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逢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傳說中的2016莎翁大年就從上周開始啦。上海大劇院(人民大道300號,近黃陂北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安福路288號)、蘭心大劇院(茂名南路57號,長樂路路口)等都會陸續上演各種莎士比亞劇演。其中,以上海大劇院的演出最為集中,時間也長達整年,至年底為止。
如果你恰巧來上海,不如也去感受一下莎士比亞吧。
莎士比亞的作品最被廣為知曉的,大概就要數四大悲劇了。而四大悲劇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哈姆雷特》了。2月20日,老揚在上海大劇院看了本尼版的《哈姆雷特》。這是老揚第二次看NT Live,這種新興的看劇形式雖然不如在現場看來得舒爽,可是有的看總比沒得看好,特別適合像我這種有“文化饑渴”的人。而且NT Live的制作團隊也屬一流,所以抱著“有就看”的原則,四大悲劇的NT Live的票紙老揚已經都買好了。坐等看看看~~
NT Live《哈姆雷特》本尼版:
這一場老揚買了最貴的票價,坐在實際的第五排正中,真是各種爽歪歪(感謝幫我買票紙的悠葉親,么么噠~~)。加上訪問,時長3個小時的劇對頸椎真是一項挑戰。正劇開始前的采訪算是預熱,本尼說他演完三小時的話劇只感覺餓,好餓,非常餓。老揚說,看完三小時的劇也很餓好不好~~更不要說亢奮三小時的演出了。2333333
來說說劇。
老揚比起那些看了三五十場不同《哈姆雷特》的專業人士來說,可以說真是業余里的業余,所以我只說說觀劇的感受。
首先,字幕錯誤太多,翻譯矯情,挺影響觀感的。其次,整部劇做了現代化的處理。加入了不少無厘頭的喜劇成分,所以大悲劇就變成了喜·悲劇。悲劇色彩減淡,我看著有點不太適應。BC的開頭宴會的那場我喜歡,決定復仇的這段BC的演繹我也挺喜歡。這之后BC的演出開始漸入佳境。相比之下To be or not to be這段倒不算是最好的,哈姆雷特裝瘋賣傻的片段也不算特別出彩。
舞臺布景和效果做得實在太酷了,場景的切換巧妙地融合進了戲劇里。
可能是上半場時間太長了,下半場的處理顯得有些草率,有小伙伴戲稱下半場用了三倍速快進,一下子就結束了。23333我覺得形容得挺貼切。因為有這種感覺,所以結尾的大悲劇沉淀不夠。我同意那些看了N百遍的專業人士評價的“這不是最好的一版的《哈姆雷特》?!钡恼f法。
說劇里BC的表演,之前看過一篇點評,用了“中規中矩”這四個字。我也表示同意。表演上并沒有太大的驚喜,正常水平。
處理哈姆雷特神經質的樣子在《神夏》里見多了,用較快的語速,尾音重語氣,爆筋,都是他常用的方法。悲傷的情緒用不能抑制的顫抖的手,低音炮,和《模仿游戲》的最后那段如出一轍(超級愛那一段的~)。
這次比較吃虧在BC沒能充分運用他的肢體語言,這個是他的強項。他在《霍比特人》花絮里給龍配音那樣子讓我印象深刻,柔軟的身體,兼有力量與柔和,真心活脫脫就是一史矛革……《弗蘭肯斯坦》開頭那段之所以出彩就是因為BC那非凡的肢體語言,沒有一句臺詞,全靠動作??偟膩碚f,多愁善感、優柔寡斷的哈姆雷特并沒能把BC的特長發揮出來。不過,這不影響他拿獎。恭喜啦!
借著這次莎翁大年,大劇院請來了久負盛名的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來滬演出。完成了北京的巡演,上周四至周日,一行人便浩浩蕩蕩地來到了上海,為我們帶來《王與國》三部曲(2/25-2/28),也就是《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
大劇院出票的時候,老揚糾結再三,托悠葉童鞋幫我買了一場《亨五》,《亨四》上下就pass了。連續看三場對頸椎的挑戰實在太大,前幾天看《哈姆雷特》之后,某人(也就是我)在床上躺了兩天才恢復過來。TAT悠葉童鞋不畏艱辛地買下了全三場的票紙,還是連著的,實在有夠拼的。
2/25,《亨四上》葉子觀演回來就開始安利我,“福斯塔夫現場很出彩的”,“有80元的公益票,可以去排隊試試?!比缓蟆现芪逡辉?,老揚就去了……就去買公益票了……還真給我買到了。哈哈哈哈,于是,老揚的“第一次公益票”體驗就獻給了大劇院。
先來看看悠葉童鞋對《亨利四世》上篇的觀演感受:還沒從旅行里緩過來,連著挑戰“王與國”三部曲,這叫no zuo no die。陸陸續續翻完了朱生豪《亨四》上下篇的譯作,粗粗瞄了幾眼BBC的《空王冠》,這就來了。許是功課的作用,這戲情節上不難懂,于是有更多的機會去enjoy。從視覺角度而言,這戲在粗糲中透著一種精致,作為一個巡演團,舞美、燈光上可算得上業界良心。情節,稱得上忠于原著,只做了細微的刪節,與《空王冠》也是高度相似。演員里,福斯塔夫則極為搶眼,下半場都忙著關注他了。也是受到《空王冠》的影響,更喜《空王冠》版的亨利四世、亨利王子以及珀息。總的來說,上乘的戲劇之作,值得反復琢磨的作品。莎翁的偉大之處在于一部戲里信息量巨大。
觀演小達人也是夠狠的,連刷三天……老揚佩服~
因為臨時加了一場《亨四下》,所以老揚就能和悠葉童鞋面基啦,哇卡卡卡,中場休息的時候還順便和其他愛看劇的小伙伴面基了一下,真有回娘家的感覺。很巧的是,其中一位大男生在看《哈姆雷特》的時候正好坐我旁邊,腫么那么巧。233333
然后有賣茶的商家順便做廣告,負責派試吃包的外國小哥好帥好帥好帥~~(≧?≦)?
