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愛你
媽媽我愛你
“媽媽,我想在家自己畫畫。”兒子二年級的一天在家吃完飯時在飯桌上說。
學校美術組剛剛通知兒子進入國畫特長班學習才一周啊。我本能的反應是兒子畫的不好,老師不讓他畫了。
兒子咯吱咯吱地咀嚼著花生米一臉的淡定,還不時抬眼瞟我一下。
“怎么……”
我不好意也不想飯桌上掃孩子的興,因為見慣了我閨蜜在飯桌上對孩子不分清紅皂白的數落孩子,我跟沒事似的安撫了兒子一句。
“在家里畫一樣。“
兒子沒有在做聲。
安靜的夜,這一頓晚飯吃的怎么也不愉快。
一邊嘩嘩的流水聲伴隨著兒子洗漱的聲音;一邊嘩嘩的流水聲伴隨著我洗完的聲音。
這天都過了夜怎么這難過啊,我極力管住我的情緒。
“媽媽,畫畫老師講課的內容我一點都看不到,我要是擠到前面后面的同學就看不到老師調色了。”
終于兒子擦了擦嘴角的牙膏沫向我這邊探頭說了一句。
“我在家里畫,看網上視頻學調色,媽媽,你相信我。”
緊接著兒子在我臉上親了一下,我的郁悶情緒頓時被這口稚嫩的熱吻感化了。我放下手中的抹布,在圍裙上擦了擦手蹲下身子一把把兒子摟進懷里。
“寶貝,你的想法媽媽支持,媽媽希望你開心就好。”我親了親兒子臉頰說。
“媽媽,你不生氣了?”
“我沒有啊!”我松開兒子攤開雙手說。
我想此刻氣氛最合適,就稀泥糊墻敷衍過去了。 ? 兒子有站在椅子上給我錘了錘背,這是一貫兒子安撫我情緒的做法,就這樣國畫班不上了,家里從此就成了兒子的“畫室”。
轉眼兒子已經五年級了,畫畫一直堅持著,就和吃飯睡覺一樣是他每天必須經歷的事情。而且畫的畫越來越好。
由此經歷我總結出一個道理,家長在孩子選擇興趣班問題上一定要尊從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樣做的收獲是功倍事半;否則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