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句話,感觸頗深。
鷯占一枝,反笑鵬心奢侈;兔營三窟,轉(zhuǎn)嗤鶴壘高危。智小者不可以謀大,去卑者不可與談高,信然矣!
這句話來自《菜根譚》,講的是有些人弱小且自足的人,偏偏喜歡和其他人比較,抬己貶人,其實早就成為了別人眼中的笑柄。
《莊子·逍遙游》中說:知了和斑鳩一輩子只在樹梢間飛上飛下,它們不理解大鵬鳥為何要先飛上九萬里高空,然后才展翅飛往南方,因為生活環(huán)境限制了它們;朝生暮死的菌類不知道“一個月”是什么概念,夏生秋死的寒蟬不知道“一年”是多長時間,因為壽命長度限制了它們。
人類也是這樣,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局限之中。局限我們的,既有此處提到的智力水平和趣味品味,還有文化背景、成長環(huán)境、思維模式等。每個人的基本道德觀念生而不同,因此我們知道不要輕易去評價別人,因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yōu)勢,而且你自以為的優(yōu)勢未必真的強于別人。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當(dāng)我和朋友討論《了不起的蓋茨比》究竟哪里了不起的時候,有人走過來告訴我們不如看她的《花千骨》和《傾世皇妃》。對這兩本小說本身并不反感,只是反感這種自以為是的人。對很多事妄加批評,要么撕破臉,大家都尷尬,要么別人替你尷尬。
我們每個人的智力都有盲區(qū),如果別人跟我們差距不大,也許還有比較的可能;如果差距太大,超出我們智力理解的水平,我們可能連“比較”都意識不到了,如果還是忍不住比較,我們就應(yīng)該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所局限。
對于瞎子,沒辦法同他們談?wù)摶y和顏色;對于聾子,沒辦法跟他們談?wù)撶姽牡臉仿暋ky道只有形骸上的瞎與聾嗎?其實思想上也有瞎和聾!
當(dāng)然,即使有的時候我們自己碰巧顯得「智大」或者「趣高」,也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