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中西醫之間的差異④

(二)、中醫的特色

①、天人相應。我們前面在整體觀那里說過,人類生活在大自然里,有了大自然的信息,這也是天人相應的說法。中醫是把人體放在宇宙地球來觀察,我們天有時間節律,人體也有人體的節律,中醫認為疾病也有疾病的節律,到了一定時間病理過程自然結束了。我們人在自然界生存就要遵守自然界的規律,順者昌,逆者亡,比如你大冬天的非要要風度不要溫度,穿的太少,這樣也屬于逆天了。會生病的。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我們的運氣學說,好像五運六氣也不是中醫特有的概念。天有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地有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酉申戌亥,天干地支一個循環下來,稱為甲子,俗話說六十花甲也是這個意思,六十年一個甲子。今年是丁酉年吧,上一個丁酉年是六十年前,那個時候的季節氣候特點和今年差不多。《內經》上有句話說: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意思就是病機的關鍵是氣宜,治病的時候抓住氣宜,就要知道年之所加,你不知道天氣的氣候變化特點,就不能是一個稱為一個好的醫生。關于五運六氣的學說,我了解過一些,覺得特別有意思,只是越看越難,后來涉及到天文星宿的內容,看不下去了,所以我現在也不是好醫生,知識水平有限,閱歷有限,還需要繼續努力。

我再給大家舉一個關于天人相應的例子。郝萬山老師是北京中醫藥大學傷寒教研室的教授,他講《傷寒論》的時候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我們人體內的七日節律,說美國有一個醫生叫哈爾貝克,和他的一個朋友就在研究人體的生理節律,他對他的朋友說:“你能不能配合我作這個實驗”,他朋友說:“怎么配合你呢?”他就說:“你把你每天的尿、每次的尿都留下,我要化驗尿中激素的含量有沒有時間節律”,他朋友一聽很高興,說:“那你給我報酬嗎?”他說:“當然給。”什么都不干,就是留尿,還給好多好多錢但是有一個條件,你必須按我規定的作息時間去工作、生活,按我的說的吃飯,不能亂吃”,他朋友一想這也沒有什么問題,我們是朋友,你不會讓我餓死,不會讓我困死吧?于是就答應了,沒想到這個實驗一做,他的這個朋友才發現這不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我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他也不行,吃什么都得按照哈爾貝克教授給他規定的食譜。他必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個實驗一做就做了三十年,一直到他們無視多歲,他的尿凍了兩大冰庫,他后悔也晚了,他和哈爾貝克教授簽了合同,忽然有一天,他發現朋友尿中七日節律再也找不到了,他就問他朋友,為什么沒有了,你吃什么東西了嗎?他朋友臉一下子就紅了,“哎呀,教授,實在不好意思,我為了跟你做這個實驗,我好多女朋友都離我遠去了,所以我結婚很晚,現在我的妻子三十來歲,她總是說我的性機能不足,我就用了一片性激素,不敢口服,我只是塞在肛門里讓它慢慢釋放。哈爾貝克教授就說:“哎呀,這幾十年來非常辛苦了,我們的實驗就到此結束吧。”他得了這個七日節律的結論,創立了時間生理學,被稱為時間醫學之父,后來他就到處講學,推廣他的理論,來到我們中國講的時候,郝萬山老師也在臺下,他就站起來了說“中國在二千五百年前有一本書叫《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描述了人體生理、病理的晝夜節律、七日節律、四季節律、年節律、六十年節律、三百六十年節律;大約在一千七百年前,中國有一本書叫《傷寒論》,《傷寒論》中有一條是說“太陽病頭疼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明顯提出了病的七日節律。”“既然中國醫學在幾千年前就發現了人體的那么多的生理的、病理的自然節律,那么你認為控制人體的這些節律的因素是什么?”老師接著就說了四個字“天人相應”。這說明中醫和西醫在研究問題上的思路是不一樣的,西醫喜歡在人體內探尋答案,中醫是把人體放到自然界來觀察。

