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是沖著騷當(dāng)?shù)?Lost Stars 去看的這部電影,我呢,我就不一樣了,我是沖著它的好評去的。
看封面以為是部愛情片,其實更多的應(yīng)該是關(guān)于個人的獨立和成長吧。
影片是以三位不同的人物為第一人稱穿插展開的,在小酒吧里,胖胖的駐唱歌手希望他的一位女性朋友能夠上臺唱一首歌。也就是這部影片的女主:格雷塔。
多次邀請之下,格雷塔抱著一把木吉他緩緩唱了一首自己編的歌曲:《A Step You Can‘t Take Back》
你發(fā)現(xiàn)自己在地鐵里
當(dāng)你的世界在包裝下 隨身攜帶
一切似乎看起來很完美
你意識到這就是你生命的終結(jié)
意義也就如此
火車在軌道上奔馳而來
帶走傷痛只剩下一片黑
最后的行動你準(zhǔn)備好了嗎
……
一曲畢,掌聲響起。鏡頭切換,對在了一位一臉欣喜,滿是絡(luò)腮胡子的大叔臉上。
影片的男主人公:丹 ,是一位人到中年的大叔,非常有名的音樂制作人,如今卻工作家庭雙雙不順。
事業(yè)上,身為一位音樂制作人,卻一直找不到自己滿意的歌手,并對公司的伙伴毒舌加嘴炮,以至于順理成章的被炒了魷魚。家庭上,和妻子分居,和女兒的關(guān)系也處不好,送女兒回家,和前妻又是一頓吵。
影片便以這樣亂糟糟的生活開始,落魄又醉醺醺的丹在外面晃悠了一天,傍晚來到了一家小酒吧,繼續(xù)喝酒買醉,卻無意間與在音樂上才華橫溢的格雷塔相遇。
一把吉他,干凈的女聲,緩慢的曲調(diào),正好迎合了影片的開始,丹在車?yán)锫燙D的時候說的:“隨便來點什么,只要簡簡單單的就好。”
女主唱完下臺,丹走上前去:“我想給你出一張專輯。”
很顯然的,格雷塔拒絕了他。突然碰上這樣一個陌生人,要多奇怪有多奇怪。
“你真的是一個音樂制作人嗎,你看起來更像一個無家可歸的人。”
“我喜歡我的歌,誰在乎他們聽不聽得懂。”
“我又不是歌手,我只是偶爾寫點歌。”
“我覺得音樂是用耳朵聽的,而不是眼睛看的。”
她一一反駁丹的觀點,最后說了句,謝謝。
其實從這里已不難看出,女主對名利毫無興趣。她將自己對音樂的喜愛埋藏的很深,不愿意袒露,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談吐間就像有一層隱形盔甲,一看就是有故事的女同學(xué)。
格雷塔是一位英國的姑娘,并且是隨男友來到的美國,男友是一位挺有名氣的歌手,其實他唱的比較火的歌都是女主寫的,并且男友總會將她的歌曲風(fēng)格整個改掉,男友的歌歡快,瘋狂,節(jié)奏感強,充滿激情,甚至歇斯底里,與女主的創(chuàng)作初衷截然相反。
其實在歌曲的表達上,就可以看出他們的不合,但是這時候的女主從來不會說什么,就像是嫁雞隨雞一樣,她默默寫歌,從不想要宣揚自己,不想出名不追名利,沒有多少人認(rèn)識她,“我喜歡我的歌,誰在乎他們聽不聽得懂。”只是跟著男友世界巡回演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愛著自己所愛的人。
多少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這時的格雷塔扮演的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將自己的所有,包括音樂上的才華都交給了男友。
那首著名的Lost Stars 便是在圣誕節(jié)時以女主送給男友的圣誕禮物出場。
“我不知道它是否與你有關(guān),但這首歌一定是為你而寫。” 格雷塔說。
可是,天有不測風(fēng)云,男友出軌了,是的,萬千少女喜歡的騷當(dāng)演的是一位渣男,哈哈哈……嗝。
就這樣,格雷塔離開男友家,搬到了朋友的住處,就是影片開頭在酒吧駐唱的那位胖胖的伙伴史蒂夫。
從此,男友平步青云,越來越紅,而格雷塔,卻開始流離失所,郁郁寡歡。
鏡頭又回到了那間小酒吧,本只想坐在旁邊的沙發(fā)上靜靜聽歌的格雷塔,竟被邀請上臺唱了一首歌。
影片到了這一刻,每個人都處在他們的人生低谷處,還沒從失戀陰影中走出來的格雷塔,只身一人來到紐約唱歌的史蒂夫,事業(yè)家庭都不順的丹……
但生活從來不會把每個人都逼上絕路,也就是在這一刻,伯樂終遇好馬。
從酒吧出來,丹繼續(xù)糾纏著格雷塔不放。
格雷塔:“我已經(jīng)厭倦了這座城市,我想回英國了。”
丹:“為什么不多呆一天,你回到家還不是一樣悶悶不樂。”
對呀,回到老家還是悶悶不樂。
在大城市奔波的少年,多少人是懷揣著夢想來的,又有多少人在風(fēng)華正茂時躍躍欲試,滿腔熱血,卻終在若干年后的一個深夜,在一碗泡面里,在一間狹小的出租屋里將那些激情消失殆盡。
如果在最郁郁不得志的時候回去,回到老家依然不開心吧。機會就在眼前,為什么不多留一天,為什么不在這座城市多哭一天呢?
