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等待它的時候,總是漫長又凍人的過程。當看它如冰花,如花朵,如梅花,又如鵝毛般的飄落下來時,不免為這樣的浪漫場景心碎。
從小到大,童心不變的就是期待下雪。在每年的冬天,氣溫急驟下降的時候,天氣預報說雨夾雪的時候,心里都會激動一番。
可是細數(shù)這些年有記憶以來,下雪的次數(shù)是越來越少了。說是因為全球氣候變暖,暖冬越來越多的原因。
不下雪冬天,總感覺不是完整的冬天。因為冬天在插畫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猶如童話世界,冰雪奇緣。
所以不管冬天多么冷,只要下雪,就感覺是值得的。所有的寒冷好像就是為了換一場雪白的浪漫。
印象里,第一次下雪我已經不記得自己是幾歲的時候了。依稀想起在農村的泥土雪地上,推雪人的場景,雪人什么樣已經模糊不清了。但是踩在雪地上“咯吱咯吱”的響聲缺讓我一直記憶猶新。那是一場足夠大的雪,才能積壓到踩出一步步深深的腳印。玩到家中的大人都不讓小朋友再出門,因為那凍紅的小手,還有濕透的鞋子,已令奶奶絮絮叨叨,頭疼至極。
小時候幾乎每年冬天都會下雪,只是那時候不知道欣賞什么雪景,只知道新奇,想在雪地里打滾。
直到初二的那一年,老家的冬天又下起了雪。學校還沒有放假。我穿著秋天的板鞋,不夠厚實的棉服,搖晃在漫天飄揚的雪花中。那是我過的最苦的一個冬天,但是還有其他同學也同我一樣感受極致的寒冷,他們手上的凍瘡通紅而又醒目,小臉也凍的極紅,鼻子里時不時流出兩行清鼻涕。在那樣的下雪天,我已經沒有勇氣出去打雪仗,堆雪人。長大了儼然失去了小時候的不曉得天寒地凍的勇氣。
原本心里還算平衡的我,卻在因為看見發(fā)小穿上奶奶做的棉鞋,而我奶奶卻不會做棉鞋而心里不平衡。他們的棉鞋是紅色的花朵圖案,鞋口還有一圈厚實的絨毛。感覺溫暖極了,而我卻覺腳下冰冷,心里委屈,打電話向我的媽媽訴苦,責怪她把我放在鄉(xiāng)下讀書,冬天有多么的冷,我有多么可憐。
是的,那一年冬天我竟然被冷哭了。
但是那樣的冬天一過去,對于吃苦,我更進一層了。體驗過了心酸,對于生活的考驗,對于困境中的磨煉,我比同齡人的韌性要好很多。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而另我有印象的第三場雪,則是大學寒假那年。正月初三的晚上外面的雪花正在粉飾整個村莊,那晚只覺被子總是睡不暖。而另一天清晨,醒來村莊已是另一番美景。
我迫不及待的起床,與弟弟走去看雪景。用第一代觸屏手機拍下了喜歡的景。空氣里只有呼出的氣,還有“咯吱咯吱”的聲音。我第一次感覺下雪的時候,世界格外的清凈,好像就要人們靜靜欣賞它的容貌。
片刻過后,我化身幼稚的小孩,與村莊上的朋友玩起了打雪仗。歡笑聲充斥著這個靜謐的世界,空氣變的溫暖,變得快樂。
再后來的冬天,雪好像總與我們開玩笑。好不容易有下雪的征兆,卻只是細微的雨夾雪,小到看不見,落在地上一秒就化成了水。或者下了一夜,另一天又快速的融化,美麗短暫而遺憾。
總是盼了兩年,終于迎來了一場真正的雪。而這個時候伙伴已經不在身邊,沒有人能陪我徹底的瘋一次,朋友都躲在屋里取暖,我走在路上,伸手接住雪花,仔細端詳它的花紋。在地上抓了一把雪,揉成團,對著墻打雪仗。小興一把,也就知足了。
今夜,又是要下雪的前奏。大風吹的人頭疼,調皮的直往身體里每一處鉆。敲鍵盤的手也木納的不行,感受溫度一點一點的下降。
我已經有保暖的棉鞋,厚實的棉服。冬天御寒的裝備都不會在缺少了,生活都在越變越好,而唯一不變的是我依然期待下雪的童心,我要拍下它美麗的樣子,然后玩上一陣好的。
初雪!快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