材煮熟。
紅醬油主要起上色的作用,冰糖讓顏色更鮮亮。醬油和蠔油里都有鹽,所以完全不用放鹽。
3、末期顏色豐富小秘密
燒至快干,加二荊條顆翻炒。二荊條翠綠的顏色,讓這道菜顏色更豐富。出鍋裝盤,撒上一些白芝麻點綴,一道又香又美的香燒筍干就做成了。
干鍋花菜是中餐館里點單率比較高的一道菜,很多人自己在家跟著網上的教程做,要么花菜干沒有斷生、要么焦黑、要么焯水做得一團水氣。楊老師教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小技巧,炒花菜之前做一個簡單的預處理。
食材預處理
花菜洗凈切小之后,用一口干凈的鍋,不放水也不放油,小火干炒一下花菜。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花菜的水分蒸發一些,同時也讓花菜干在后續更容易熟。要注意的是,一定是小火,大火容易炒糊。這一步也可以用烤箱烘烤一下花菜,目的一樣的。
步驟
1、初期炒香料
放入較多油,加香菇片小火慢慢炒出鮮香。加姜、少許桂皮、八角、豆瓣、郫縣豆瓣、剁椒,小火炒料。如果說火鍋的精髓在底料,干鍋花菜的靈魂就在這一步炒香料。
2、中期炒主食材
放入花菜、土豆片,大火炒。由于冰糖比白糖甜了,為了不影響川味香辣的口味兒,這一步最好用白糖提鮮。放耗油、紅醬油、干花椒、干辣椒、孜然粒,炒到食材快熟。
3、末期調味出鍋
要起鍋之前,放入芹菜段、綠色的二荊條和紅色美人椒翻炒,這些紅綠的輔材,讓這道菜顏色鮮艷。加醋、醪糟、藤椒油,讓味道的層次更上一層樓。出鍋,點綴芹菜葉和白芝麻。
酸菜版小貼士:不喜歡吃辣的朋友,可以做成酸菜版,只需要把第一步的炒料改成酸菜、泡椒、剁椒、小米辣。
按照如上技巧做出來的兩道菜,一出鍋就被大家一搶而空。太美味太受歡迎了,之后學員們熱情滿滿的進行實際操作練習。十一營的學員特別優秀,不僅迅速掌握了楊老師傳授的技法,也將前幾次課程學習的刀功、擺盤靈活運用。做出來滿滿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點評時楊老師對我們連連稱贊。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一飲一啄,飽蘸苦辣酸甜。
最后,附上我們十一營的練習的照片和精美的作品,以此紀念這一次學習。
寫作:趙文溪
攝影:趙文溪
校對:十一營2組全體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