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作的本質
第一,寫作是信息的表達
通常來講,寫作是作者通過有意識的組織和邏輯,用特定的語言文字符號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和構建主觀世界的創造性腦力勞動過程。
而用信息論的觀點來看,世界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在不停地發出信息,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接收信息。在我們人類社會中,信息往往以文字、圖象、圖形、語言、聲音等形式出現。
馬歇爾·麥克盧漢在1964年評論道:“人們曾經以采集食物為生,而如今他們要重新以采集信息為生,盡管這件事看起來很不可思議”。對于我們的寫作者而言,他們是集原生信息的采集、加工、編碼和傳播為一體的再生信息生產者,讀者就是這些再生信息的采購者。
而寫作就是作者(信源)用特定的寫作文體、文法和策略技巧(編碼的邏輯算法),對客觀和主觀世界的各種事物特征(信息),進行書面語言組織和表達(編繹編碼)的過程。
它通過特定的載體(信道),如報紙、電視、網絡或書籍等媒介傳播出去,被不確定的受眾(信宿)接收,并根據其個人的閱讀能力(解碼的邏輯算法),進行不同的理解和感悟(調制解碼),并在加工處理(再編繹和編碼)后,再傳播給其它受眾的系統過程。
簡而論之,作者就是信源,寫作就是編碼,讀者受眾就是信宿,受眾閱讀是解碼,各種表現渠道和傳播媒介是信道,作者的寫作方式和策略技巧就是加密算法,這整個信息的解碼密鑰就是作者的表達主題思想。
因寫作受限于作者的寫作能力(編碼算法),受限于媒介載體的信道容量(媒介規模和注冊用戶數量)的寬窄,受眾閱讀理解能力(解碼的邏輯算法)的高低和解讀立場(解碼密鑰兼容性)的不同,所以表達和傳播會出現無人閱讀,價值非議和意義誤讀,感性批判和傳播管制(無效接收、讀不懂,各種噪音和雜波)的狀況。
舉例來說,我國傳統的文言文,就是古代文人把漢字這一特殊符號用一種高度凝練和精堪簡短的編碼和組織的結果,如果我們現在沒有受過專業的文言文的解碼能力的培訓和學習,那么閱讀這些文言文就可能只會字面讀音,但不可能做到字義、詞義和整篇文章的正確的完全的理解,甚至會出現各種樣的誤讀和非議。
所以,綜上所述,寫作的本質就是主觀個體對接收信息后的書面語言化的編碼表達,這一組織寫作的過程實質就是激活、篩選、優化、運用信息的過程。
第二,寫作本質是價值生產和心理重建
而從工業生產的角度來看,寫作是作者(企業組織)對作品(產品)的研發(構思)、生產(書寫)的過程,它涉及到在既定語境下(消費市場),把所在表達的主題思想(企業價值觀),利用特定文體(組架框架和機械模具),對文字、詞匯、句法、文法和人物事件(原料和素材)的精確加工和個性化制造,進而進行市場營銷推廣(傳播分發和讀者推廣)的系統工程。
從行為心理學來分析,寫作是人類主觀意識的情感、情緒、心理、意識、思維和動機相融合的抽像化的非線性表達,它重于邏輯組織和思維梳理,用于發泄和解決我們個人與世界之間的各種矛盾沖突,是我們用自己發明的特定書寫語言這一符號在潛知層面的精心加工后又書寫的復雜的心理過程、行為表達和腦力勞動。
寫作時需要作者進行情緒調動和記憶重建,需要作者進行詞匯篩選和語句組織,需要作者進行情節設置和沖突謀劃。
從寫作傳播來講,作者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筆力)越高,自己所掌握的寫作模型(文法和文體)越先進和靈活,語義表述越普世,情節設置越精彩,所選擇的傳播平臺越規模普及,其可被閱讀到的讀者群體就越大,其寫作本身的創造性價值就越高。所以,你寫得再怎么的精彩絕倫,拍案叫絕,但如果只是寫在自己的筆記本里,沒有發表沒有傳播,你的寫作價值就是零。
二,寫作的動機
人類是這個星球上唯一能進行書面寫作的高級動物。寫作是一種高層次的溝通交流方式,一個主觀個體復雜的心理過程和動機行為。既然寫作的本質是對信息的表達,那么我們表達的動機是什么?
