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不喜歡聽抱怨,但整天圍繞自己的話語中,存在著很多不同聲音的抱怨,甚至,自己也不例外情緒上來,也會對他人吐露抱怨。
我特別討厭聽一連串的抱怨、借口、推脫,但嘴巴長在別人身上,若他人不是來找我咨詢,我也沒必要告訴對方,經常抱怨對自己產生的影響。一是給他添堵,二是別人不爽就會給自己添堵。
離遠一點,我不參與話題討論就是了。
但若心情好一點的時候、轉換心態,偶爾聽聽,其實真的能聽到這些抱怨中的需求。如前輩其實需要的是“尊重”,在沒有感受到這個心理需求被滿足時,會大罵公司制度、流程或人員工作態度。如同儕需要的“尊重”沒有被滿足,工作出現掉鏈時,會有推脫之詞,或是抱怨自己背鍋、或被搶功勞。
媽媽們嫌棄孩子煩、粘人,其實,是對于沒有自我空間喘息的吶喊。妻子覺得老公都不管事、帶孩所引發的口角,內心是因為感覺老公不夠關心自己。
賈斯伯的遺孀在采訪中提到:「冷落,是一種虐待」
被忽視的情感需求,在個體感受,是一種冷暴力般的虐待。若是沒有溝通,任其積累,則最后爆發的則是全然的負能量(指責、爭吵、抱怨、情感列橫)。這個不只是家庭關系,這個也很適用職場和人際交往。
如何避免呢?
我的第一步,離開不重要人的抱怨,傾聽重要人的抱怨
至于第二步,我還不夠好:冷靜、溝通、接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