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我選擇學習型電腦的思路,記錄了我對方案的思考以及經驗和總結教訓。
下一步,等設備到手后,我會寫心得體會,使用經驗,和大家分享。
我為什么需要學習型電腦?
我使用這臺電腦,主要是用來學習編程和投資,這兩門學問,都會有大量的知識點,學習形式包括深入閱讀,做筆記,畫思維導圖,做訓練等,詳細羅列如下:
- 對于大部頭的PDF,如編程,數學等方面的書籍,有良好的閱讀體驗;
- 在電子書上可以支持手動做筆記,標注;
- 擴展性好,支持多種格式的電子書,如pdf,epub,html,doc,txt等等;
- 非常棒的支持手寫筆記功能,包括寫字,畫思維導圖等;
- 有很好的書寫體驗,支持Markdown等格式;
- 能夠和我日常使用的工具協同起來,支持Bear,chrome,Omnifocus等;
- 有輕辦公的能力,包括收發郵件,有基礎的文檔編輯能力;
- 支持ppt的演示功能;
- 支持詞典功能,因為要閱讀大量的英文原版書籍;
- 便攜性:能夠利用碎片時間,在地鐵上,排隊時,開會時,無聊時,進行閱讀;
基于以上內容,這臺設備的定位是學習型電腦。
至于娛樂性,只要能播放視頻就可以,其它的不在意,因為我對玩游戲之類的沒有興趣。
能夠滿足以上需求的, 市面上比較適合的工具很多,但我心里一直惦記的就只有三個:ipad pro 9.7或 surface pro 4(i5 + 4G+128G) + kindle,所以三者直接入選,挑出一個最優方案。
比賽選手已經就位,下一步就是進行PK了。
使用場景:
閱讀大部頭書籍,并作筆記
二者都能完美勝任,ipad pro 有很多很棒的app,支持手寫,如 good notes, notability等,surface pro也有drawboard,效果也很好 。手寫做筆記的能力
兩臺設備,我都測試過,都很棒。相對來說,在ipad pro上寫字感覺有些滑,很像在玻璃上寫字。 在surface pro上寫字,更舒服一些。
同時,我不畫畫,也沒有任何興趣去畫畫,所以這方面完全不考慮。
對于修圖,我完全不感興趣,那東西對我沒有意義。
唯一有意義的就是手寫筆記,畫知識結構,思維導圖。
在這一點上,二者旗鼓相當。保存,管理筆記
Ipad pro上有三四個選擇項, surface pro4的答案是 Onenote, 一個就夠了。
onenote 搭配 筆, 就是一堆黃金搭檔,天下無敵的組合,這是很大的加分項。
我之前就是onenote的長期愛好者和使用者,使用效果極好。只不過后來換到了macbook上,而macbook上one note 的體驗不如windows,比如不支持全局快捷鍵新建一條筆記,筆記之間的分級也無法折疊等。 所以,對onenote還是很懷念的。
在這一條上, onenote+筆 對我的吸引力遠遠大于ios環境下的筆記組合。支持chrome :
這二者都不會很理想,一個是ios版本下的chrome,一個是和chrome不對付的win10環境,相對來說,半斤八兩。支持Omnifocus
ipad pro 支持,surface不支持,所以ipad pro勝。-
閱讀 得到專欄 ;
- 二者都不現實,還是老老實實的用手機看;
-
閱讀Bear,支持markdown格式;
- surface 不支持,但windows 環境下有一堆的markdown 編輯器,更何況還有Atom,所以這不是個問題;
-
支持良好的書寫體驗;
- surface pro4的鍵盤體驗極好,iPad pro的鍵盤效果相對就要遜色一些;
-
支持 github;
- github有windows版本,IOs環境下沒有app;
-
編程環境:
- ipad pro完全不支持, surface支持;
-
office 支持度:
- surface pro4有一定優勢, ipad pro上面都是閹割版的office app;
硬盤空間:因為我不玩游戲,不儲存電影,只需要存放工作相關的資料和文檔,再加上一些電子書,一些音樂,再加上還有云盤+移動硬盤在,所以128G足夠了。
