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千年世界美術史, 天才、大師多如天上的繁星,像梵高、倫勃朗、卡拉瓦喬這樣堪稱悲劇人物的不在少數。 究其原因, 凡大才者多放曠, 所以名垂青史又一生順利的反而不多。
彼得·保羅·魯本斯(1577-1640)是16-17世紀偉大的巴洛克繪畫大師,也是佛蘭德斯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很多人不知道,他還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外交家, 沒有之一。
除了畫家和外交家,再給他貼幾個標簽:虔誠的天主教徒、爵士、白胖子、陽光燦爛。(白胖子和陽光燦爛是什么鬼?!看完你就明白了)
而他最重要的一個標簽應該是:人生贏家。
他的籍貫很少有人能介紹清楚。有人說是比利時, 有人說是德國,還有說荷蘭、西班牙的。其實,確切的稱謂是“佛蘭德斯畫家”。 佛蘭德斯是一個讓無數歷史老師發了神經病的地方, 因為這個地方不斷地變換形狀、更迭名稱和統治者, 很少有人能說清這個地方的前世今生。它主要在現在的比利時西部,亦包括法國北部和荷蘭南部的一部分。人口主要是佛拉芒人,說荷蘭語(又稱“佛拉芒語”), “佛蘭德斯”在荷蘭語里就是“低洼之地”的意思。而”荷蘭“”尼德蘭“也都是“低洼之地”的意思。在魯本斯的時代, 這里隔著法國歸西班牙管轄。
這個地方不大, 在世界美術史上卻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用蓖麻油調和顏料的油畫畫法最早從這里產生,傳到了南方意大利,有了這種技法,達芬奇、拉斐爾這樣的大師才得以徹底完成了從房頂、墻面裝修工到一代宗師的轉變。在這片土地及其周邊, 先后涌現了凡.艾克,勃魯蓋爾,魯本斯,倫勃朗, 梵高,維米爾,瑪格麗特等一代又一代大師。
魯本斯的老爸,讓.魯本斯是一名佛蘭德斯地區安特衛普信奉新教的律師。他早年在意大利受教育,成年以后決定信奉新教。為了逃避阿爾瓦公爵的宗教迫害,在1568年他逃到信奉新教的德國(神圣羅馬帝國)一個叫做錫根的城市。
在這里,老魯本斯結識了后來成為尼德蘭統治者奧蘭治威廉一世第二任妻子的安娜, 成為了她的法律顧問。本來是律師和客戶的業務關系, 兩個人一不小心給升級了一下,發展成了情人關系。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動了王的女人,老魯本斯因緋聞而入獄。
在1577年,彼得·保羅·魯本斯在錫根出生了。風流老爸去世后,12歲的魯本斯跟隨母親回到了西班牙統治下的家鄉安特衛普,并在那里接受了天主教洗禮。魯本斯后來成為著名的天主教反宗教改革畫家,對他的老爹完成了宗教信仰上的復辟。
少年時期的魯本斯在一個伯爵夫人家里做侍童,得到了非常正統的貴族教育。身處多國環繞的佛蘭德斯,在德國度過了童年,加上良好的教育,魯本斯小小年紀就精通拉丁語,德語,荷蘭(佛拉芒)語,法語, 意大利語,英語等多種語言。據說魯本斯11歲的時候會說7國語言,成年后可以用5種不同語言書寫。
雞娃的同學們請不要再盯著清華、北大、哈、耶、普了。進了北大的也有去養豬的,說脫口秀的,還有去傳達室看門的。不如直接參照一下大師的成才軌跡:如果你的娃要成為魯本斯這樣的人生贏家, 那11歲以前一定要先上好補習班, 把7種外語學好,千萬不要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魯本斯會這么多語言, 簡直就是個訊飛翻譯機。這樣的人不當聯合國同聲翻譯真是可惜了。可是因為那時候聯合國還沒有成立,他決定先當一個畫家。1592年開始,他的母親給他找了當時好幾位名師做他的老師。而他也沒有辜負期望,在1598年21歲時就獲準加入安特衛普畫家公會,成為了一名職業畫家。
在1600年,那位伯爵夫人, 也就是魯本斯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 把23歲的他送往意大利, 并把曼托瓦公國公爵介紹給他。公爵成了魯本斯生命中第二個貴人。
