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過年總被指責沒有年味,理由很多:比如越來越多地方不能燃放煙花爆竹,比如對大吃大喝越發沒興趣,比如逼婚逼生的煩惱,等等,不一而足。
不去評議上述論斷正確與否,只回味一下剛過去的除夕:27人,老婆的外公外婆家,能到的悉數到場,老慣例,老的一桌小的一桌(都是40左右的,應該是中的了,但老慣例不改),再小的幾乎坐不下了,于是在小的這桌邊上又拼了一張小方桌,基本坐著不擠。
然后就開吃了,菜還是往年幾個傳統菜,即使吃多了外面的山珍海味,卻依然令人胃口大開。另外一桌觥籌交錯傳來,一如以往般熱鬧。而我們呢,一位博導,一位國企支部書記,一位援疆名醫,一位電視臺骨干,一位私企CEO,一位國企技術骨干,一位幼兒園老師,一位警察,一位海關骨干中層,一位辦公室主任,都不是省油的燈,也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可勁地發光發熱。在這個親密無間的家庭里,大家都放開,互吹互捧有之,互相揶揄有之,互敬互灌有之,互助共伐有之,自黑自罰亦有之,高潮一波又一波。
在這個少了許多名利斗爭的場合,自家人的狂歡,在大家越來越忙的今天,也只有過年這個特殊的日子能夠湊得這么齊整,老的用心準備,小的盡情狂歡。我想這種親人歡聚的親情味,才是真正的年味,我喜歡這年味。
最后,今年平湖主城區不能放煙花,略有小遺憾,也讓我少去初一一大早被吵醒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