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習慣,凡事都想的特別長遠,因為我想的多,煩惱與擔憂也難免多了起來。
曾經我常常擔心自己買不起房,以后自己和父母沒有地方住。也擔心自己賺不到錢,生活貧瘠使人嘲笑,還擔心拿不出彩禮娶不起老婆,孤孤單單凄凄慘慘過一生。于是常常自憐自艾。那時,我的眼神迷茫而又恐懼,心思迫切而又單純。
憂慮有一股力量,讓我迫切的做出改變。心理學上有解釋,壓力就是動力。后來買了房,結了婚,馬上要生孩子了,一切都在往好的一面發展。
結婚后我不在為可預見的未來而擔憂,而是對不可預見開始擔憂。我擔心我孩子不健康怎么辦?擔心他有缺陷怎么辦?擔心他智力低怎么辦?我明白這種擔心是自尋煩惱。
每次從抖音看到別的孩子各種不幸,便會不由自主的聯想到自己,如果是我,我會怎么辦?這種擔憂不很強烈。畢竟我不能真正感同身受。但是我還是會擔憂。
擔憂如果我遇到這般變故,我該如何自處?我會做何種選擇?我沒有想象的那么強大,因為沒有多少積蓄,經歷不起一點風吹草動。稍微大一點風便會支離破碎。
我是一個特別沒有安全感的人,凡是喜歡往壞的一面想。我意識到人生的無常與諸多事情的無能為力。我能做的只是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倘若一切都能順風順水。稱心如意,我會深深地感恩上蒼對我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