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就特別喜歡過年。無非是因為過年有好看的新衣服穿,有紅包,還有好多好多好吃的。當然,還能見到很多小伙伴,半夜12點還能看見滿天的煙花,熱熱鬧鬧的,多好啊。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看煙花,是很小的時候(后來禁了煙火,也就很少見了)
那年過年是在外婆家過的。和往年一樣,舅舅舅媽們全都回家過年了,特熱鬧。我記得大人們湊了一桌麻將,沒打麻將的就坐在旁邊看,玩得熱火朝天的。我一個人坐在一邊看春晚,不知怎么的就睡著了。后來朦朧中聽見舅媽尖尖的嗓子,“快把鑒兒叫醒,放煙花啦”。我還沒緩過來,就迷迷糊糊地被拉下樓去看煙花。
一下樓,我就迎著冷風打了個寒顫。這一下,瞌睡就全沒了。等我緩過神來,發現所有人都站在家門口,望著夜空,談笑著。我被一雙溫暖有力的手緊緊摟住,我順手用我的小手抓住這雙大手,摸起來糙糙的。一回頭,發現是外婆。心里暖暖的,就對著外婆甜甜地笑了一下,外婆也笑了,還摸了摸我的頭。
后來,遠處傳來了陣陣煙花升空、爆炸的聲音,我知道新年到了。自家買的煙花也升了空,成了一朵朵絢爛的花。
于是,整個世界都變亮了。我感覺我的周圍全都是大家的笑容和耳邊的祝福,我也開心地大笑。煙花越來越多,聲音也越來越大。外婆便用手捂著我的耳朵。這個瞬間我到現在都記憶猶新。后來我又開心地回頭看了她一眼,看她那爬滿了溫柔的皺紋的臉,覺得自己超幸福。(后來我總是把這個場景和《紅樓夢》里的一個場景聯系起來)
這應該算是這么多年過年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畫面了吧。
漸漸地,年味就沒那么濃了。但紅包還是有的,團聚也是有的。只是對過年的愛少了。
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慢慢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發現了隱藏在所謂的“親戚”名號下的各自的利益碰撞,發現了和諧玩笑背后的“小心思”和“深意”。
但盡管如此,“團聚”這個詞的溫暖感還是有的。現在我更多地把過年和自己一小家子人的團聚聯系起來。
每年過年,我都特別喜歡去超市掃年貨,也很享受把一大堆戰利品帶回家,分類放好,然后慢慢享用的感覺。對了,還有豐盛的年夜飯。
在國內的時候(特別是在家)沒覺得家里的飯菜有多好吃,如今自己在外,想吃好吃的中餐,大部分時候都得靠自己。慢慢明白了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撇去了之前自詡只想一個人自在自由生活的自以為是,畢竟生活中還是有很多艱辛,需要家人一起承擔。當然,生活中也有很多幸福和歡樂,要和家人分享,才能放大這種快樂啊!
啰啰嗦嗦說了這么多,其實只是因為今年不能回家過年啦。
不過沒關系,明年我就又可以,和麻麻一起開心地去超市掃年貨,囤很多好吃的。我的廚藝越來越好了,也可以當小幫手甚至當主廚啊hh~
新年快樂吧 明天好好考試
想念親人 想念朋友
也會好好努力 不辜負生活
最后強行配上直樹哥哥和湘琴
我是惡吻粉~
啾咪——
聽奶奶講山上水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