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雅璃】
有人說“人的一生能有一個懂你的人,那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我深以為然??墒?,既然上輩子沒有拯救過地球,那么懂你的人也不會隨隨便便在大街上遇到。
所謂的懂得,只是有那么一個人,他想要懂你,了解你,他用心傾聽你心里所有的想法,而你也愿意對他敞開心扉,在一次次的溝通交流之后,他才成為了那個“懂你的人”。
為什么要學習溝通
為了更好地相愛。
我們有時候真是想不明白,明明是心地良善,卻被認為用心險惡;明明是想表達愛意,卻被認為自私虛偽;明明想表達關心,卻被誤解為挑剔嫌棄……每每都讓我們有一種“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無奈。
而這一切,歸根到底,原因都出在溝通上面。
我們的溝通不能準確坦露我們的需求,不能展現真實的自我,甚至它還會歪曲我們的本意。于是,本應該相互信任,卻因為溝通不良變成了互不信任,本應該親密無間,卻不得不因為“了解”而分離。
溝通不良的原因
以下歸納了6條溝通不良的原因,請帶好小板凳快速對號入座。
1.不會傾聽。
我們需要在充分理解之后再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所有溝通的基礎。你連聽都不會聽,對方的需求,對方的感受,這些信息你統統不知道,還談什么有效溝通呢?
不會傾聽的類型主要有3種
急于指責對方或表白自己型。
舉個栗子:“你說的不對”,“我沒有...”等等等等,請自行腦補。只說不聽型。
有的人很健談,但你一定要記住,只要你一直喋喋不休地說,對方就永遠無法敞開心扉。樂于評判型。
就是在對方傾訴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評價。比如“你別再固執了”、“你太自私了”、“你真沒用”等等。
“固執”、“自私”、“沒用”,就像一張張標簽一樣貼在別人身上,這種“貼標簽”的行為,不論是在親密關系中,還是親子關系中,都是非常危險的。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會陸續說到。在這里,我們只要明白,評判會阻礙交流的深入。
需要注意的是,表揚也是一種評判方式,只要你開始評判了,就暗示你將繼續基于對方的傾訴對對方做出評判,對方潛意識里就會因為擔心你接下來的評判而影響他的傾訴。
2.主題混亂
不就事論事,喜歡翻舊賬。溝通不是針對當下發生的事情本身,而是牽扯出以前的很多事情,并且數怨并訴。
3.情緒因素
在進行溝通之前,一定要先處理情緒。具體可以參照我之前的文章 《學會這兩樣,婚姻里的矛盾至少減少一半》 。還有人經常以侮辱、蔑視等形式攻擊對方,侮辱和蔑視也屬于情緒,伴侶對這類攻擊通常會防衛或反擊。比如說拒絕交談,沉默變成他的防御手段。
4.惡意心態
先入為主地以挑剔和惡意的心態來揣度對方,你這么說就是要惹我生氣,你就是為昨天的事向我報復。在這種心態下,批評指責、直接攻擊伴侶的人格和品德會貫穿在溝通過程中。
5.絕對描述和普遍描述
絕對描述,是使用"從不"和"每次都"之類的詞語。普遍描述,是使用“全都”這一類的詞語。比如說“男人全都……”。這兩種描述都夸大了事實,都是不準確的描述。我媽媽以前經常會進行絕對描述,“你從來沒有一次……”,所以我對這樣的描述非常反感也深有體會,這表明,我所做的努力沒有被看到,讓我非常受挫。
6.好為人師
總是喜歡在對方傾訴的過程中,給對方“出謀劃策”。
比如說:“如果我是你,我會怎么怎么做”,“這事兒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有人會認為,對方找我們傾訴,肯定是讓我們給出意見啊,難不成,他只是為了說而說嗎?
事實上,他們真的只是為了傾訴。不要總是想著你能給對方提供什么幫助,在他們需要傾訴時,你能讓他們無所顧忌地傾訴,就是最大的幫助。過程中,你只需要靜靜地聽著,偶爾回應著“哦…”“是這樣啊…”就足夠了。
以上種種,都是我們溝通道路上的絆腳石,它們阻礙了我們的有效溝通。
什么是有效溝通?