表達是內心世界暴露狂通病,而寫作是他們自我心理治療和修復一種方式,是解決自己與客觀世界相沖突的一種發泄通道。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每個人看到的客觀世界又是不一樣的世界,因個人天賦偏好和后天的選擇訓練不一樣,所以表達的方式和動機都不一樣。
寫作的本質是表達,表達對世界萬事萬物的看法觀點和體驗感悟,是解決矛盾的存在。在主客觀世界的疊加和糾纏中,無時無刻地都存在著各種矛盾和沖突,表達的動機就是為了緩和和消解這個沖突。你與你自己內心和行為的沖突,你與他的沖突,你與世界的沖突。寫作、喝酒、唱歌,跑步,沉思、跳舞、看電影,工作和旅游都是一種解決矛盾和沖突的方式。
每個人的世界,是由他的主觀接收和吸納能力決定其豐厚寡淡,大小遠近。人類是世界里的一個BUG,天生天然的就與世界有矛盾和沖突。
具體深層次動機在于:
第一,世界的不確定性增多,導致主觀個體或群體做出更多的表達增量來對沖、平衡和修正這種不確定性。
第二,互聯網的去中心化,人人即媒體,人人在表達,我也要表達,一切皆表達。我們都在說,眾聲喧嘩。
第三,流量霸權和閱讀稀缺。
第四,消解傳統和解構權威。
三、寫作的邏輯秩序
寫作之前:
第一層,采集、搜集、聽聞、閱讀和體悟;
第二層,觸景生情,睹物思人,聞事而議;
第三層,觸發內心價值評判機制,胸生塊磊,不吐不快;
第四,最終激發和產生寫作的表達欲望。
寫作之中:
而有了寫作表達的欲望后,作者首先要解決以下幾個遞進化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表達什么?
表達什么即寫作的內容,可概括為以下四個范疇:
第一個是主觀感知(看到了,聽到了,感覺到了,有經驗了,比如日志日記);
第二個是主觀情緒(喜怒哀樂驚恐愛和嫉妒、慚愧、羞恥、自豪等);
第三個是主觀感受(孤獨寂寞,冤屈迷惘,冷暖酸甜。世事無常);
第四個是客觀呈現(教程、技巧、秘訣、百科、論文、專著、新聞和各種方法論等);
第五個是主觀審判(主客觀疊加和糾纏后,對前三個范疇進行綜合書寫加工后的情感描述、價值評判、標簽內蘊和寫作意圖表達,比如小說、評論和雜文等)。
第二個問題,怎么表達?
寫作邏輯和模型,就是寫作文體的選擇和策略技巧和手法。
表達要求的不同決定了文體選用的不同,這樣,也會因讀者的主觀因素不同,會造成不同閱讀距離和閱讀體驗。
文法和技巧可以調動不同讀者不同的主觀心理反應。
這個層面,就是要學習和掌握各種寫作方法,比如情節設置中的互文,自反、伏筆,多重多線描寫,架空,倒述,戲擬,反轉,隔離與抽離,嵌套,規避、承轉,以及修辭設置中的象征與假借,烘托、隱喻與暗示等。
第三個問題,向誰表達?
一是向自己表達,解決個體與世界的沖突。
二是向特定人群表達,解決群體與世界的共有沖突。
三是向本國公眾表達,解決國家和民族的生存和發展的沖突。
四是向世界公民表達,解決人類整個族群的存在和發展沖突。
第四個問題,表達動機?
輸出什么價值觀?是批判,還是揭露;是影射,還是呼吁;是指現,還是鼓吹;是謳歌,還是討伐。
舉例來說,阿米爾-漢的電影《摔跤吧!爸爸!》,在表達什么?怎么表達,向誰表達,表達之后有什么影響?
很多人在第一個問題上都知道自己在清晰地表達什么,是抒發情感,還是針砭時弊,但80%的人就只能達到這一層次,因為在怎么表達這個層面,他們遇到了很大的問題。
四、寫作的基本類型
1、認知和知識型,本質是經驗總結,核心是知識、定理、技能和工具,比如二十四史、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和馬克思的《資本本》。其寫作驅動力是傳播經驗,分享知識,發現真理。
2、情緒和情感型,本質是抒發陳述,核心是共鳴、通感和共情,比如李白和杜甫的詩,蘇軾和辛棄疾的詞,寫作驅動力是抒發情感,表達期望。
3、建構和故事型,本質是虛構游戲,核心是人物、情節、關系和沖突,比如四大名著,比如元曲,比如《唐詰柯德》,寫作驅動力是反應現實世界和生活,謳歌和批評,嘲諷和揭露。
4、應用和功能型,本質是工具運用,核心是傳授,說服和交易,比如《應用文寫作技巧》《商業文案發燒友》《新聞紀實寫作》,寫作驅動力是職責和利益。
五、寫作的能力和價值層級
第一層次,寫自己,寫出我是誰,我在哪里,發什么了什么事
第二層次,寫周圍,寫出你和他是誰,你們在哪里,你們發什么了什么事,應該怎么處理。
第三層次,寫世界,寫出我們是誰,我們在哪里,要去哪里去?我們發什么了什么事,我們應該怎么處理。
-------------------------------
轉自繪本家:繪本家專注于中國兒童閱讀產業的現狀發展與未來趨勢的資訊平臺,平臺提供繪本銷量、新書推薦、兒童繪本、繪本故事、繪本PPT和繪本館加盟資訊方面的信息,為以繪本產業鏈的上下游,提供最新的繪本資訊與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