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奇幻之旅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這本書讓我愛上了三毛,她曾說過她自己不是一個作家,只是一個記錄者,將她的生活記錄下來給人看?;蛟S正是因為如此,即使她的文字很平實,但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真摯感情,力透紙背,里面的人物形象都變得鮮活起來。我跟著她一起笑一起哭,被她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她是一個瀟灑的流浪者,但也扎根于柴米油鹽之中,我羨慕她的放浪不羈,欽佩她的嫉惡如仇。她一生所經歷的比很多人好幾輩子都要豐富,精彩,但隨之而得苦痛和磨難也不會少半分。所以豐富,坎坷,精彩是一種選擇,而幸福,平淡也是一種選擇,一切都在于個人的際遇與性格,由不得你亦由得了了你。

? ? ? 書中主要介紹了她和丈夫荷西在撒哈拉沙漠身邊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那是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遠離物欲橫流,遠離喧囂,讓人沉醉于沙漠所孕育的風土人情,地域文化所迸發的愛恨糾葛。

? ? ? 她是一個天真頑皮的孩子,沙漠里的日子被她過得興趣盎然。她騙荷西說粉絲是高山上被凍住成一根根的春雨做的,唬得荷西一愣一愣的,直嚷嚷要去中國大山里采粉絲;她可以穿著淡藍細麻布衣,帽子上別把香菜當頭飾興高采烈地去結婚;她可以很興奮地接受荷西送的駱駝頭骨結婚禮物;她可以用指甲油幫撒哈拉威人補牙洞,灌紅酒給山羊治病,最后竟然都被她這個巫醫治好了;她可以到處看撒哈拉威女人洗澡,看到盡興之處還哈哈大笑,被人發現追著跑,事后還栽贓嫁禍給日本人。我看到了她在物質貧瘠的沙漠生活中,依靠著豐富的精神世界活得多姿多彩。這讓現實生活的我們自慚形穢,物質極其豐富,卻依然苦大仇深,不停抱怨。一切的根源終歸是自己內心世界的貧乏,讓愚昧無知蒙蔽了雙眼。

? ? ? 其中有兩篇最震撼我的文章。《啞奴》這篇散文講的是一個被當地財主壓榨剝削的啞巴黑奴,而三毛不顧當地人的蔑視與警告,和啞奴一家人成了朋友,給他送飯吃,還請他到家里做客。而啞奴也幫三毛修天棚,洗車,收衣服。他們之間沒有貴賤,沒有階級之分,像朋友一般和諧融洽。這樣的關系讓我很觸動,因為我想起我六歲那年在廣州遇到的一個老乞丐,他就站在我家經營的小餐館門口,乞求讓我給他一些客人吃的剩飯剩菜,我很爽快的就答應了。從那以后我每天都會特意留剩飯剩菜給他,媽媽也贊許了我的舉動。而那個老乞丐一段時間以后每天都會帶來一個小玩具給我,玩具不是很干凈,甚至有些味道,我知道那應該是他在垃圾堆里翻了很久才找到的,但我每天都很期待他帶來的玩具。其實不管是誰,只要真心相待,便會得到真心來回應,你待別人的好,別人會記住的,也會用他所認為最友好的方式回饋你,與人為善,便會架起一座信任與依賴的橋。

? ? ?《沙巴軍曹》這是一個關于仇恨與寬松的故事。里面的有一個西班牙沙巴軍曹無名無姓,三毛就叫他軍曹。他恨所有的沙哈拉威人,因為在若干年前他所在的軍營被沙哈拉威人血洗,只剩下他一人,他獨自一個人背負了整個軍營的仇恨幾十年,最后死在了游擊隊的炸彈下,只為了保護他心中的仇人:一群沙哈拉威小孩兒。當我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心中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感動,我覺得他很偉大,在最后一刻他放棄了仇恨。有一句話和大家共勉: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而最高貴的復仇就是寬容。

? ? ? 撒哈拉沙漠,三毛心中那個魂牽夢繞的地方,那里所發生的故事也鐫刻在每一個讀者心中,喚醒我們的流浪情懷。但生活也是故事,故事亦是生活,何故一定要去遠方,就在生活里流浪可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