第二天,格雷塔便和丹合作了。
不同的是,他們不是在錄影棚里錄制專輯,而是在紐約的街道邊,樓頂上,小巷里,垃圾桶旁,地鐵里,小木船上……
它們走遍了紐約,在紐約大大小小的角落里留下了屬于他們的聲音。自由、任性、瘋狂。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為了同一個目標(biāo)而努力,而這個目標(biāo)對大部分人來說有些不可思議。
在錄制唱片的這段時間里,格雷塔還順便幫丹解決了家庭上的問題。女生一向都很八卦,特別是對于自己比較在乎的人,她們理所當(dāng)然的認(rèn)為自己應(yīng)該幫助自己的朋友。
她和丹的女兒成了朋友,并成功的讓丹向她述說了他和他前妻之間不想回顧的往事。
他們帶著耳機,聽著同樣的歌,在街上唱歌跳舞,在路邊的長椅上談天說地。
有一種關(guān)系,比朋友更深一層,但也不是愛情。他們之間并不是說真的沒有產(chǎn)生那種感情。在紐約深夜的街頭,他們手牽著手回家,關(guān)上門時的那個對視,大概只有情人之間會有。
一切都順利成章,脫衣、接吻,兩個互相欣賞的人,怎么不會互生情愫?
可是別忘了,格雷塔是住在她那個朋友的家里呀哈哈哈(不知道為什么,一旦看見別人好事未成,我就十分高興,身為FFF團的成員,我應(yīng)不辱使命!)
好在他們還停留在對視的時候,那位胖胖的朋友便及時的從桌子后面蹦了出來:“嘿,伙計們。”
氣氛一度十分尷尬。
一天天過去,專輯錄制終有結(jié)束,大家在房間里唱歌跳舞。深夜,人群散去,格雷塔將他們送到門口,看著丹帶著妻子女兒坐上汽車,氣氛突然有些寂寥,狂歡過后的落差不知道有幾個人能受得了,特別是每個人都有他的伴侶,而你始終是一個人。
這種孤獨,就像我興致勃勃的花了好長時間做了一頓飯,飯很好吃,但是沒人知道,我把它端上桌,一個人一邊看著電影,一邊吃著飯,只用了十分鐘便吃完了,然后看著剩下的碗筷,想著忙了一下午的時間,突然就會有些落寞。也許這就是大多數(shù)人都喜歡酩酊大醉,一直喝到第二天天亮才罷休的原因吧。
她掏出手機,給前男友回復(fù)了一條消息:“混蛋,我們見個面吧。”
有些人很容易就忘掉了,有些人,還真沒那么容易忘掉。當(dāng)格雷塔猶豫再三還是決定見面時,當(dāng)格雷塔試探他和他女友的情況時,其實真的,還是余情未了吧。
他們相互討論各自在音樂上的發(fā)展,男友希望格雷塔能夠繼續(xù)幫助他,但很明顯的,他們彼此的意見實在不合,格雷塔創(chuàng)作的 Lost Stars 也許更像民謠,或者說,美國的鄉(xiāng)村音樂,聲音干凈純粹,安靜內(nèi)斂,讓人靜靜的聽著,聽到心里去。而男友的曲風(fēng),似乎更符合商業(yè)的性質(zhì),狂躁,奔放,假音變換起伏,讓聽歌的人心情澎湃,為之沸騰瘋狂。
他演繹的歌曲適合一群人的狂歡,他要的是歡呼,尖叫,為他鼓掌。而這明顯違背了這首歌的初衷和本意,而她,還是那句話:“我喜歡我的歌,誰在乎他們聽不聽得懂。”
丹討厭這樣的歌,所以他的事業(yè)屢屢受挫,格雷塔也是,所以她和男友終歸不是一路人。
她說:“別,別這樣,就像音樂商業(yè)夫婦,知道嗎,爭論我們的……專輯。”
最后男友邀請她去看他的演唱會,希望用行動來證明,也許男友會在演唱會上唱出她喜歡的那個最初的版本。
她去了。
面對前男友的挽留,也許她心里還存有一絲期待,她站在演唱會的后門口,聽著他的口中屬于他們的歌。
她笑了,哭了,然后走了……
尖叫,歡呼,雀躍,揚起的手臂,人群的顫動和現(xiàn)場的沸騰。她的男友,最終還是選擇了迎合市場。
格雷塔的失望盡在臉上。
她騎著單車,在這座城市游蕩,她看見丹和前妻在街邊的長椅上接吻談笑,她也漸漸露出笑容,即使眼里滿是淚水,但這種欣慰卻是從心里發(fā)出的,想想她的前男友,這何嘗不是一種解脫?
三觀不合的人怎么在一起,彼此相愛又如何?只是以前的她一直在遷就,而人,總是在一次一次的挫折中變得慢慢成熟了,慢慢的知道了自己最想要的東西。
格雷塔沒有和大叔在一起,也沒有和前男友在一起,在偌大的紐約,她依然是一個人,我覺得這也許是個很好的結(jié)局。
她將她的專輯在網(wǎng)上以1元錢的價格出版。像一位獨立音樂人那樣,不需要唱片公司的包裝,將商業(yè)上的約束拒之門外。真正唱自己想唱的歌,做自己想做的事,至于成不成名,就隨它去吧。
世界很浮夸,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如何不忘初心?
我還是很喜歡那句臺詞:“我喜歡我的歌,誰在乎他們聽不聽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