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想請假休學一年,給媽媽換腎想讓她早點好起來,希望老師能給我一次機會和一份真誠的孝心……”
這是近日在網上曬出的,河南南陽市十二歲初中生學霸顧廣釗,寫給老師請假條上的內容。
這張297個字的請假條,字字讓人淚目。
再揪著心看完與請假條相關的情況描述:母親患尿毒癥,十二歲的小小少年,休學回家,家里家外忙碌……讓人又暗自歡呼:在優越年代成長的孩子,對父母的孝心,從未缺失;小小少年,用自身的言行舉止,詮釋了新時代下,什么叫“烏鴉反哺,羔羊跪乳?!?/p>
趕巧的是,我在看曬在網絡上的這張藍字白底的請假條時,身邊正好坐著兩個五十多歲的大男人,他們正在談及自己的母親。
這天下午,我要從鄉下到縣城辦事,就在家門口的站臺等公交車。沒等多久,一輛私家車停在我的邊上,只見司機大幅度扭身后,把頭靠近副駕駛的車窗,他邊招手邊大聲招呼我身邊的一男子:“二爺,快上來,我順道帶你進城。”
被招呼的男子,驚喜著上了車。見我在火紅的秋陽底下等公交車,那個已坐回座位上的司機,又扭過身來招呼我:“你也進城吧?趕快上來。”
就這樣,我才得以全程聽來兩個來自劉河的七尺男兒的閑聊。
車才離站臺前行,司機問:“二爺,這大中午的,你也不休息?”
被稱作二爺的人回答:“沒休息呢,我剛回鄉下來幫老母親洗曬完衣服、被子,現在忙著回城做點事。我八十三歲母親,都老年癡呆了,不久不久,我得從城里趕回來幫她洗洗衣服,洗洗澡,再幫她曬曬被子。唉,要是我不租住在沒電梯的五樓,老母親就能跟我同住了。我沒回來的時候,全指望其他兄弟照看母親?!?/p>
司機遇故知般地接話:“我七十七歲的母親,也是老年癡呆呢,好在,我租住在一樓。我現在在縣城跑出租車。每天,我都把車停放在離租房最近的路口,除非送人在路上,沒辦法。不送人的空閑時間,我都是間隔一會,從停車的地方回租房,瞧瞧母親可好?這不,我剛送完乘客到嚴店高速路口,就得立趕回城。母親老了,病了,總讓人放心不下。唉,但我也要花時間掙些錢來貼補一家人的生活開支。”
兩個言語溫暖可心的男子,在十幾公里的路途上,你來我往地一直聊著與母親相關的話題:用自己的嘴,把飯嚼碎,喂給母親吃;給母親,梳理頭發;給母親洗澡,換衣服;侍弄母親大小便;天氣晴好,抱母親曬太陽……他們閑聊的內容,都向我這個局外人,透露一個共同的信息:有孝有愛陪伴的母親,多活了幾年。
其實,有孝心的兒女,在盡孝時,對父母的愛是大同小異的,都是點點滴滴的匯聚。
兩個大男人的拳拳孝心,讓我想起,我們八人一組的調研小組,在晚晴老年公寓調研時,座談會結束后,因了我的細問,公寓負責人宏姐,才告訴我,她開辦老年公寓的來龍去脈。
宏姐的母親,某年突然生病,作為家中唯一的女孩,宏姐放棄了好好的工作,全程照顧母親。
隨著時間的推移、自身照顧老人經驗的積累,加上、別人善意的建議,以及社會的需要,宏姐果斷地開辦了老年公寓,既能陪伴與照顧母親,還能成就一份慈善事業。公寓辦起來后,作為晚輩的宏姐,把對母意的愛與孝,轉化與放大為對所有入院老人的愛與孝。
雖離調研時間已時隔近兩個月,但我還能深深地記住坐在我旁邊的宏姐,精干的身型,臉上有淡淡的斑點,及她不緊不慢的言談。
我與宏姐的聊天最后,她說:“對自己的父母,對別人的父母,我的愛與孝,都是一樣的。你比我年輕,趁父母在,好好愛他們,好好孝敬他們,別留任何遺憾?!?/p>
螞蚱也有一把力的,十二歲的孩子都知道怎樣去孝敬與感恩母親。那肩能挑重擔的我們這些青、中年,更應該趁著父母健在,對他們好好關愛,好好孝敬。真的,子欲養,親亦在,是我們這些為人兒女的幸運。更何況,父母在,我們的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我們的人生,只剩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