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詩人王績,少有才名,博聞強(qiáng)記。
是遠(yuǎn)近聞名的大才子。
天性放達(dá),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
在朝中做官感嘆:“羅網(wǎng)在天,吾且安之”
覺得職場生活到處是束縛,毅然決定辭官回鄉(xiāng)。
歷經(jīng)三仕三隱的掙扎。
孤身一人回到山中隱居,轉(zhuǎn)眼已經(jīng)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可是這深山里,怎能遇到心儀的姑娘呢?
不如寫首征婚詩,談一下自己的愛情觀。
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興趣及擇妻要求吧。
《未婚山中敘志》
物外知何事,山中無所有。(財產(chǎn)狀況)
風(fēng)鳴靜夜琴,月照芳春酒。(興趣愛好)
直置百年內(nèi),誰論千載后。(人生態(tài)度)
張奉聘賢妻,老萊籍嘉偶。(擇妻標(biāo)準(zhǔn))
孟光儻未嫁,梁鴻正須婦。(期待)
本人王績未婚,隱居山中,對于外面世界一無所知。
除了山中自然風(fēng)光,無車子,無房子,無票子。
我平時生活比較單一。喜歡彈琴,尤其在寧靜的夜里,伴著清風(fēng),享受片刻的寧靜。
還最喜歡喝酒,常舉杯邀月共飲。
我王績對于人生的態(tài)度是這樣的,人生一世不過百年,不必憂心千載之后的事。
開開心心,彈彈曲子,喝點小酒。
不想為世事所累,及時行樂。
張奉這個人是我王績的榜樣。
他隱居時,粗衣惡食,安于貧苦。
太傅想把女兒嫁給他,嫁妝極其豐厚,奴婢陪嫁甚是奢華。
張奉卻看不慣富家女。
妻子嫁過來數(shù)年,張奉視為陌生人。
張奉妻子夠聰明,知道丈夫的用意,便把珍玩撤去,素衣妝飾。
君執(zhí)梁鴻之高潔,妾懷孟光之微志。
最后兩句詩正是王績真正的擇妻標(biāo)準(zhǔn),要有孟光的賢惠品德,還得能猜懂我在想什么。
《后漢書·逸民列傳》記載,梁鴻有高節(jié),名氣很大。
勢家想把女兒嫁給他,梁鴻堅決不娶。
同一個縣孟家有一個女兒孟光,顏值不高,“狀肥丑而黑”三十未嫁。
父母問她原因,原來早就傾心于梁鴻。
梁鴻聽說有人如此仰慕他,于是去孟家下聘禮。
二人成婚后,梁鴻因為孟光涂脂抹粉,衣著華麗,成親七日都不理孟光。
待孟光穿上隱居的衣服后,梁鴻大喜:“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
從此夫婦二人舉案齊眉,成為佳話。
這也就是王績向往的婚姻。
征婚啟事便是希望尋得一位既能欣賞他的興趣愛好,又能有共同人生理想的伴侶。
關(guān)鍵的兩個字就是“懂我”
至于身高相貌,王績的標(biāo)準(zhǔn)是“孟光儻未嫁”。
作詩征婚。
相比古人,現(xiàn)代人似乎無趣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