畫外音:即使是天才, 也需要努力。即使努力了, 還需要貴人。有了貴人, 還要有運氣。古今中外多少遇到貴人的天才,最后還不是非常努力地一把好牌打成了相公。所謂沉舟側畔千帆過,天生廢柴必有用。
像魯本斯這樣天生的人生贏家,自然不會讓人為他擔心。對他來講,成功的路千萬條。平坦的人生路上,貴人也是一個接著一個,排隊為他超贊助力,魯本斯想不成功簡直就是不可能。
魯本斯投奔的曼托瓦公爵頗有洛倫左.美第齊之風, 他非常喜歡魯本斯,遂無欲無求資助他游歷意大利。 在這個期間,魯本斯零距離接觸大師們的濕壁畫, 特別學習了米開朗基羅等大師對人物和肌肉的塑造,威尼斯畫派大師們對顏色和光影的追求,卡拉瓦喬對沖突和戲劇性的描繪方法,還有拉斐爾堪稱完美的筆觸。觀摩和臨摹中,魯本斯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公爵發現了魯本斯驚人的語言天賦,將他提拔他為大使。魯本斯的斜杠青年生涯也華麗地開始了。他對公爵知恩圖報, 還經常代表公爵出訪。在出訪期間,他不但以超高的情商讓各國王公名流為之傾倒,還為當地權貴畫肖像,外交使命圓滿完成同時也聲名遠揚。《萊爾馬公爵騎馬像》就是這樣一幅“油畫外交”的代表作。一時間, 各國達官顯貴都以能請到魯本斯畫像為榮。
在1608年,遠方傳來母親病重的噩耗,魯本斯立即返回了安特衛普,后來再也沒有返回意大利。
他在這些年他的藝術生涯早期的作品還有《圣海倫娜》、《上十字架》、《下十字架》、《基督戴荊冠》等等,都帶有明顯的文藝復興時期大師們的特點。
這幅《上十字架》,巴洛克畫作標志性的對角線構圖已經出現。相對于文藝復興時期穩定的三角形構圖,這種構圖方式使畫面充滿了戲劇性的動感。米開朗基羅式的繃緊的肌肉顯示出力量和沖突, 而提香式的光線和色彩讓這個畫面具有史詩般動人心魄的力量。
回到安特衛普,1609年,32歲的魯本斯偶遇了美麗的18歲的伊莎貝拉(1591-1626), 正所謂“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人墜入愛河,在安特衛普舉行了婚禮。
這段婚姻美滿幸福,一直持續了16年。伊莎貝拉生下了兩兒一女。人生贏家魯本斯的事業穩步上升。
先是工作室發揚壯大, 佳作不斷。人數最多的時候有據說有上百名畫家為魯本斯的畫室工作, 到現在流傳下來署名魯本斯的作品多達兩千多幅。
魯本斯在1622-1625年之間完成了他的系列巨作, 《瑪麗.德.美第奇的一生》(Marie de' Medici cycle)二十四張組畫(多數現存于法國盧浮宮)。最有名的一張, 《瑪麗皇后在馬賽港登陸》也位列世界100幅名畫之列,藏于德國慕尼黑美術館。
瑪麗.美第齊是美第奇家族乃至歐洲史上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爭議的人物。她是法王亨利四世的王后, 是路易十三的親媽, 亨利被暗殺以后一度攝政,后來又和路易十三母子反目遭到流放。可以說如果沒有她,法蘭西的歷史注定是另一個樣子,我們今天就有可能喝不到路易十三人頭馬,路易十四也許也不會穿上高跟鞋,那后來路易十六沒準也不用上斷頭臺,甚至連拿破侖的命運都會因為蝴蝶效應而改寫!
魯本斯用二十四張巨作記錄了她的主要生平,每一幅都是寓意深遠,畫作里蘊含著當時歐洲外交和政治密碼本。這也是油畫外交的一個重要案例。
《瑪麗皇后在馬賽港登陸》這一幅畫半寫實、半神話,將真實事件融入虛幻的世界,請來了天使接客,神明也來歡慶佛羅倫薩公主和法國國王的聯姻。這幅作品對比強烈, 顏色艷麗,線條流動,充滿戲劇性和動感,洋溢出富麗堂皇, 華美燦爛的主旋律調性。
魯本斯在1621年至1630年間,先后接受佛蘭德斯伊莎貝拉大公爵夫人和統治佛蘭德斯的西班牙王室委以的外交重任。斜杠青年的外交才能得以充分展示。魯本斯最著名的外交成就,就是成功的為西班牙和英國締結了友好關系,油畫外交也被他發展到了極致。他的巨作,被后人列入100幅必須了解的世界名畫之一的《和平與戰爭》,也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
