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斤,這簡直不可思議”,大約2個月前,我看著體重秤上的數字,似乎有點不相信這就是自己的體重。還記得3年前大學畢業時只有130斤啊。想想我現在每天拖著自己肥肉行走的樣子,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工作之后體重猛增,再加上經常性加班以及周末應酬,身體也似乎越來越差,一次與朋友爬山還沒到一半已經累到氣喘吁吁。更糟糕的是,至今還沒有女朋友,這身材也活該沒女朋友。
“趕緊滾去減肥吧,現在就去!”這個念頭突然間如此強烈。
剛開始真是痛苦的過程,每天完成5公里的計劃,每次回家的路上都會后腦勺發麻。我還在疑惑怎么會這樣,百度后才知道這種現象是強烈運動后大腦供血不足所致,是體制較差的表現。這太可怕了。當自己真正運動時居然才發現這個問題!
當你走出舒適區時,有一個手總是拉著讓你回去!當我堅持了一周后,惰性又回來了,每天下班之后如此疲勞,一想到回去還要換上運動衣和跑鞋,走10分鐘去健身房,身體和心理都產生極大抗拒。好幾天都不去跑步了。可是我就這樣臣服于肥肉?
這次我要給自己定個目標,每天跑步最好堅持40分鐘,最低要求是30分鐘。且完成第一個21天后可以買一個運動耳機。還考慮到,回家后才準備去跑步,增加了我放棄跑步的概率。于是決定是每天下班后直接去健身房。
奇跡也真的就這樣出現了,對運動輕易放棄的我,居然能夠堅持了55天,體重減了18斤。知乎有個關于健身的回答提到,健身幾乎是唯一一項付出與收獲完全成正比的事。
報名參加了弗蘭克寫作營,對我這段減肥策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果想完成一件事情或是引導他人做一件事,需要考慮:
1、給理性腦一個清晰的目標。比如每天5公里,首先堅持21天。
2、給感性腦一個誘惑的理由。比如21天后會有一個運動耳機
3、給出一個行動路徑。比如每天下班后直接去健身房。
有強烈的動機,再加上三個策略。55天減肥18斤,這個真的不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