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時光不棄,剛好遇見你,我覺得我們之間的緣分值一個熱情的掌聲! 在自媒體、小視頻橫行的時代,能靜下心來看看文字,說明你也是一個沉得住氣的人。
對不住小伙伴們,說好的交稿,因為久不動筆托了半個多月,錯過了發送,值國慶的尾巴理理頭緒,談一談進入大學要注意些什么吧,不同于具體的技巧,只談幾點理性的思考。
大學是歷史的產物,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形式,承擔不同的使命,雖然選擇比努力重要,但我還是決定跳過報考志愿這一決定人生軌跡的環節,從教育和成長的角度直擊你們即將展開的青春。
- 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
為了進大學而進大學,和因對知識的渴望而進大學,是兩回事,前者的人生高峰在離開大學的一瞬間就結束了,而后者的人生在離開大學時才剛剛開始。
吳軍在《大學之路》里如是說。大學期間要培養適用一生的學習習慣,因為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你不必擔心輸在起跑線,因為大部分人跑到一半就不會再跑了,能跑后半程的都是孤獨的長跑者,反倒要耐得住寂寞。
- 學會探索事物的規律。
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于術
這句出自某電視劇的臺詞對道和術的關系做了非常經典的解釋,做任何事情,無論學習還是工作,道是基礎,是規律,術是方法,是技術;但凡潛心研究的東西(專業)必須要明白做此類事情的"道",切不可背“道”而馳。上學讀書的時候要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規律,找到適合自己的正確高效的學習方法;工作后要找到與人相處溝通、為人處事的原則;即便投資也要找到能一直堅持的正確的投資理念。
- 樂觀對待學習、生活中的成功和挫折。
當你獲得一個榮譽時,并不會因為這件事的發生而一夜之間變成一個更好的人,當你遇到挫折或失敗時,也不會因此而一夜之間就變得一無是處。
- 與優秀的人同行。
大學是一種人為造就的“小型社會”,能進入大學的人都已經過了嚴格的篩選,無論你對高考制度認可與否,它仍然把大部分人擋在了門外,但是你也不可否認大學階段的分化也是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的,與優秀的人同行,甚至比你要學什么都要重要,優秀的人既包括你的老師(大部分),也包括你身邊的同齡人,英國大教育家紐曼在《大學的理念》一書中強調:
學生們除了學習知識以外,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彼此成為朋友,也是必不可少的人生經歷,缺了這些,大學生活便不完整了。
尋找身邊優秀的人,以他們為榜樣并與之同行,你會受益匪淺。
- 做好職業規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正確的對待世界、對待人生,我們的價值觀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態度,從而決定了我們做出各種職業選擇,這種職業選擇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又最后決定了我們的人生幸福感。職業生涯深層次取決于你的價值觀,你得到的正好是你想要的,而你失去的你并不介意——真正的職業追求是圓滿和平衡。
- 選擇比努力重要,方向比速度重要
在面對人生的重要轉折點,比如考研、擇業、婚姻,一定要經過深思熟慮,當一個人花在重要抉擇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購買衣服上的心思要少的多,這將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尤其當這種選擇會影響到自己未來命運。沒有人會故意做出一個不利于自己的決定,之所以選錯,往往是由于不懂得如何選擇。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在沒有選對方向之前,單純的談速度是沒有太大意義的,甚至有時等待優于行動。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兒,大學也只不過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階段,但十七八歲到二十出頭,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如果你能過得開心,在今后的人生都能受益于這一階段的生活,甚至能激發出一生的學習熱情,那也就不虛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