1629年,西班牙和英國的和平談判陷入僵局。作為西班牙談判代表的魯本斯知道英王查理一世熱愛藝術, 就繪制了這幅巨作:戰神被智慧之神雅典娜推離戰場,并被其他女神引導著離開。戰爭的陰影消散以后,孩子們在嬉戲,和平女神無憂無慮地哺育著嬰兒,連兇猛的豹子也撒嬌打滾兒變成了Hello Kitty。畜牧之神則送來了象征和平和豐收的超豪華水果籃。
這幅畫最終感動了查理一世。雙方簽訂了合約,魯本斯也空前絕后地同時被西班牙和英國授予了爵士爵位。兩國的國王也都是魯本斯的大客戶,西班牙國王菲力浦四世在魯本斯那里定制了超過150幅畫作,英王查理一世則委托他為倫敦的宮廷白廳做了一幅題為祝福和平的天頂畫,還聘請了魯本斯最好的學生凡·戴克為首席宮廷畫師。
魯本斯本人非常喜歡外交這項工作,他說:“畫畫是我的職業,當大使是我的愛好。”他把兩樣都做到了極致。你不能把他稱為最會畫畫的外交官。在他的時代, 他是毫無爭議的最好的外交家, 也是最好的繪畫大師,沒有之一。功高至封爵的畫家, 西方藝術史上也是鳳毛麟角。
在1626年, 魯本斯完成瑪麗王后系列巨作到達人生巔峰后不久,白富美妻子伊莎貝拉不幸染上瘟疫離世了, 享年34歲。魯本斯遇到了難得的人生低谷。他消沉了四年, 在1630年他遇到了號稱“安特衛普海倫”的16歲的海倫娜。海倫娜的父親是魯本斯的粉絲和客戶,他們一家都是他的粉絲,海倫娜和姐姐蘇珊娜更是看著魯老師的作品長大的。
魯本斯從悲傷中走出來,他又雄起了!在這一年,他迎娶了安特衛普國民女神海倫娜。
魯本斯53歲娶得16歲嬌妻,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不待揚鞭自奮蹄。到62歲逝世9年時間里, 海倫娜為魯本斯又生了5個娃。
如果說魯大師還有什么人生遺憾的話, 就是他還沒有見到最后一個女兒的出生就撒手仙去了。
魯本斯曾說:“我的熱情不是來自地上的靈感,是來自天上的。”
作為巴洛克代表大師, 還有幾幅他的作品必須要介紹:
魯本斯這幅畫里的蘇珊娜是他后來16歲的新娘海倫娜的姐姐。這幅畫作于1622年,而那時候的海倫娜只有7-8歲。很多中文文章,包括某度百科也傳遞錯誤信息,把這幅畫像當作海倫娜的畫像。雖然姐姐更漂亮,也比妹妹更像是16歲的少女,不加考證就以訛傳訛、復制黏貼是可恥的!!
《強劫留西帕斯的女兒》: 這幅畫的題材依舊是取自希臘神話。還是王老虎搶親!衙內又搶良家婦!團伙犯罪!一次搶了兩個!!從文藝復興初期的波提切利到威尼斯畫派的三大家,再到后來的巴洛克繪畫和雕塑,類似的題材一直在被一次又一次地描繪。文藝復興標志性作品《春》描述的就是一個強奸案現場,有興趣請讀【春】波提切利的罪案現場調查。
這幅畫堪稱巴洛克繪畫風格的代表作:對角線構圖,描繪皮膚、絲綢、毛發的細致的筆法,華麗的光影的效果,螺旋上升的戲劇性,貫穿整個畫面的動感……不愧為是巴洛克繪畫的教科書。
另一幅是魯本斯晚年的作品《美惠三女神》。從《瑪麗皇后抵達馬賽》的三個天使開始, 魯本斯描繪的女性人體越來越胖,皮都皺成橘子皮了!簡直令人發指。到了這一張算是登峰造極了。健身房門口發小卡片的小哥們恨不得爬進魯大師畫里給女神一人辦一張健身年卡。
魯本斯在肖像畫中愛用海天醬油色作為背景(這一點后來被倫勃朗發揚光大),其他的畫作里總是陽光燦爛,所以除了“白胖子”標簽兒,不得不再給大師貼上一個“陽光燦爛”的標簽。如果您這節課沒仔細聽,只要記住:一張畫上,在“燦爛陽光”下如果有皮膚打了褶像橘子皮一樣的“白胖子”,這幅畫肯定是魯大師畫的。切記切記。
作為斜杠青年的魯大師一生順風順水,外交和繪畫成就都無人匹敵。他名利雙收, 加官進爵,朋友圈里貴人無數:不是國王、公爵或者史上留名的大師都不好意思在他朋友圈留言。他還娶了白富美(總共兩個),兒孫滿堂。他的藝術風格直接影響了后來的大師維拉斯凱茲和倫勃朗, 間接影響了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洛瓦,印象派大師雷諾阿,還有后世很多畫家和流派。超過兩千件的署名作品數量也堪稱記錄。
魯大師升天以后,星光越發燦爛,被后世奉若神明。他“總在被追趕,從未被超越”的大贏家人生模式,也一直是400多年來無數藝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