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貪婪的眼睛望著大海,
我的腳卻緊緊地鎖在大地……
我站在懸崖之巔,天空之上,
卻不能就此向藍天飛去。
不知該反抗還是該屈從,
缺乏死的勇氣和活的勇氣
離上帝很近卻不能祈禱,
想愛,卻沒有愛的能力。
向太陽,我向太陽把手伸出,
我看見蒼白的云織成帳幕……
我覺得我已經知道真理,——
卻不知用什么詞句把它說出。
——《無力》
季娜依達·吉皮烏斯 作
大海以其浩瀚遼闊引發(fā)了抒情主人公無限的遐想,'貪婪的眼睛'傳神地暗示出追求的認真與執(zhí)著。然而,不幸的是,高遠的理想仍然必須忍受腳底現(xiàn)實淤泥的裹脅。有感于此,吉皮烏斯袒露了五組對立的矛盾:我渴望飛升的生活,脫離恐怖的深淵,卻只能像一只“死鷹”似的僵臥在懸崖之上,“選擇”的困難便油然而生,是反抗,還是屈服;是生,還是死,難以尋覓到確定的意義和價值,“我”在冥冥之中感到象征著幸福的上帝近在咫尺,卻不能對之進行通常該做的祈禱;內心深處渴望情愛的溫柔,卻沒有能力付出因獲取而需要的犧牲,詩的末節(jié)如是述說:“朝著太陽長長地伸出手臂/我瞥見了蒼白的云幕--/我仿佛悟出了真理/卻找不到語詞將它說出?!彼鼈冃孤读耸闱橹魅斯顚拥臒o奈:人類這一強壯有力的“太陽”,其憑依的基礎不過是“蒼白的云幕”,而這種脆弱正是其悲劇性的癥結所在…
簡介:
她是俄羅斯“白銀時代”最具個性、最富宗教感的女詩人之一,她的創(chuàng)作被譽為“有著抒情的現(xiàn)代主義整整十五年的歷史”,“仿佛是以濃縮的、有力的語言,借助清晰的、敏感的形象,勾畫出了一顆現(xiàn)代心靈的全部體驗”。 其詩作在展示人類在生命的兩極之間彷徨、猶豫、掙扎的浮懸狀態(tài)的同時,也體現(xiàn)出這位女詩人對存在所抱有的“詩意的永恒渴望”,以及在苦難中咀嚼生活的甜蜜、在絕望中尋覓希望的高傲。
喜歡所以收藏,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