②、恒動觀念

中醫的另一個特色就是恒動觀念。其實這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這個特點。比如陰陽五行學說,其實陰陽是指的陰陽屬性,并不是特定的,不可變的。比如說人,男為陽,女為陰。就個人來說,身體后面為陽,前面為陰,上面為陽,下面為陰。所以陰陽有可分性。還有五行,五行并不是指木火土金水,那是五物。而是指木火土金水及其他們之間的運動變化。我們人體及自然界的萬物都符合五行特點,也有相同的屬性。比如自然界的木克土,因為肝屬木,脾屬土,放到人體里面就會有肝克脾。

比如說臟腑之間的生化克制關系,肺和大腸相表里,心和小腸相表里,脾胃相表里等等。現在這個季節屬于秋后嘛,正是小孩子容易咳嗽拉肚子的季節,尤其小兒秋季腹瀉,比較難治,之前聽我爸爸說了一句話,他說小孩子生病有個特點,經常拉肚子的,他不會咳嗽,經常咳嗽的也不會拉肚子,當時覺得很不可思議,后來才反應過來,原來這是來源于中醫的理論,肺和大腸相表里,邪氣進入人體,出現咳嗽,拉肚子,還有的年齡大點的那種老慢支,喘的不行,通下大便的話,也會減輕。還有針灸學的這個子午流注,也是根據什么時辰,哪條經絡開合,傷寒論里的六經辯證,有個欲解時,欲作時。在病情發作或緩解之前給藥或施針,會大大提高療效。

③、西醫對生命的認識

西醫看來人體是由不同的組織器官組成,西醫對臟腑的理解是從解剖學的角度出發的,是靜止的,哪兒有毛病治哪兒。比如說西醫醫生告訴你,你的腎有問題,那說明腎本身就是出現了問題了,中醫醫生告訴你,你腎虛了。那并不是說你腎壞掉了,而是指腎的功能出現了問題,中醫的腎主藏精主生殖主水液代謝等等,是個很大的關系網,而西醫對腎的認識就是泌尿系統方面。

④、治未病

中醫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在養生保健方面的優勢,有病治病,未病先防,也是治未病的理念。《內經》有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大體意思就是說古代那些很高明的醫生,會治療即將發生的疾病,能提早看出來那種健康隱患,當病發生了再治療,打仗的時候敵人打進來了,現造武器,不是晚了嗎?通俗的講,比如我們現在常見的高血壓病,高血壓你就要預防它對心腦血管的損害,糖尿病就要預防出現眼盲或糖尿病足等并發癥。

有個典故,扁鵲有兩個哥哥也是醫生。一天,魏文王問扁鵲:“你們家兄弟 3 人,都精于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 ”扁鵲答:“我的大哥醫術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再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 ? ”扁鵲答道:“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的時候,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鏟除病因,反而覺得他的治療沒什么明顯的效果,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的時候,看上去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能在我們鄉里流傳。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已經嚴重的時候。自然以為我的醫術高明。”所以說我們古人早就有的未病先防的意識。和現在的我們進行的預防接種一個道理。

怎樣才能未病先防呢?那就是好好養生。其實現在養生并不是老年人的任務,中醫的養生形式多樣,比如四時養生,時辰養生,經絡養生,現在又有了體質養生。大家有興趣可以多了解下相關知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如果需要原文檔(因文體限制,部分表格無法呈現)請聯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醫仲景協會整理收集 《內經選...
    陶墨閱讀 34,611評論 0 33
  • (一)、中西文化的差異 好,說完了中西醫的來源及他的特點,我們從中西文化的差異來看下有什么不同之處。 ①、我們先從...
    古典悠夢閱讀 1,113評論 0 2
  • 三、中醫和西醫的區別 接下來,我們看下中醫和西醫有哪些不同之處,其實中醫西醫的目的相同,都是為了人類健康,其他的還...
    古典悠夢閱讀 604評論 0 3
  • 夜靜如水 我是宮崎駿里的一只魚 如若天亮 我變成了冥頑不靈的一個人。
    Vincent_2a52閱讀 124評論 0 2
  • 胖子發了條朋友圈,“當一個人孤獨無助時想一想還有幾十億的細胞為你而活”很是感動,因為胖子極少發朋友圈,而這主要是為...
    寸心悟閱讀 434評論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