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張西影
中國的漢字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自從有歷史記載的商朝以來,便出現了相當成熟的甲骨文。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祖先創作了包括商朝甲骨文,秦朝大小篆,漢朝隸書,晉朝行書,唐朝楷書,宋朝草書等這些書體典范、流派眾多的藝術瑰寶。可真正把漢字書寫作為一門藝術搬上大雅殿堂供人欣賞的,則是由東漢末年大文學家蔡邕(蔡文姬的父親)獨創的“飛白書”開始。自那以后,許多名家便留下了千古不朽的文化遺產,成了我華夏民族每一個炎黃子孫的驕傲。
漢字的本質特征和它鮮明的個性,是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字所無法比擬的。它優美的字形和結構,不僅表現在書法雄健的筆力上,它的端正灑脫給人以美的享受。毛筆字是這樣的,硬筆字也是這樣的。
說起硬筆書法,它是整個書法藝術中新生的一種。由于鋼筆、圓珠筆使用簡單,書寫方便,早已普及且被世界大家公認和喜愛,其深遠的意義還將隨著歷史的演進在不斷地昭示中。
硬筆書法,它拓展了中國傳統書法的領域,使其演進為軟筆與硬筆同現的藝術。
2017年由國家教育部組織新編寫的中學生語文教科書中,丁永康教授的“讀讀寫寫”欄目列為硬筆書法范字。促進了我國整個硬筆書法藝術向新時期博大縱深、精微細盡的邁進,并對書法藝術的其他表現形式和載體,提出了更新的標準和要求。在現代化各種新式材料、新式工具的應用中,為我們現代的青少年們提供了更廣闊的藝術書寫前景。
學習硬筆書法不僅是追求高層次的藝術水平,更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價值,既做到書寫正確化、規范化、均勻化。如果在一幅硬筆書法作品中,或者個人書面報告、批復、簽字,需要個人親自書寫時,若這些字體不夠規范,歪歪扭扭,錯筆連篇,繁簡不一,白造字叢生,隨意的龍飛鳳舞,讓人難以去讀懂看懂,即使是你的職位再高,學問再大,有再高超的用筆書寫技巧,那亦不過是一幅鬼畫符罷了,讓人對你另眼看待。
硬筆字是在現實的實際應用的基礎上不斷地發展和進步,要求字體工整,流暢圓潤,剛勁有力,既:結體動中有靜,疏可走馬,密則不透風,又要緊湊嚴謹,舒展開放,看上去給人以美感享受,令人賞心悅目。
任何藝術都具有它的自身發展和內在的邏輯。生活在當今信息無紙化時代的我們,一定要在這塊歷經源遠流長書法藝術滋潤的東方古老土地上,將自己的鋼筆字拱破沃土,脫穎而出,使人耳目一新。自覺地立足于硬筆字書寫藝術追求者之列,用我們手中的鋼筆書寫出自己心中的情懷,展現它的藝術魅力,使之線條明快,極富力度,節奏感強,典雅清秀,飄逸宣和,充分展示我中華漢字硬筆書法字體的唯美。
下面是作者三十年前(1987年入伍某部電影隊)青蔥年少時初涉硬筆書法墨跡——板報櫥窗宣傳欄結構布局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