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大一個孩子真的極其不容易,除了衣食周全外,更重要的還是對孩子心理的關注。身體的傷容易愈合,心靈的傷要愈合就沒那么容易了。心靈上一旦形成創傷,很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并影響其成年后的生活。
我是一個女孩,自認為心理并不很健全,當然現在心理完全健全的人很少,有點心理上的問題并不是什么大事。但若能防患于未然,在養孩子的時候多加注意,給孩子一個健全的心理,那么成年以后的生活我想會輕松許多。所以想從需求角度講講到底應該如何養女兒。
1.給她愛,許多許多的愛
喜寶有句很有名的話,我想要許多許多的愛,如果沒有愛,那便要許多許多的錢,如果兩者都沒有,那有健康也是好的。喜寶生于一個流離失所的家庭,從小便沒有獲得多少父母的關愛。所以長大后的喜寶才那么渴望獲得愛。而且是許多許多的愛,能溺斃人的那種。這樣的愛基本上從外界是索取不到的。沒有人愿意無條件給你那么多那么多的愛。
對于女孩來說,愛是最終訴求。小時候沒有獲得足夠愛的女孩,長大后便想要從伴侶身上獲得。她們在情感上的表現大部分是缺愛,沒有安全感,患得患失。即使伴侶一百次一千次告訴她我愛你,也還是不夠,內心很可能有一個更大的聲音告訴自己,我是不被愛的,或是我根本不值得被愛,也根本不可愛。經常看到一些事情是,女孩明知道男孩很渣,可就是不愿離開他,或者下不了決心離開他,僅僅是因為男孩給了她一點微薄的愛。
那些小時候沒有獲得足夠愛的女孩,長大后在愛情里也更容易喪失自我。因為對方給了一點點的愛,便愿意為對方一次次突破自己的底線,有一次看到采訪里阿嬌說之所以會拍那些照片,是因為不想讓對方不高興。這么卑微地愛一個人真的很讓人心疼。
上一期的《爸爸去哪兒》里有一幕是,爸爸要帶著孩子們去找石頭,劉畊宏和女兒小泡芙剛好看到了快下山的夕陽,兩人便停下來一起看夕陽下山。劉畊宏告訴女兒,在夕陽下山的那一刻如果親吻的話,就會一直愛對方。女兒可能還小,并不太懂,只見下山的那一刻,劉畊宏親了女兒的臉蛋。劉畊宏說他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女兒,爸爸會永遠愛你。那一刻,我真的很羨慕小泡芙,有這樣一個耐心溫柔的爸爸。
我想說的是中國的爸爸不要再父愛如山一動不動了,愛是要大聲說出來的。小時候你不向孩子表達愛,長大后孩子也不會表達愛,也不懂得如何向你表達愛。最后兩人雖然滿腔深情,卻只能相對無言。挺無奈的。
2.因材施教,耐心呵護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小孩天性樂觀,活潑開朗。可有些孩子卻生來敏感,對世界有畏怯感。性格無好壞,只看父母怎么對待。
《爸爸回來了》里甜馨和奧莉性格相反。像甜馨那樣活潑外向的女孩,父母所要做的是帶她一起玩和她一起看豐富的世界。但是像奧莉那樣有些內向的女孩,父母應該給予更多的耐心,關心她細小的情緒,她不敢去探索世界,便一點點溫柔地告訴她這沒有危險,你可以試試。而不是責備她為什么別的小孩都行,就你不行。為什么別人都能呼朋引伴,就你那么不合群。
父母隨意的一句話對孩子真的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每個小孩都是天使,她最后成長為哪樣,都是父母的手筆。每個孩子都有獨特之處,實在沒有必要以主流審美去要求孩子。
因材施教真的很重要,馬龍和張繼科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性格,張繼科性格乖張,桀驁不馴,劉國梁總是不停敲打他,說重話。而對馬龍,則是與張繼科完全不同,沒有批評,沒有呵斥,只有鼓勵,和肯定。而這兩人,都成為了大滿貫獲得者。
養女兒也如此。沒有天生的性格好壞,如果孩子不是主流價值觀里的活潑開朗型性格,這也沒什么不好的,內向的孩子同樣也有她的優勢,請一定不要去否定她的性格,否則自卑感將會一直伴隨著孩子,對自我性格的自卑更是難以撥開的陰云。
3.培養獨立的精神和能力
適婚年齡,總免不了被父母催婚。
父母是過來人,應該明白,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在適婚年齡剛好遇到一個適合結婚的人。這個人,可能來得早,可能來得晚,也可能根本不會來。作為父母,不是要硬生生逼著孩子去走入幸福幾率非常小的婚姻里,而是要讓她有安身立命的本領。不結婚,靠自己,也足以活得漂亮和精彩。
見過很多女孩,才20出頭,就要趕緊找個男人把自己嫁出去。我實在難以理解這種思想,如果是真的沒有謀生能力,必須得去依靠一個男人,那也無可厚非。而很多女孩明明靠自己也可以活得很好,卻在骨子里認為我必須得和一個男人結婚建立婚姻關系,我才會幸福,人生才算圓滿,別人才會覺得我過得很圓滿。湊合的婚姻真的很少過得幸福的。
前陣子看到一段吳尊的訪談,說到他教育女兒的方式,很贊賞。吳尊說,我沒有辦法陪她一輩子,所以我希望她可以找到一個好的伴,可是她首先要好,會不會是一個好的太太,只有你好,你才可以吸引到好的,所以我希望可以把她教的很不錯,可是我也希望我的女兒像窮養一樣,可以熬苦,假如真的遇不到好的男生,自己養自己,所以我覺得她還是要有獨立的個性。
對于一個女孩來說,不僅要有獨立的本領,更要有獨立的精神。現在都在講最好的愛情是勢均力敵,如木棉花和橡樹,既相互獨立,又彼此依存。精神上獨立的女孩,更能夠將感情經營得有聲有色,和對方在一起的原因,只是因為愛本身。
4.最好的教育,便是爸爸愛媽媽
最好的教育,是爸爸愛媽媽。
小孩的很多行為都是模仿大人的,而給孩子最大影響的,便是父母。心理學上說,如果童年幸福,我們更可能復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們更可能復制痛苦。同樣的,如果原生家庭是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等孩子自己去建立家庭的時候,也更可能復制一個幸福的家庭。
沒有什么比一個幸福家庭更重要的,這是孩子成長的沃土。但如果兩個人貌合神離,卻要為了孩子維持一個看似整齊實則冷冰冰的家庭,對孩子的傷害我想更大于離婚對孩子的影響。離婚至少能讓孩子看到,如果是一段不合適的感情,你要有終止它的能力。
當然,這個世界沒有百分百完美的原生家庭,父母也都是有缺陷的人,并不能每一次都完美地處理問題。而長大后的我們,沒有必要將自己的問題都怪罪于原生家庭,因為我們有自愈的能力。這個世界,真正能療愈我們的只有自己。那些我們所需要的無須向外尋找,因為我們原本就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所需要的一切,都存在于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