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窮爸爸富爸爸》有感
這本書幫助人們提高財商,改善財務狀況。
一,一個人的觀念對他的一生影響巨大
(1)我可付不起
陳述句
給你放棄的感覺
大腦停止思考,精神上的懶惰者
(2)我怎樣才能付得起?
疑問句
促使你去想辦法
大腦動起來,越用越靈活
兩個不同的回答背后隱藏著無數的可能性。
并不是要把每個想要的東西都買到手,而是強調不停鍛煉大腦。
* 兩個爸爸思維方式的差異(一部分)
窮爸爸? ? 富爸爸? 前后對比
(1)對錢習慣逃避 理財越來越弱
想辦法解決錢的問題? 理財越來越強
(2)努力學習? 去好公司工作
努力學習 發現一家好公司并能收購它
(3)我不富有? 因為我有孩子
我必須富有 因為我有孩子
(4)涉及錢,要小心,別冒險
學會去管理風險
(5)努力存錢
不斷投資
(6)寫讓人印象深刻的簡歷,找好工作
教會寫下雄心勃勃的事業規劃,財務計劃,創造機會
(7)找好公司,得到高收入
要學會研究錢的運動規律,錢為己所用
不同的觀念帶來不同的人生,選擇不同,命運也會不同。
富人之所以越來越富,窮人之所以越來越窮,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對金錢的認識不是來自學校,而是來自家庭。我們的父母告訴我們說:“好好學習,找好工作”,我們的學校并沒有開設有關“金錢”的課程,學校專注于學術知識的傳授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卻忽視了理財技能的培訓。
羅伯特.清崎在1985年第三次成為百萬富翁,離開商界,在全世界范圍內教授生意和投資課程,《窮爸爸富爸爸》就是其中一本,這本書寫道開始學習金錢這門課程只有九歲。已經20歲的我,看完這本書后才發覺自己要有財商教育意識,因為這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你是否應該學習,我想如果你想要有錢,這本書值得你去深思和探究。
有6門主要的課程給我們提供了路標。
1.富人不為錢工作
2.為什么要教授財務知識
3.關注自己的事業
4.稅收的歷史和公司的力量
5.富人的投資
6.學會不為錢工作
羅伯特,清崎講道,在過去的30多年中,一直在重復和加強這些課程。無論這個充滿不確定性和飛速變化的世界會發生什么事情,這些路標會幫助我們積累財富。
二,怎樣才能變得富有呢?
學會掙錢。那怎樣才能掙到錢呢?
用頭腦。
有幸今年在學校聽了許多場招聘會,畢業班的學長學姐幾乎都問了薪資的問題,我也關注了一下每個招聘單位給的工資,說實話不怎么高,所以在招聘會結束之后,有很多人在討論工資的事情。
后來參加一個培訓班后,明白了是因為自己還沒那個能力得到更多的錢,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學校的象牙塔里,沒有得到真正實質性的職業能力。
我們按照學校的標準,好好學習,取得好成績,等等,而社會的標準,不是這樣的。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大多數時候,生活不會和你說話,只是推著你轉,每次推,它都像是在說:“喂,醒醒,我要讓你學東西”去品嘗生活的味道。
學會了生活這門課程,做任何事都會游刃有余。如果你學不會,生活照樣會推著你轉。人們通常做兩件事:一些人在生活推著他轉的同時,抓住生活賜予的機會;而另一些人非常生氣,去與生活抗爭。與老板,工作,甚至與自己的配偶抗爭。
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容易。
無論我們做任何事情過程中,如果你認為是別人的問題,你就會想著改變別人。如果你認為問題在你那,你就會改變自己。學習一些東西讓自己變得更聰明。
三,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而工作。
真正的學習需要精力,激情和熱切的愿望。
激情是憤怒和熱愛的結合體。
很多人會面臨這么一個問題,為什么掙錢,還總缺錢?
缺乏財商教育,這是問題的關鍵。
用我們的土話說,就是掙得錢不夠花的。
我們的收入雖然變高了,但是我們的稅收也多了,物價也是在上漲的。
四,簡單來說:用我們的資本,讓錢生錢,是這本書的宗旨。我們資本收益的這筆錢大于我們所花費付出的,我們才能真的擁有錢。
循環錢生錢的規律。
資本可以是錢,土地,房屋,等等,要求我們要有戰略長遠的眼光,需要投資,并不是一味的怕風險,只投放在銀行中。也不是一定要把錢全投入到股票,或者理財產品中,那可就真的會賠慘的。這就需要我去學習財商了,幫我們合理適當管理錢財。
五,其中這本書還有個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在學習或工作的同時,要在心中擁有屬于自己的一份事業。
并且學習或工作期間為這份事業所努力
一是我們工作也有目標,生活更有激情
二是為這個目標積攢資本
三是掙更多的錢,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
看完整本書后,我告訴自己,要去學習一點財務知識,并不是要從事這一行業,我是為了更好的理財,懂得規則,在規則內運轉。
不是為了錢而工作,為了讓錢為己所用。
不成為錢的奴隸。
我是你的箴言,期待和你一起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