我認為,有效溝通就是你把自己的想法,用對方接受的方式,準確表達出來,以促使對方接受,達到改變行為和態度的目的。
有效溝通需要達到4個目標:被接收、被理解、被接受、采取行動。
婚姻中怎樣有效溝通?
1.要想和別人溝通,先要和自己溝通。
傾聽你自己內心的聲音,感知最深層次的感受。
問問自己,你現在感覺怎么樣?你感覺不耐煩?恐懼?怨恨?還有對方的行為到底對你有什么具體的影響或困擾?
比如說,有人會說我就是感到很憤怒。你已經感受到了你的一個情緒,但是不要停下了,接著再深入一點。你的憤怒背后隱藏著哪些更深一級的情緒,也許是恐懼、自卑或者其它,是它們導致了你的憤怒,讓你迫切需要溝通。
在開始溝通之前,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和觸及自己的核心情緒。只有你自己先到達了那里,你才會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也才能帶領對方到達那里。
所以有效溝通的第一步,不是說,而是不說。給自己一點時間去認識你到底想說什么、為什么要說,以及怎樣去說。
2.精確表達。
當你的溝通目標和原因明確之后,就要考慮怎樣去說的問題。
精確表達包含兩個方面:
精確表達自己。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承認自己的感受、需求、想法和所作所為很困難。因為我們既想被理解、被愛,又擔心完全坦露自己,可能會讓我們受到誤解、批評、甚至是嘲笑的傷害。但這是必須的,坦誠相待是有效溝通的重要條件。精確表達對方。
不要小題大做,動輒把小問題上升到人格、道德的高度。盡可能清楚、具體地指出對方給我們造成困擾的特定行為,把溝通重點放在可處理的某個行為上,而行為比人格更容易改變。
3.積極傾聽。
“聽”字的繁體寫法是“聽”,它已經把傾聽的要求包含在里面了。
- “耳”,是指傾聽需要用耳朵聽。
- “心”,表明不能光用耳朵聽,更要用心聽。
- “四”代表四目相視,要專注地看著對方。
- “耳”下方還有個“王”字,告訴我們要把傾訴的人當成王者那樣尊重。
總的來說,就是告訴我們,在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營造這樣一種氛圍:我在認真聽你說話。
積極傾聽的4個要點:
1)耐心是傾聽的基礎
不要急于駁斥對方的觀點,耐心去感受對方的心緒,那里藏著你們問題的密碼。
2)絕不插話
管住自己的嘴,不要打斷對方的談話。即使對方停頓了,也不代表他已經說完了,讓他全部說完。
3)求證式傾聽
我們總是想當然的認為自己已經完全理解了對方的意思。在這一點上,我們其實太高估了自己,所以求證式傾聽非常重要。
求證式傾聽,就是用自己的話重復對方的意思,來向對方求證,我們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對方的意思,也讓對方有機會確認,那就是他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
4)留意非語言溝通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處在溝通的狀態中,我們的一顰一笑,一個肢體動作,一次身體的前傾或目光接觸,全都是在溝通,它們叫“非語言溝通”。皺眉、面部發紅,透露了你憤怒的信息,眼發愣、臉色蒼白透露了你的恐懼……
你在認真傾聽還是只是心不在焉地敷衍,對方會通過捕捉到的非語言溝通信息,作用于你們的溝通效果。
4尊重和鎮定。
溝通中,一定要表示出我們對對方的關心和尊重,讓他知道,我們對他的想法很感興趣,我們在認真聽他講話。如果互相不尊重、不在乎,親密關系就會滋生苦惱和憎恨,有效溝通就無從談起了。
如果兩個人全部處于不理智的憤怒情緒中,這個時候是不適于溝通的??蓞⒁娚掀恼轮锌焖倨椒€住憤怒情緒的三個步驟,一定保持鎮定,不要口無遮攔,以免對親密關系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總之,要想讓對方了解你的想法,你就必須先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找一個懂你的人很難,那就先做一個懂他的人吧。
最后送上思維導圖。
如果本文對您有所幫助,或者某個觀點讓您受到啟發,請耽誤您寶貴的一秒鐘時間,幫我點亮左下角的愛心。謝謝你!