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著思考日報,我來開始思考“真的會思考”這個問題了。
我問了自己三遍,真的會思考嗎?真的會思考嗎?真的會思考嗎?
答案是還不會,準確的說有時是沒有時間思考。如果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那很多事情,很多觀點都是隨波逐流了,沒有意義了。
為什么我們會陷入到不會思考的泥潭中?試著幫你從我的視角來做下分析,不一定對,但希望對你有啟發。
1、習慣了被灌輸知識,沒有培養思考的習慣。
今天早上聽到一個觀點,說的中國的教育真到了需要改革的時候了,中國的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很弱,是因為幼兒園,甚至胎教都在被灌輸知識。死記硬背英語單詞、古詩詞,牢記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被告訴什么能做,什么絕對不能做。
中國的一個小學生的知識儲備比的上歐美一個中學生的知識儲備了。我們也是這樣成長起來了,我們大腦就想一張WORE軟件,每張紙都滿滿當當,而且沒有止境的新知識進來。儲備的太多,運行速度就會慢,看看你的手機和電腦的運行速度就知道了。
看到新的觀點,我們馬上記下來,看到大神說了一句話,我們唯命是從。同學說的,朋友說的,單位同事說的,老板說的,參加各種培訓學習到的。只有是沒有在你的資料庫建立檔案,有讓你眼睛發亮的知識,你會啟動自動儲備功能。
隨著年齡的增長被灌輸的越來越多,曾經的出生牛犢不怕虎,到如今凡是三思而后行的猶豫,就是你不會思考了,你的大腦被綁架了,你的身體被細密的亞麻纏住了。
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思考的意識沒有了,就不會有思考的習慣,就不能去識別這個世界,更談不上為世界去創造一些價值了。
2、人們正在喪失思考的時間。
這里又來說一個老生常談的觀點了,就是絕對的碎片化,無縫覆蓋了。
每天感覺自己就是當天的百科全書,你和人們談當天的事情,他都能知道,甚至說出你可能遺漏掉的信息。電商新聞、科技新聞、國際新聞,朝韓局勢,娛樂八卦等等,通過微信朋友圈、QQ空間、各類APP被無縫的覆蓋。
一天下來,特別累,即使睡覺前也會覺得自己會錯過什么,不停的刷手機。一朋友告訴了,自己關注了一百多個公眾號,每天把這些公號瀏覽一遍,當天的事情都知道了,應該自己不會與這個時代落伍了。
太快了,可以慢點嗎,靈魂跟不上你的腳步了,思考更跟不上你的腳步了。
無縫的覆蓋,大量的攝取信息,是一種放松和消費時間的方式。但你有思考過嗎?有自己的判斷嗎?
今天看到一條新聞“英國一女子醉酒刺傷了男朋友了,可能不會被當地法院判刑,因為她太優秀了,如果她進監獄了,誰替她的未來負責?!笨粗苡械览戆。_實很優秀,優秀就是逃避法律的方法了,那以后聰明是不是就可以肆意發踐踏法律了呢?
另外,據說有精神病的人如果違法了也是不判刑了,是不是優秀的人和精神病人就是一個等級??赡苁前桑吘固觳畔蜃?,瘋子向右。
太多的時間被暫用了,運動這種最有價值的東西都變成奢侈品,那思考就更不用說了。只想所有人把一切都幫你整理好,當然你也習慣了接受別人的思考和思想。最終的結果是“人云亦云”。
3、怎么思考?多問為什么。
這個觀點也沒有什么新意,因為我們都知道,但問題是你做了嗎?
比爾蓋茨是商界鮮有的堅持讀書、愛學習的人,他讀書難道就只是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我想不是。
巴菲特也一樣,他說他這輩子最要堅持的事情就是讀書和學習,他會思考嗎?我想答案是一定的。
孔子說“疑是思之殆,學之端”。
帶疑問去看書、去看世界、去思考世界,幾千年前老祖宗說了。多問為什么,怎么樣,好不好,這些問題??匆槐緯嬲找粋€觀點,想通一件事兒,夠用一個月了,甚至一輩子。
但如今感覺到一個不會思考的時代正在來臨,一群腦懶組正在聚合成型。
未來,人工智能時代,很多勞動和工序會被機器取代,但唯有思考不會。如果你不會思考了,那是才是被時代拋棄的時候。
以下內容,隨意了!
學會置疑,思考下身邊的事情,培養自己的思考思維。
為什么國家大力發展“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對我們的影響是什么?
為什么亞馬遜此時大力發展“家居家裝”品類?
為什么今年京東618的主題定“打破忙碌”?
為什么陳歐如此執著于共享充電寶領域?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革命是不是身體的本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