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拍不出《起跑線》?我覺得,說這話的人,都嚴重缺乏邏輯思維,建議再多聽幾期羅胖的腦殘節(jié)目。
以中國人的智慧,別說小小的《起跑線》了,再搞100個《戰(zhàn)狼2》都不成問題。起跑線之所以留給印度阿三來拍,是因為中國人壓根不想拍,中國人是從來不打算做出頭鳥的,只喜歡轉(zhuǎn)發(fā)和含沙射影。
如果連這點都沒意識到的話,你就嚴重誤解了國人的做事邏輯。
中國人的文化是什么?中庸、收斂、藏鋒、溫和、委婉、半遮半露、曲徑通幽啊。
遇到性感美女,光著180cm長的美腿,鮮艷誘人,像涂了蜂蜜,但是正直的中國油膩男,是絕壁不會盯著美女大腿看的,雖然已經(jīng)心跳如雷。
而是先看美女對面的陌生男人,假裝自己是個gay,假裝對男人很感興趣,并因之對男人的目光所及感興趣,然后再因之而順著男人的目光,假裝不經(jīng)意的回頭,以看熱鬧的狀態(tài),在“不經(jīng)意”間把目光掠過美女大腿,然后用照相機一般的超級記憶法,牢記下美腿的樣子,快速扭頭,裝作沒事兒,這才是中國人的做事邏輯。
明知上司決策有誤,但卻口口聲聲、五體投地高呼佩服,等開會終于有外人指出問題時,其他人才“猛然驚醒”,提出十幾條“聽來”的“不正確的”佐證和案例,表示這個外人說話很有文采,這才是中國人的做事邏輯。
中國是有千年官場文化的土地,中國人發(fā)明了“槍打出頭鳥”等名言,是儒家文化的繼承者,是和稀泥的始祖和繼承人……。
這群人,正如謝霆鋒所唱,是龍的傳人,是高智商高情商高深莫測的化身,怎么可能比印度阿三低明?
所以《起跑線》是中國人讓給阿三拍的,也是中國人等阿三拍完再“轉(zhuǎn)發(fā)”到國內(nèi)的,這才是真相。
為什么要轉(zhuǎn)發(fā)?要知道,中國人都是魯迅,都不喜歡直接說什么教育問題、公平問題、社會問題等名詞,即使要出名,也很少有人直接拍個《山河故人》、《大佛普拉斯》的,相反,會相當含蓄的寫小說,寫雜文。
但是,現(xiàn)代人才華不及魯迅,寫不好小說,發(fā)表不出好評論,也寫不出好雜文,所以就轉(zhuǎn)發(fā)唄,轉(zhuǎn)發(fā)這動作好,轉(zhuǎn)發(fā)完,勞資再怒贊一個,給ZF、國家機器看看勞資的態(tài)度,順便罵罵那些肉食者、上層階級,這也超級過癮。
所以,搞新聞要站出來轉(zhuǎn)發(fā):我擦,印度又出神劇了,繼《摔跤吧,爸爸》、《我的猴神大叔》后,又一部8分好電影。
教書的要出來站臺:作為一個老師,我覺得從《起跑線》中能看到不少教育問題,要不這次論文作業(yè)大家寫寫這部電影?
學(xué)電影的也轉(zhuǎn)發(fā):咱們來看看,印度是怎么打造商業(yè)電影的。
……
中國人是傻逼嗎?要等印度神劇來喚醒思想、啟發(fā)明智、振興電影工業(yè)?明顯不是,中國人是老鼠,“什么都知道”,而且,擅長“他山之石攻玉之術(shù)”,但凡有點火星,總有人出來“燎原”,而且,一燎就是數(shù)篇10萬加,和和氣氣,樂樂呵呵的,就把自己想說的話說了,就把想掙的錢錢掙了,就把想提高的逼格提高了。
而國家呢,大家吵吧,玩得小沒關(guān)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民眾鬧一下,畢竟吵一下也能起到“安全閥”作用,ZF深知,吵幾句,說幾句,累了就該刷抖音還是刷抖音,該玩快手還玩快手,對我影響不大,以后有的是機會,悄悄給阿三電影做剪輯,也有的是機會,慢慢調(diào)整ZF工作。
所以,中國人那么擅長拍宮斗戲,怎么可能拍不出《起跑線》,別被公號文章的瞎說給騙了,中國有的是電影人才,有的是電影工業(yè),有的是思想家,有的是憤青,中國什么都有,只是中國人喜歡和和氣氣看電影,喜歡緩慢的、委婉的自我表達、自我調(diào)整,大家其樂融融的,看阿三鬧不就好了,又不是傻逼,為啥要自己拍《大佛普拉斯》,逼格太低的事,飛在天上的中國龍,堅決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