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閱讀了一本書籍《人生效率手冊》,一個星期之前就已經看完了。再次學習,是因為里面有一些很值得再探究的點,需要再次翻閱并做好相應的筆記。最重要的是,對照自身加以完善,并付諸于實踐。
這本書共分為六個部分:人生目標、高效學習、時間管理、修煉你的硬本領、高效者工具以及自我管理體系。
接下來,我將以“人生效率體系”為切入點,結合自己的理解,分享書中對我觸動最深的三點體會,希望能夠對大家有幫助。
在具體分享三點體會之前,我們首先得明確,什么叫做人生效率體系,它具體內涵包括哪些。
只有明確一個東西是什么,我們才能進一步研究它。
首先,人生效率體系是一個通過輸入和自我管理,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和單位時間應用率,然后通過輸出最終達到目標的過程。也可以理解為知識的內化能力。
其次,人生效率體系由三個方面組成。
第一個方面:知識管理(輸入),具體包括閱讀、以人為師、行業會議/培訓班、行走有力量
第二個方面:思維管理(輸出),具體包括寫作、實踐、演說。
第三個方面:自我管理,具體包括時間管理、目標管理、效率管理、精力管理
這三個方面相輔相成,共同構建了一套完整的人生效率體系。
2.
接下來,以這三個方面為基礎,選擇一些對我很有觸動的點和大家進行分享。
(一)知識管理
首先,在知識管理中,我比較有感觸的一點是閱讀。
可能是因為我平時不太喜歡和別人說太多,所以每當在某方面有疑問時,我一般會采取兩種方式。
一種是觀察,觀察那些比我在這方面做得好的人他們是怎么做的;另一種就是閱讀。
每個月,我都會花好幾百塊錢在當當網上買一些書籍。然后,利用早起一個小時去閱讀。
在很大程度上,閱讀幫我解決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比如如何在戀愛中和男朋友更好的相處、如何閱讀一本書籍。
當初也是基于對學習效率方面的困惑,開始閱讀相關書籍,《人生效率手冊》就是其中一本。
最近,我會收到一些讀者留言,不知道讀什么書。那我在這里就會說,你覺得自己哪方面不足,就去找相應的書籍來閱讀。
閱讀是一個可以讓人沉下心來反思自我的過程,同時,也是最劃算的自我投資的方式。
相比于那些動輒上千的培訓費用,對于目前還是學生身份的我而言,閱讀是既經濟又高回報的成長投資。
除了閱讀,書中還有一個點對我觸動也很深:區分精學與泛學。
作者提出,有目標的人能夠清晰地區分出什么是精學,什么是泛學。前者令他們始終走在通往目標的道路上,后者則令他們踏出的每一步都更加堅定。他們合理分配時間,用最精華的時間去深入鉆研精學,用閑暇和碎片時間去泛學。
泛學的目標是讓自己成為通才,追求的是知識的寬度。
比如說,學習好英語,我們不僅需要在聽、說、讀 、寫、譯這五大領域都能精通,而且還要擁有一定的底蘊以及文化素養,比如對西方世界的文學、生活、歷史和文化知識等有所了解。
就是說,在精學核心技能的同時,需圍繞核心技能建立一套泛學系統。
可我們發現,現實情況往往是,很多人要學的東西太多,恨不得把所有想學的東西都一下子學會。
結果,不僅每天感覺時間不夠用,而且身心疲憊,導致中途放棄。
所以,當你有很多東西想學習時,建議先選出一項核心技能或者最想學的,之后再圍繞核心技能發展一兩項輔助技能,利用閑暇時間進行泛學。
有條有理、井然有序的安排自己的學習規劃,慢慢地就會出成效。
(二)思維管理—遷移式的學習能力
知識不僅僅需要大量的輸入,更需要適時的輸出。輸入與輸出相結合,才能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光學不會用,那就真的會變成人們口中所說的“死讀書”。
在這里,結合自己歷來的學習體會,我認為無論是輸入還是輸出,最重要的一項能力,是遷移式的學習能力。
比如,從某一單個方面來說,你閱讀一本書籍,可以通過里面的一個知識點聯想到其他書籍里的相關知識,形成自己獨特的知識體系;
從更廣泛的方面來說,你可以將所見、所學、所聽到的信息,有選擇性的加以整合,運用到對自己有用的地方。
另外,無論知識管理還是思維管理,都可以將它們融匯貫通,進行遷移整合并付諸實踐。
導師曾經對我說過一句話:學理論最重要的是,各種不同的理論遷移的能力。
就是說,將各理論家提出的理論加以整合運用,形成自己獨特且穩固的理論體系,為己所用。
3.
(三)目標管理
很多人的目標之所以不能實現,如果不是因為不切實際,那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目標管理做得不到位。
在目標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目標的分解能力,將一個大的目標分解為可實施的小的目標。
舉一個自己生活中的例子。
我曾經花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拿到了駕照,整個學習過程我是這樣做的:
首先,明確自己有多少時間能夠用于駕照學習。
其次,詳細了解具體的駕照考試科目有哪些,每門科目具體要達到什么標準才可以過關。
最后,根據自己的時間以及考試的科目,和教練溝通,制定學習方案。
很多人會說,我也是這樣做的呀,但駕照還是考了好多次。那我再細分一下,分享自己學習駕照的具體學習方案。
首先,我規定自己必須在一個月內拿到駕照,這就需要在這一個月內大量的練習。
大家都知道,練車不僅僅是自己有時間,而是配合教練以及其他學員的練車時間才行。
所以,和教練溝通之后,我確定自己的練車時間從早上七點開始。七點到十點,這一段時間幾乎沒有學員會來打擾。一周七天,周六周日練車的人會特別多。所以,我會把重心放在周一到周五。
其次,我根據總的練習時間,分配好每門科目具體練習的時間,這個時間要具體到天數。
教練說,練車除了掌握基本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熟練,而熟練是建立在多次反復練習的基礎上。
所以,那時我規定自己每個動作要練習最少200遍;然后,將具體需要練習的次數分配到每天需要練習多少遍當中。
雖然只有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但基本上科目二科目三考試的每個動作我都練過不止200遍。
最后的結果是,科目二科目三以滿分通過。
所以,做任何事情,目標管理非常重要,而目標管理當中,學會分解目標尤為重要。
4.
以上,我從知識管理、思維管理—遷移式的學習能力、目標管理等方面分享了一些自己的讀書體會。
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這也是我一直堅信的:
學會一步步安排自己的生活,腳踏實地地去努力,你所追求的都會一一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