好啦,扯完題外話,咱們接著聊。
比起《空王冠》,《亨四下》的現場稍微弱了一點,有一種走過場的感覺,一幕幕的轉換特別快。
亨利四世和兒子哈爾在他臨終前的對話可以說是他懺悔從查理二世手中篡權的重頭戲,給倆卡司愣是演成了白開水也是服(TAT我是多期待這一幕啊~)。演哈爾的卡司臺詞一般,(又)坐山上的我因為看不見表情,只能聽聲音和看肢體,這一段是平實得不能再平實了。
還有觀眾哦,不該笑的地方還是不笑的好。亨利五世摒棄福斯塔夫那一段一點也不好笑的……
現場的戲份幾乎都留給了福斯塔夫,一出場就是各種笑聲和熱鬧,23333兩位國王和謀反的戲碼倒成次要的了。這樣比較的話,《空王冠》的重心把握得還是比較好的,雖然現場和劇集的劇情是高度重合的……
所以當年在文化廣場的山上看劇院魅影還能哭得稀里嘩啦,然后掉坑里還得多謝了面包豐富而細膩的肢體動作,以及銷魂的蘭花指么?如果不是先補了《空王冠》的功課就這么直接去看《亨利四世》,挺難掉坑的。
周六周日是兩場《亨五》,悠葉童鞋買的是周六夜場,老揚買的是周日午場。然后……我就又悲劇了……因為周六夜場之后竟然還有演后談?。?!周日卻沒有!!我這是什么RP啊啊啊~~
咳咳,先來說《亨利五世》好的部分。說書人的紅圍巾帶著英式的風騷,穿插在劇集中很是搶眼。戰后贊美上帝的那段女高音是全劇最出彩的部分了,亨五求婚的那段超級搞笑,和現場互動屬于加分部分。整部劇的感覺基本延續了《亨四下》的感受,比《亨四》稍微好一點。戰爭的“因地制宜”發揮想象是硬傷,多虧了說書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大家發揮想象力,只是說書人的頻繁上場讓整部劇的流暢度稍微減弱了些。桂嫂一人分飾兩角很膩害!給我完全不一樣的感覺,要不是聲音太有特色,我可能還沒有意識到是同一位演員。
如果事先沒做過功課,這劇看起來會蠻吃力的。
總體而言,這次皇莎初登國內不算太成功,有舞臺的硬傷,也有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原因?;蛟S帶來莎翁其他的作品接受度會更好一些,對首次來滬也會更有幫助。不管怎么樣,能來有的看還是好的。希望以后能再來演其他的作品。最后,可能是下午場的關系,遲到的情況很嚴重,上半場一大半時間幾乎都有陸續進場。真心討厭!
