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許久都沒有看電影了,打開貓眼電影,卻看到了好幾部動畫片,心情頓時愉悅了起來,一向是喜愛看動畫片的,毫不夸張的說,近兩三年來影院播放的動畫片可真是一部沒落的看完了,而且很多時候并不是陪同孩子去看,因為孩子對動畫片的“不屑”,故而很多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去觀看。
? ? ? ? 一旦提及動畫片,十有八九都會和孩子扯上聯系,其實我覺得現在的觀念還真得改變一下,動畫片早已不是孩子的專利,而只能說它早已演變成了電影很重要的形式之一,地位不遜色于武俠片、言情片等等。而且更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國產動畫片的質量越來越高,無論是從故事情節,還是從音效、畫面都越來越唯美、宏達、撼人心魄。曾記得小時候,一說優秀的動畫片電影就知道是國外的,國產的動畫片似乎總是上不了臺面,至今還記得曾經讓我“愉悅卻傷感”的一部動畫片《功夫熊貓》。
? ? ? 大熊貓向來是國寶,那時候看到這片名,一下子就想當然的認為是國產的,又聽到口碑那么好,當自己樂滋滋地前去觀影的時候,才知道這部片子隸屬于迪士尼公司,一場電影下來,心里雖然對影片還是贊不絕口的,可是心里卻隱隱地泛出一絲痛意,實在不能接受那樣憨態可掬的熊貓竟然“出國”了。直到后來,看到一篇文章中大致寫到了,藝術是不分國界的,熊貓這一題材能被世界認同,也是我們祖國的驕傲.....雖說心里不是百分百接受這些觀點,但是到底還是釋然了一些,畢竟和我有同樣想法的人還有很多,愛國的形式有多種嘛。
? ? ? 再到后來,看到了一部國產動畫片《大魚海棠》,那傳統的民族特色的土樓,唯美大氣的畫面,觸人心懷的情節,都讓我感慨了很久。
? ? ? 任何事物的成長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就如我國的國產動畫片,就如同今天影片中的小哪吒,越來越感受到了動畫片的“魅力”,中國國產動畫片的長足發展和提升......
? ? ? 就如《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動畫片,不只是適合小孩子看,也適合不同年齡段的人去觀看,相信不同人的眼中一定都會有不同的收獲,因為每個人的生平境況和觀影角度是不同的。
? ? ? 影片結尾,講得一口流利的四川普通話的太乙真人說:如果你問我,人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我也不曉得,但我曉得,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
? ? ? 多彩的熒屏在這句話后陡然變黑,緊接著滾動的字母自下而上出現在了黑漆漆的熒幕中間,結尾曲《今后我與自己流浪》翩然在耳邊唱響——
? ? ? ......在期待后失望,在孤獨中療傷,擁抱已耗盡我所有的力量,今后我為自己綻放,在告別后堅強,受傷也絕不投降.......
? ? ? 張碧晨用低沉以及感人的嗓音展現出了哪吒不認命背后孤獨成長的故事。
? ? ? 影片以3D的形式展現,畫面很宏大,人物形象也很顯明——慈眉善目,面龐圓潤的太乙真人,尖嘴猴腮、兇神惡煞的申公豹,美麗善良,浸滿母愛的殷夫人,寡言少語,穩重大愛的李靖將軍(可以說在這部片子里真的改變了我對李靖的成見,自從西游記中看到他的身影,他這個人設一直就沒給我留下什么好印象,直到今天),當然也少不了眼窩黑黑,齜牙咧嘴的丑小子——哪吒和那個玉樹臨風,百分百帥氣的敖丙。
? ? ? 人物各自的外表和他們的性格特點很貼切,善惡都在一張臉上,唯獨李靖在影片中不斷刷新我的三觀。這部片子里,李靖的形象非常符合中國傳統父親的形象——寡言少語,威嚴莊重,喜怒不形于色,但是有責任、有擔當,作為一家之主,他愛妻子、愛孩子,為了家人可以做出——一命換一命的壯舉。其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絕大多數的父親都有著的特征,尤其是對孩子的愛,永遠都是放在心里的,而表面上總是風風平浪靜的,不到關鍵的時刻是不會顯山露水的,反而更多的時候都要在眾人面前擺出一種威嚴、苛刻的形象——面無表情,雙眉緊蹙,聲色嚴厲。
? ? ? ? 最開始孩子的出生就是一場誤會,人為的誤會,可是后來想想這世間哪里有什么誤會,也許這就是元始天尊有意而為之呢?孩子出生后被大眾不能所接受,作為父親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作保,打消了眾人殺死哪吒的念頭,后來在給哪吒準備辦生日宴的時候,他竟然告訴夫人,自己就是一家家的磕頭也會請來眾人,后來還真的請來了,盡管這些人面呈懼色,再到后來,哪吒的坐騎給他重現當年李靖去求天尊未果的畫面,李靖毫不猶豫的選擇要以自己的命來換哪吒的命,并且請求太乙真人不要告訴別人以及夫人。這些盡管都是很小的細節,可是那深沉的父愛就在這里觸人心靈,令人潸然淚下。這是多么隱忍的父親,多么濃烈的愛子之心呢!中國有多少父親不是這樣呢?
