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0月29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講求科學方法,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黨員干部作為改革任務的具體執行者,更要勇擔改革重任,以求變之勇、識變之智、應變之方奮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 ?? ?? 第一重門—破思想之"冰"。只有思想上解除束縛,行動上才能放開手腳,拿著“舊船票”永遠登不上新時代的“客船”。特別是改革進入深水區,如果思想不解放,就很難從根本上看清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癥結矛盾,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和著力點。要打破思維定式,跳出改革看改革,少說“不行”,多想“怎么能行”,深刻理解改革的總體目標、主攻方向、重點任務、方法路徑,在把握規律中審時度勢,在吃透政策中尋找發展機遇,在落實要求中找準解決對策,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在破立并舉的辯證統一中不斷向前。要強化系統思維,加強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善于統籌各方面、各要素,形成合力,從整體上提升改革實效。
? ? ? ?第二重門—提履職之"能"。能力是干事的基礎。改革開放越往縱深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復雜,需要黨員干部不斷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如果知識儲備不足、眼界格局不寬、本領能力不強,就很難擔起改革的重任。要加強政治淬煉、專業訓練和時間鍛煉,在深學細悟改革要求中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避免工作中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點,陷入事務主義;要要保持“業精于勤荒于嬉”的清醒認識,主動加快知識體系更新,突出堅持知行合一,向書本求知、向實踐求教、向群眾問計、向專家問策,多到矛盾多、問題多的地方了解社情民意,積極用新思維、新思路和新方法去分析、解決問題,推動各項改革措施精準落地。
? ? ? ??第三重門—突行動之"圍"。良弓在手,貴在速發。面對改革發展難題時,有的黨員干部存在嚴重的“等靠思想”,靠著領導作指示,坐等別人出經驗,導致工作停滯不前。行動是最好的執行力。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已經繪就,唯有苦干實干,才能將“藍圖”變成“實景圖”。要有“出頭鳥”精神,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和魄力直面改革發展難題,破“中阻梗”、啃“硬骨頭”,在敢闖敢試中開辟發展新局面。全面深化改革,因地制宜是良方、實事求是是妙藥。要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處理好當前和長遠的關系,科學制定規劃,列出符合地區改革實際的路線圖、時間表,使改革更加精準地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確保干一件成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