說起《空王冠》……為了看現場的《亨利五世》,老揚特地把N久以前就列入觀看list的《空王冠》給翻出來補掉了(我錯了……2333)。
《空王冠》是BBC2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拍的4集劇集,分別改編自莎士比亞的《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以及《亨利五世》。
我們很熟悉的抖森便在《亨四》和《亨五》中出演哈爾王子,也就是后來的亨利五世國王。而理查二世則是有本·威士肖飾演。
目前第二季正在拍攝當中,缺爺將扮演理查三世,老揚超級期待的。
光是作為莎士比亞難得的歷史劇,影片本身的厚重感就已經很強烈了,BBC要做的是把這份厚重感保留卻不至于太晦澀難懂,讓觀眾們看不下去。顯然,深諳此道的英國人做到了這一點,否則老揚怎么能把這歷史劇看得下來呢。而且還覺得挺好看的。
一共四集的《空王冠》,除了第二集《亨利四世 上篇》可能是因為做鋪墊的緣故顯得有些冗長之外,其他的三集節奏其實都還算明快。
《理查二世》的戲劇化處理讓本的演技有絕對發揮的余地,本的演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莎翁大段大段的拗口臺詞信手拈來,(這臺詞著實考驗演員的功力,這個感受不單在看現場演出的時候有,看劇的時候也有。)被要求放棄王位的那段,本演得超級好,我都看出劇院的臨場感來了。那種對王位的不舍又不能不放棄的無奈,明明高傲得要死卻又不得不低頭的委曲求全,本都拿捏到位。其實剛看的時候,覺得這位長著一張耶穌基督的臉的本演得好娘,但是經過幾天的發酵,又開始覺得本演得好贊!一點也不娘~時間的神奇功效?。。ó敵醯裘姘右彩轻u紫的節奏……23333)最后理查二世死得也悲催,一國之王的結局,也不過如此。正是點了《空王冠》這個題。
《亨四上下》和《理查二世》是兩位導演,所以在風格上截然不同。前者明顯偏寫實,就連很戲劇的臺詞念來也平添了些許平實。個人的話我更喜歡偏戲劇化的手法。《亨四上》可能是因為做鋪墊的關系,在各方面都比較平實,就連福斯塔夫這樣油滑的角色也顯得有些平實。比起上篇,下篇就出彩很多了。
個人特別喜歡抖森飾演的哈爾以為老父親去世了,拿走了王冠之后和驚醒的老父親的那段對話。抖森的表演雖克制,卻能讓我深深地感受到角色對父親的摯愛。而亨利四世對過去篡權奪政的內疚之情也表現得入木三分,可以說是上下兩篇里的最高潮。
最后,哈爾王子摒棄了過去那個荒唐的自己,正式加冕為亨利五世,和福斯塔夫徹底斷絕關系。這一段抖森表現得也很贊,威嚴不容侵犯的神圣感和福斯塔夫妄圖靠著沾關系謀得權利與金錢的滑稽樣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論過去再如何荒唐,皇族就是皇族,身體里流淌的血液是改變不了的。
黃袍加身,抖森真心是帥的不要不要。
一樣是演失去父親的王子的哀悼與悲傷,抖森的哈爾王子和BC的哈姆雷特真真的不一樣。前面那只內斂,即便是感情爆發的點還是克制的,只用眼神和簡單的肢體語言,借著鏡頭的記錄可以毫不費力地傳達給觀眾。而后者,超多肢體動作,特別是N多小動作(這點和面包很像,BC也超級喜歡用小動作。),用聲線變化,用眼神。節奏把握得也不錯,用停頓留白發酵情緒。虧得NT Live也有鏡頭記錄,不知道坐山上看現場的話,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總之就是滿足啊。
至于《空王冠》的最后一集《亨利五世》更是從頭好看到尾。影片用了倒敘的手法,開片從亨利五世去世開始,然后再退回去說了亨利五世出征法蘭西并取得勝利的事兒。整部劇很緊,一點也不松散。亨利五世向法蘭西的公主求婚那段俏皮又浪漫。男女主的身高差真是萌啊~短命的亨利五世9年執政,35歲去世,可惜了了呀。
《科利奧蘭納斯Coriolanus》:
反射弧度大到宇宙里的老揚是沒去上海大劇院看抖森的這部NT Live《科里奧蘭納斯》,悔啊悔。嗶哩嗶哩上也已經被屏蔽。這連接的是伏地魔大人出演的電影,有興趣的親可以看看。
我沒看,我家的(嗯,已經成我家的了……)觀劇小達人悠葉童鞋看了呀,來看看她是怎么說的。
悠葉:NT Live項目里看的第一部劇。最早知道應該是13年底的時候,正好拉面(《劇院魅影》25周年里魅影的扮演者)和肉排(《劇院魅影》25周年里子爵烏拉爾的扮演者)被湊CP最熱的時候,肉排在戲里親了抖森,引發一個叫做“拉面哭暈在廁所”的tag。后來是電影節的時候在上海大劇院看的,到現在細節有點記不清楚了。但這應該是被英國戲劇圈粉的第一部劇。
喂喂,說了等于沒說啊……o(*≧≦)ツ
好吧,不專業的老揚只能等我自己看完電影以后再來補充啦。2333333
然后最近法鯊主演的《麥克白》也出資源了,在這里附上。等我3月看完《麥克白》的NT Live再來嘮,如果有能嘮的內容的話。哈哈~~
這差不多一整年的演出季真心是讓老揚和小伙伴們掉米缸里了,借著這個機會把沒看的書和劇,以及演出趕快補上,也算是不給自己偷懶的借口吧。
如果你剛開始接觸莎翁,還在為他的晦澀難懂掙扎,不如去現場看看吧,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而開始愛上400年后的莎翁呢?
以上僅是老揚個人觀點,不喜請無視,勿撕。有錯誤的歡迎指正哦,有遺漏的歡迎補充,有話說的歡迎交流。2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