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恩佳音
每一個喜歡寫作的人,都會有一個寫作夢,如果能寫作變現,那就更好啦!
開始寫作時,大多是滿腔抱負,能量滿滿,勁頭十足,但過了一段時間,心里的庫存被掏空,搜腸刮肚也寫不出來幾個字。
寫好的文字很少有人看,又得不到別人的認可時,很多寫作者都會漸漸失去最初的興奮。
有些人靠著毅力,還能堅持一段時間,有些人就直接重新回到最初的生活狀態,而遠離文字。
怎樣才能在寫作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呢?咱們一起來看李砍柴老師是怎么做到的。
5月30日,李砍柴老師走進談寫作牛人堂,向我們分享《如何處理好商業化寫作跟個人文學創作之間的關系?》,詳細地向我們介紹了他的寫作成長之路。
老師不緊不慢地向我們分享了他的寫作經驗,讓我很受啟發,給正處于絕望之谷的我指明了方向。
讓我們一起跟著李砍柴老師的足跡,看他曾經走過的寫作之路,再根本自己的具體情況,做一個自己的寫作規劃吧。
開始純文學創作階段
每一個文字愛好者,都有一個文學夢,總想追隨一些純文學的內容,希望寫自己喜歡的東西,追求我手寫我心的理想狀態。
李砍柴老師最初在傳統媒體寫財經方面的文案,但不是他喜歡的。為了追求自己的文學夢,2016年毅然決然辭職,開始自己的純文學創作。
每一個普通的人,都需要先活下來,才有心情去追求詩和遠方。當純文學的寫作,養活不了自己,或者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得不到別人認可時,內心是相當分裂的。
這個時候的李砍柴老師,經常是左手文學,右手文案,有著美好的理想,但卻有著殘酷的現實。
老師開始想著改變,但對新媒體寫作的本能的排斥拒絕,讓他的生活陷入困境,人也開始有些抑郁。
人總是需要先養活自己的,所以他不得不向生活妥協,開始新媒體寫作。
但當時老師在新媒體寫作時,想著純文學創作;在純文學創作時,又想著新媒體寫作,致使老師的心里總有一種撕裂感。
從純文學創作到絕望之谷
老師向我們舉了一個例子:我們在老家的時候,看不到家鄉有多美,但只有走出來,再回頭看時,才發現很多的東西在我們的記憶里,被我們美化以后,會呈現出不同的質感。
人生都要經歷“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是山”的過程。
當純文學創作養活不了自己時,老師嘗試著打開自己的邊界,尋求突破,開始慢慢走出來,接受新時代的產物,抱著一種擁抱的心態,把文字當作養活自己的工具,漸漸地接觸商業寫作的平臺和玩法。
老師想:商業寫作就算是事業上的一種嘗試,某種程度上,他只是在扮演一個角色,把這個角色扮演好說不定是一種曲線救國。也就是說,我們在商業寫作做到很成功時,反過來會影響到我們的文學寫作。
李砍柴老師經歷這一階段時,沒有任何人告訴他應該怎么走,應該怎么在兩者之間找平衡點,所以他經過了一個很漫長的探索過程,走了很多彎路,在絕望之谷里待了好幾年。
處于絕望之谷時,人真的非常痛苦的。我現在聽從朋友的建議,開了抖音號、頭條號,向公眾號投原創首發的文稿,開始嘗試商業寫作。
僅僅是開頭這個階段,就挺折磨人的:每天晚上高強度培訓,第二天抽時間完成作業,寫好的劇本投過去被拒,再寫再拒,這時候的心情是相當崩潰的。
從絕望之谷到開悟之坡
老師最初接受商業化寫作,是從事新媒體培訓。他想方設法地把自己多年積攢的資源、寫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培訓給別人。
最初的時候,老師曾經懷疑自己:都讓別人按照自己的套路來,是在誤導他人,還是在真正地幫助別人成長?
最后,經過老師培訓的很多小伙伴,開始走向自媒體創作這條路,并且都掙到了錢,回饋給他的能量都是正向的,老師漸漸覺得自己的堅持是對的。
老師說進行商業寫作時,就像制作一個商品,完全抱著體驗的態度去做,通過這種方式接觸更多的人,積累自己的素材,這些素材可以反哺到自己的純文學寫作中。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打磨,他終于找到了文學創作和商業化寫作的平衡點,找準屬于自己的路,踏準節奏,進入到開悟之坡,心態也越來越平和。
商業寫作和文學創作相輔相成
老師從18年創業開始,才真正擺脫被動局面,進入讓他心情愉悅、節奏放緩的階段。
通過自己的商業化寫作養活了自己,利用白天商業寫作的經驗、技巧和資源,又提高了自己的文學創作,兩者相輔相成,并不沖突。
但老師心里劃了一根線,把商業化的寫作和純文學的創作進行分割,白天上班完成商業寫作,晚上下班就進行純文學創作,剛好可以補充白天的消耗。
經過一段時間的新媒體寫作,老師回頭再看自己的文學創作時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正是因為有商業化寫作期間的高強度訓練,讓他掌握了很多寫作技巧和方法。
這種商業寫作不僅養活了他,還滋養著他,讓他有源源不斷的新鮮素材,有了更多的創作靈感,這時候商業寫作和文學創作就相輔相成了,都成了自己寫作的一部分。
老師出版的第一部純文學作品,很早就寫出來了,現在才得以出版,不是因為老師的寫作技巧增加了多少,而是因為老師通過幾年的商業化寫作,有了自己的影響力。通過商業寫作,曲線救了自己的文學創作。
結束語
《中庸》里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運用到寫作中,就相當于對商業寫作和純文學寫作,不偏不倚,不能過多地追求純粹,放棄商業寫作;也不能在商業寫作里迷失了自己,放棄文學創作。
我每天抓住一切空余時間構思、寫作、修改,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但看到自己努力賺來的可憐收入,心里還是有些許失落。
和大多數人一樣,我最初對商業化的寫作本能地拒絕,特別是現在最火的小視頻,我覺得都是嘻嘻哈哈,沒有知識含量,稍微有些低俗,避免孩子上癮,我從來沒有下載過。
但是,后來發現:小視頻里也有很多高質量的文學寫作,走到最遠的還是那些有內涵的創作。
于是我也改變了自己的偏見,曾試著開啟商業化的寫作。這個過程雖然是痛苦的,但按照老師的建議,堅持走完絕望之谷,就會到達開悟之坡。
李砍柴老師說:如果真的想從事純文學的寫作,而你的實力又不夠時,你不妨從事一些商業化的寫作。
商業化寫作相當于短跑,能讓我們在很短時間內見到成效,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純粹的文學創作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有些作者寫幾年、甚至幾十年,才完成屬于自己的作品。我們把它當做長跑,不要著急,堅持每天鍛煉,多讀多寫。
用“商業化寫作和文學創作”兩條腿走路,我們的寫作之路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