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爍在得到的專欄2017年5月份已經結束了,最近我又把他翻出來復習一下。因為我一直覺得王爍是個獨立于得到作者群的一個人,作為《財新》的主編他有著獨特的看問題的視角和文筆。他從來沒有到得到坐臺直播,也沒有借機開課,他甚至沒有在得到上多寫一篇文章。訂閱人數不算多,好像也沒有人為此著急過,靜靜的來了,寫了120篇與耶魯相關大學·問,又靜靜的離開,留下的文字卻是篇篇深刻,并且內涵豐富。
下面我先復習他的開篇系列《極簡金融課》,主文分了三篇來發,命題清晰,可謂是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實操指南。
主旨思想:
1、不要指望炒股發財
2、必須做一生的投資安排
關鍵概念:
1、股票的投資收益分為市場收益(β)與超額收益(α),普通人不應追求超額收益,但必須抓住市場收益,這是戰勝通脹的機會。
2、人生有與生俱來的周期,投資要與其匹配。
投資思路:
確定初始股債比例,短期中定期再平衡,長期中定期調整比例,以匹配自己的生命周期和收入流分布。
要避免的坑:
1、要放棄擇股,幾乎放棄擇時。因為這一路有太多的誘惑和自以為是的小聰明(短期波動)。
2、警惕兩件少見的關鍵事件,泡沫與危機。不要預測,只能做準備。如果投資從20歲到70歲,每人大概會經歷五次泡沫五次危機,很有可能一次攤牌你就一把賠光再無機會。
推薦的投資書:
大衛·斯文森(David Swenson)的《非常成功:個人投資的根本之道》(Unconventional Success:A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Personal Investment)
總結以上,也算是極簡,對于讀過吳軍和李笑來關于投資的文章的人大概知道王爍老師說的大體意思了,但是,我們能真正理解么,又能做到么。
我挑一個最常見的問題來思考:我們學習這些專欄的目的是為了從普通人變為“少數人”,怎么從耶魯這么高大上的地方只能學到“不要想靠股票賺錢”、“怎么儲蓄更合理”呢?
結合吳軍近期的一篇關于運氣與命運的文章,我這樣理解: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平滑一生的收入是最重要的的技能,基本上大多數人都自認為自己勝過平均數,其實并不是這樣…我不能奢望戰勝市場,能擁抱市場,跟上市場的平均數就已經會發財(至少超過通貨)了。
這是我關于王爍專欄的第一篇復習,后續還會有,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