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聽到“便當”這次詞的時候,我腦海中浮現的是類似于國內盒飯或者外賣的印象,大概是快捷方便,價格低廉,不能指望顏值和營養搭配。但是,在東京住了幾年之后,發現日本的“便當”和中國的“盒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或者說在我的印象中是這樣。
日本的家庭主婦會把給孩子或先生做便當當作一種愛的傳遞,她們不僅會注重營養搭配,而且會盡力把便當做得美觀;東京的很多料理學校設有專門的便當課程,每年甚至還有便當大賽,那些便當達人做出的便當簡直像藝術品一樣漂亮。日本媽媽給孩子做的便當,一般類似于下面這樣的卡通款式。
商業類快捷便當也十分流行。在東京,你隨處能買到顏值和營養都不錯的便當,除了便利店和超市,幾乎每個地鐵站附近都有專門賣便當的商店。便當店的特色各不一樣,價格和檔次也有差別。超市最便宜的便當大概三百多日元,相當于二十塊人民幣左右,而好一點的便當店賣的便當,貴的會在三四千日元,大概兩百人民幣左右。下面這張圖,是日本一家很有歷史的連鎖便當店-京樽-“懷石便當”的價格單,在很多有名的景區都有她們的分店。
除了這些賣完帶走的便當,你可能想不到的是,東京的很多高級餐廳的菜單上也有供客人選擇的便當,這類便當,其實是類似于商務套餐的意思,也是坐在餐廳里享用的。如果你想吃高檔一點的日本料理,但是又沒有時間和耐心等著服務員一道一道的給你端上來,這種就是最佳選擇了。很多五星級酒店,和高端商務區寫字樓里面的餐廳就有這種便當。那次在凱越酒店餐廳的菜單上,看到“便當”這兩個字時,覺得好意外,但在看到實物后,我覺得,我應該重新定義自己心目中“便當”那兩個字的含義,把“便當”和“盒飯”在中國的屌絲印象劃清界限:)。高級餐廳的便當,往往長下面這個樣子,你會不會和我一樣對便當刮目相看了呢?
我眼中的日本便當,不僅營養美觀,可以傳遞家人的溫暖和愛,有時候,也代表著朋友間的快樂回憶。比如櫻花盛開的季節,幾個朋友在櫻花樹下鋪一張藍色的野餐墊,一起打開便當,邊吃邊賞櫻花,談笑風生,只是看著她們都覺得浪漫而美好。還有一次滑雪季,在新干線上,看到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相對而坐,其中一個漂亮的女孩子打開便當盒之前,雙手合十說一句我要開動了的日語,然后打開了可能是自己做的便當,旁邊幾位朋友在便當盒打開的瞬間,異口同聲又興奮的說:哇!漂亮!幾個朋友有說有笑的吃著便當,襯托著她們年輕笑臉的,是新干線列車的窗外,放電影一樣,一幕一幕變換著的大自然的冬季美景。因為當時被她們的快樂所感染,所以這場景,今天想起來都還記憶猶新,在吃便當的人心中,應該也會留下快樂的回憶吧。
以前聽朋友說,她兒子在日本幼兒園不好意思打開自己的便當盒,因為覺得自己的便當和其他小朋友的比起來太過普通。所以,當女兒最初轉到日本幼兒園的時候,我聽說每周要給孩子做一次便當,感覺很有壓力,不知道在那小小的便當盒里怎樣做到營養美味又有顏值。因為有壓力,所以比較努力的花了很多心思去網上和圖書館的書上找靈感,每周都爭取給女兒做不一樣的卡通便當,一年的時間里做了大概三四十個不同的樣式。有一次,女兒跟我說:媽媽,我覺得我的便當是我們班上最漂亮最美味的,謝謝你每次都給我做那么好!那時真的好感動,因為自己的那份堅持,女兒感受到了媽媽的用心和愛。
下面是我做的雪人便當,做法分享給大家
其實,大家看圖就應該知道了。先用白米飯捏幾個不同大小的圓或橢圓,拼成雪人的身體。五官和扣子是用海苔剪的,白眼珠和牙齒用的是夾三明治的片狀奶酪,雪人的手我用了黃瓜皮:)我一般會在盒子底部墊一片生菜葉子,這樣不僅讓便當看起來更有生氣,而且也能讓孩子多吃一片菜葉:)。最頂部是煎的一塊三文魚,右上角是用培根卷的黃瓜和胡蘿卜條,再配上兩朵西蘭花和一個小番茄,盒子剛好放滿,有葷有素,有紅又綠,看上去還不錯吧!
小貼士:便當盒里放的西蘭花,我一般會用開水燙熟,然后用醬油和小麻油拌一下,這樣不僅不會影響西蘭花的外觀,味道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