性能要求: 不玩大游戲,兩臺設備的性能都可以滿足我的要求;
便攜性: 首先,二者都不是很容易攜帶,不過一比較, ipad pro 明顯更好攜帶。
而surface pro4不僅更重,還有個大電池,帶起來,著實是很費事。利用碎片時間閱讀,比如坐地鐵,排隊,開會等時間閱讀,這時候,便攜性是最大的考慮。
第二,我的眼睛看手機看的很辛苦,這事就不想再繼續用手機折騰眼鏡了;
所以,就是 kindle了。
反正它就只干這個工作,其它的它都干不了。-
協同作戰
因為我用的都是蘋果家的東西,相對來說 ipad pro會占便宜一些,如果在配合以duet play ,效果會更好。結合起我的目的是做筆記相關內容,加上閱讀電子書,而且是編程相關,所以 surface pro4 擁有巨大的優勢。
成本
錢
因為ipad pro 是裸機版,筆和鍵盤都要額外配,配齊全大概控制在5500以內。
surface則是配了筆,鍵盤要額外付費,所以配全大概在7000以內。
質量風險
蘋果在品控方面做的很棒,他們的東西,在質量上是絕對靠譜的,使用時出問題的概率很小。
而surface系列,從它的誕生開始,到surface pro4發布,基本上是以一天一個小問題,一周一個大問題的頻率來爆bug,雖然通過固件更新解決了大部分,但可以肯定的說,以后的時間里,會有新的bug,層出不窮,有些會嚴重影響使用。
作為長期的windows使用者,我對此習慣了: 這才是微軟的東西,里三年,外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反正就是不斷的糾正錯誤的過程。
第二點,持久作戰能力。
在兩臺設備入手時都是完好的情況下,一年或兩年后,ipad pro的性能不會下降很多。
可是surface pro4的電池,一年后就只會有一半的待機時間,一年半就得換電池,否則得時刻插著電源才可以工作。
第二個,發熱問題。 在前期不會很突出,可是時間長了,這個問題就會很突出。 一旦長期發熱,它后面用膠水粘貼的地方就會松軟,此時漏光,白斑等問題都會出現,這個是大概率事件。
第三個,噪音問題。隨著設備性能的老化,surface pro4 會逐漸暴漏出火車頭的本質,只要一運行大程序,就會發出很大的聲音。
從質量風險上,ipad pro 完勝。
學習成本
ipad pro 跑的是IOs系統,簡單易學,上手很快。
同時,這套系統非常穩定,人機交互性做的很好,在可預期的將來,出現大問題的概率很低,所以短期的學習成本很低,長期的使用成本也很低。
對于surface pro4 ,因為我之前一直在使用windows ,所以上手成本很低。
它的問題不在于上手,而在于后期的使用和維護階段。 鑒于其產品設計的復雜性,以及供應鏈控制能力,這造成了它會時不時的出問題,時不時的冒出新的bug,出現新的問題,而且頻率會很高。
這就要求我們,不僅僅做一名老司機就可以了,還要做一名經驗豐富的維修師,不僅會用,還得會修。
如果基本問題不能處理,那使用起來會非常不舒服,糟心,痛苦不堪。
從這一點上,surface pro4的學習成本就很高很高的了。
綜合起來,蘋果的東西,勝在質量更靠譜一些,學習成本也很低,而surface pro4的質量風險比較高,學習成本和使用成本都比較高。
選擇
沒有十全十美的工具,我能做的是根據需求,選擇一個最適合的。
鑒于我的出發點是編程+ 投資, 所以 surface pro + kindle勝出。
這個選擇,會有一個小疑問,即: surface pro4 和MacBook,兩臺電腦,會形成功能上的重疊,重疊就是浪費。
如果是ipad pro,就不會重疊。這是因為它沒有能力造成重疊嘛。它本身就是一個性能強大的pad,和筆記本電腦不會造成重疊。
surface pro4 和macbook重疊了部分功能。
對于我的真正需求學習型電腦來說,它可以很好的滿足,這就足夠了。其他的不重要。當然了, 在這個前提下,能夠有其他的功能當然更好了,多多益善嘛,以后早晚能用得上。起碼,手里有一個windows 環境的筆記本,在銀聯轉賬時,就不用求助于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