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上岸了!
我是一個小碩,本科期間發表過兩篇水文,奈何學校有更高的畢業要求,只能硬著頭皮嘗試一下 SCI。
想投 IEEE Access 的朋友都應該知道 LetPub 對這個期刊的討論,褒貶不一,有的人說是大水刊,有的人說有難度。
比如:
@wow_: 不可否認,灌水期刊。只要之前中過一篇,再投基本沒有不錄用的!我們實驗室其他老師說過一區除外的收費期刊都應該禁止灌水。
@pssp: 審稿人還是很專業的,修改了 3 次,第一次 5 個審稿人,33 條意見,有幾條,非常專業的意見,讓我也學到了很多。
我個人認為這個期刊的個體差異很大,這跟研究方法、審稿人有關系,如果審稿人覺得文章質量 ok,那么文章水一點也能過。目前,看來「數學 應用數學」是比較難的,「工程技術類」比較容易。其中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
我的文章屬于 Big Data Technology,Computer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方面的,具體的投稿過程如下:
第一次投稿:10 月 30 日
第一次投出去時,我心里沒有底,因為我覺得文章描述得還不夠清楚,具體哪里不清楚,我寫了很長時間,有些麻木了,也檢查不出來,總感覺這次過不了。
不出所料,第二天就收到拒信,原因是因為重復率太高!wtf?我寫的部分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碼出來的,怎么可能那么高。
后來,我一看重復的部分都在我的合作者那里,除了公式不同,文字幾乎全部重復。
我很無語,導師狠狠地批評了我,因為我是第一作者,于是我就把那部分接過來,自己重新寫一遍。
第二次投稿:11 月 05 日
歷經一個多月的重新修改,我們查了重復率,結果是個位數,于是我放心地投出去了。
當時我和同學合作中了一篇在美國召開的會議論文,主要是他帶我飛,出發定在 11 月 11 號,到了美國那邊,收到 ACCESS 編輯郵件,又出幺蛾子了。
IEEE ACCESS 出了一個新規定,就是每個作者都要關聯 ORCID,之前只需要關聯第一作者,打回,重投!
也就是說,1 個半月過去了,我的論文還沒有見過審稿人!
第三次投稿:11 月 13 日
去美國開會的時候,沒有帶電腦,只帶了一個 ipad,電源線都沒有帶,最后憑借 10% 的電量,完成了 ORCID 綁定,還編輯了一封 cover letter。【手動表揚】
三個星期以后,12 月 5 號收到審稿人的意見。都是拒絕,第一個審稿人不鼓勵重投,第二個鼓勵重投,最后編輯給了一條生路:鼓勵重投!
打個比方,一個人住院治療,兩個醫生輪流診斷完,一個說治不了,另一個說先回家待兩天,好轉了再來醫院。主任醫師一看,直接下了病危通知書,讓家屬帶回家靜養。
我查了一圈,這個結果比較糟糕。如果有一個接受,就還有希望,但兩個都是拒絕,還有「不鼓勵重投」,懸了。
但有一線生機,我們也不能放棄治療啊。我們又重新評估了一下審稿人意見,都比較嚴謹和專業。奇怪的是,我們發現給「不鼓勵重投」的審稿人給出的意見是比較積極的,而另一個「鼓勵重投」的審稿人的意見反而比較悲觀。
我和導師討論了一下,還是繼續修改,并且找專業的潤筆機構再潤色一遍,改改英文語法什么的,然后建議編輯換掉第一個審稿人。
第四次投稿:2020 年 01 月 09 日
又修改了一個月,潤色也完成了,全部工作就緒,趕在學校放寒假之前投了出去。
按照之前的審稿速度,估計 1 月底左右就能收到結果,但是 1 個月過去了,2 個月過去了,時間來到了 3 月份,還是沒有收到審稿結果。
這個春節又趕上新冠疫情,我一直在家呆著,正月初八就逼著自己寫一篇中文的論文,以防萬一。
期間寫了兩封郵件催促了編輯,編輯都給予了「模版」似的友好回復,繼續等唄。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 3 月 18 號迎來了好消息,此時距離第一次投稿,過去了 4 個月零 15 天。
最后按照郵件提示提交終告,交錢。
資料包
為了方便更多的朋友投 ACCESS,我特意整理了投稿用到的幾個文件:
- cover letter:首次、被拒后重投(要求替換審稿人)、接收后提交終稿
- 催審稿人的郵件模版
- 最終需要提交的文檔
- Manuscript in LaTex:latex 源文件或者 word,如果嵌入了圖片,那么就不需要單獨提交圖片。
- Graphical Abstract:掛在 IEEE 官網的圖形摘要,從文中摘取一張代表性圖片;或者一份視頻和視頻封面。
- Information for the Graphical Abstract:圖形摘要的文件名、標題;如果是視頻,還需要提交封面名稱
- FINAL Article:最終版文檔,被接受后也一定要按照審稿人的意見修改語句,補充內容,然后在 cover letter 中說明已經按照最新審稿意見修改好了
- Biographies and author photos:作者的照片和介紹
如果需要,請在公眾號「kurryluo」后臺,回復「access」(小寫)獲取。
kurryluo 公眾號是我業余時間做的一個公眾號,主要是記錄我的創業經歷,投資理財經驗等等,歡迎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