? ? ? ? 相對于隱忍的父愛,殷夫人的母愛則是悅然屏幕之上,屬于直抒胸臆的類型,當然這也符合中國母愛的特點——護子心切、寵溺、細致、包容、直接。從第一次撲向了小魔童哪吒那一刻起,母親便下定了——他只是一個孩子信念,別無他求,她只想讓孩子快快樂樂的,不管是三天還是三年,她唯一期待的就是孩子的快樂。有了影片中她陪著哪吒踢毽子那一段,滿滿的寵溺,滿滿的愛,當她看著黑著眼圈、咧著嘴踢毽子哪吒快樂的笑容時,她說——他有多久沒有這樣的開心了呢?是問自己,還是問身邊的人?是由衷的欣慰,還是愧疚的自責?一句平淡的不能在平淡的話語,卻生動地詮釋了一個母親對孩子最純粹的愛。她還是一個理解孩子內心的母親,她知道嘴巴倔強的哪吒,內心那份渴望被認可和接納的苦悶,有了母親的理解,該是給了哪吒多么大的心理安慰與支持呢?常言道:哀莫大于心死。有了她無私的支持和理解,不懼別人怎么說,不懼孩子有多淘,甚至不懼孩子對自己身體的傷害,只求孩子能夠快樂的母親懂得,有這樣的母親的陪伴,一顆魔丸的魔性又怎不會被瓦解?
? ? ? 想想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多少母親可以放下身段,不顧就周圍社會的種種言論,不追求世俗的那些功名利祿,而這樣單純的愛自己的孩子呢?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話——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如若我們都用這樣寬容博大的愛去愛我們的孩子,那么是不是這世界上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會少很多呢?
? ? ? 除卻父愛、母愛,那個滑稽又可愛的師傅太乙真人又何嘗不是愛著哪吒呢?
? ? ? 他無私的愛和頗有藝術的教法都給哪吒的重生帶來了莫大的幫助,看著似乎有些胡鬧的教誨著哪吒,可實質上可以說他在因材施教,對于這樣一個頑劣的孩子,他并沒有一本正經的教育他,二是依據孩子的特點,應用到了“情景教學法”,為何這樣說,他在教學之前,先領著哪吒游歷了一番,讓哪吒看的許多新鮮的事物,就在哪吒目瞪口呆的時候,他借機要交哪吒本領,這個情景的創立,讓哪吒一下子對本領有了興趣,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里早已經是迫切渴望,這樣無形中把“要哪吒學”變成了“哪吒要學”,當然聰穎的哪吒學習進步神速了!在哪吒生死的緊要關頭,他豁出命去解救哪吒,如此的深情厚誼,又是幾個師傅能夠做到的呢?至少申公豹沒有做到,當他看到天雷要來的時候,拋下了自己的徒弟,揚長而去。
? ? ? ? 看來天尊的眼睛是雪亮的啊!為何將那十二的名額的最后一個直接給了太乙真人,而不是申公豹,原來是懂得了“學高為師 身正為范”的道理,信奉了“先學做人,再學做事”的世間基本準則呢。
? ? ? 再來看看敖丙吧!不愧為靈珠轉世,俊俏的外表,善良的心靈,知恩圖報,信守承諾,有這樣的人作為朋友也真是哪吒的幸運啊!身上背負著整個龍族的命運囑托,又有那么一個黑心腸的師傅,自己竟然還是那樣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處處積善成德,事事為他人著想,最后竟然用了萬龍甲和自己的身軀和哪吒一起抵御天雷的毀滅。看來啊,朋友真的在精不在多呢,有這么一個心意相通的,彼此理解有默契的朋友,該是幾輩子的修為換來的呢?也許,我們也從此明確了一個問題,在外人看來水火不相容的二者,未必就不能都成摯友啊!
? ? ? 哪吒,本劇主角,他只是一個孩子。他的頑劣,他的淘氣,他的惡作劇,乃至他的孤獨、無助,都昭示著一個孩子的成長歷程,但是一個孩子的成長真的需要很多人的包容、理解和引導,從他的身上,我們深深的感受到,一個孩子的可塑性有多強,一個孩子的信心和希望有多么重要,哪怕是一顆魔丸,有了父母的包容和理解,有了恩師無私的愛和教誨,有了朋友理解和支持,即是周圍的環境再怎樣的惡劣,他終究會有一顆強大的心,會有一顆向善的心,那個遞毽子的小姑娘如果不被抱回去,那個被救了的小姑娘如果可以說明白真想,那么哪吒是不是可以活的多一點快樂?可是無論是委屈、誤解還是背叛,這不都是一個孩子成長路上必經歷的嗎?如果不經歷些,怎會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怎會逆天改命,怎會在影片最后大戰敖丙取下乾坤圈時留下一段自律呢?
? ? ? 挫折是個好東西,如果不經歷這樣魔丸將永遠是魔丸,但是在愛的澆灌下成長起來的魔丸,也終究會有逆天改命的本領。魔童是幸運的,我們也是幸運的,魔童可以逆天改命,而我們也終將知道了“不認命,就是哪吒命”的道理。
? ? ? ? 一部“愛”的影片看完了,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都會有很多不同的感觸,雖是動畫片,可是其深意早已超越了動畫片本身,有民族的故事在里面,更有民族的文化精髓在里面,值得細細品賞。再次為導演“餃子”點贊,為國產動畫點贊,也許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吧,覺得國產動畫片更能深入人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