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愛,是暖

文/木棉藤

素來對“暖”有著諸多的偏愛和渴求。我常自以為是的把它理解為:有日頭,有友誼,又似于愛,想來,必是喜洋洋,暖融融。

每個人在塵世間行走,各有各的姿態,各有各的秉性。總有,那么一些人,性情內斂而又清冷薄涼,往往天性不夠溫暖,需要借助外在的“暖”來驅散心頭或是身體的冷和涼,就比如我。

記事起,就很怕冷,每一年的冬天,就是手腳遭罪、凍瘡肆虐之時。天寒的日子,如果不借助取暖工具,就會一夜無眠,直至天色泛白,手腳還是冰冷一片。常想,會不會是身心相連相通?

一年里的大多數時候,我是不介意,甚至是很喜歡在日頭底下晾著的。尤其是在冬日里,心心念念想盼著暖陽,想著能有一個角落,讓我靜靜地在暖陽里呆著,心思散漫,就已是極好。

年少的時候,往往是在遮風的墻根兒靠著,胡思亂想,或者,細數光影里懸浮著的塵埃,看它們肆意妙曼的舞動,散亂無序的漂浮,一如此刻內心的思緒,輕盈而又微小。如果你回頭,還可以看到自己墻上的身影,正有裊裊的熱氣升起,似乎,在把我們身心深處的寒濕郁悶都抽了去。

有時,在陰冷的地兒呆得久了,猛然走到明媚的陽光下,周身會不自覺地一緊,霎時舒張開周身的毛孔,只為感受這切切實實的暖。這暖陽,如嬰兒的小手般,在我的臉頰、眉眼、耳畔邊溫柔地徜徉,柔柔的,茸茸的,撫慰著裸露的每一寸肌膚,有著說不出的愜意和溫暖。

這些年,人事更替,冷暖自知。而我,在努力生活、工作中,漸漸學會了感知并珍惜這“暖”。

就如這碧藍碧藍的天是暖,梅雨季里彌漫著的梔子花、茉莉和香樟的氣息是暖,看著柳兒從一縷縷到一簇簇、一蓬蓬、一樹樹,是暖。任憑清冽的溪水歡快地漫過腳踝,是暖。只要我們愿意發現,愿意找尋,愿意打開自己的內心,時時、處處,皆可暖。

而尤為可貴的,還是來自人心的暖

好友的相知相契,是暖;

同事的善意真誠,是暖;

家人的無私包容,是暖;

愛人的貼己呵護,更是暖。

或許,你會說,他人的溫暖不一定能隨時取用,他人的溫暖也不一定真能“暖”了自己的心。那么,我們能做的,便是讓自己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能不斷供暖的自供體,自動過濾寒涼,讓臉兒舒展親善,讓眼兒清明透亮,讓心兒柔軟堅韌。如若自己的心兒足夠充盈善感、滋潤溫暖,你便會觀水,水暖;看樹,樹暖;望云,云暖;春來,春暖;人往,人暖。暖人暖己,風日灑然,這世間,暖融融一片。

所以,我愿,拾花向暖,只想,身心皆暖。

作者介紹丨木棉藤,從事教育行業二十載,愛美食、美文和胡思亂想,有點善感,崇尚現世的修行,想盼獲取現世的幸福。

本文為“伊人思話坊”讀者原創投稿,圖片來自網絡。文章原標題《拾花向暖》,轉載需經作者本人授權

交流或投稿請加小編微信:xingzi0225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